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方式浅析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消费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之前不同,很大一部分人们的生活已由满足温饱到步入小康,但人们并未由此止步,而是越来越追求物质利益的满足感,当人们被物质消费的欲望所驱动时,占有更多物质财富的思想就会侵蚀内心,就再也无暇兼顾自然和社会中其他主体的利益,为了最大化地满足自己的需求不惜以牺牲自然和他人为代价。只有当人们消费行为进行合理消费,消费方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才能在意识上真正关注消费行为的必要性。

  关键词:可持续消费;消费方式;消费异化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11.016

  一、消费方式和消费异化的涵义

  消费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条件下,消费者与消费资料相结合以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方式的总和。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消费是“总体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消费各个领域都有着改天换日的变化,消费方式是人们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消费异化,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系统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劳动背离其本质,发生异化。那么消费异化就是消费对于其本质的背离。消费的最终目的是人及生物的生存与发展,如果这一关系反过来,背离了人的本质,人依赖于消费,消费成为第一性,人成为第二性,人只要在消费中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这就是消费异化。

  二、我国居民消费方式存在的问题

  1.我国居民的消费悬殊状况

  消费悬殊也是一种消费差距,合理的消费差距是可以存在的,但当消费差距达到一种悬殊状态时,就会带来许多的社会问题和思想意识问题。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各个阶层的消费观念和对商品的购买能力与其收入水平相适应,收入差距越大,购买力水平也相距越大,从而形成消费的不公平现象。收入水平高的居民有可能有着挥霍式的消费方式,而收入水平低的居民很可能连基本生活水平都难以维持。这种消费的不公平现象成为破坏生态平衡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如果人们对一定的消费差距是普遍认可的态度,认为这种现象是正常的,那么就会潜意识里默认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冲击将减小。反之,如果人们对这种收入差距不认可,抵触这种现象的存在,政府也没有制定相关的政策和采取足够的措施去缓减这种现象,那么,人们的思想意识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会扭曲其消费行为。

  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在东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快,消费水平也比较高,富裕人们的消费方式中已有浪费消费的现象存在,而且在不断蔓延,这种现状也会影响着其他人消费行为。与此同时,有些居民以牺牲自然为代价,滥砍滥伐换取生存资料、过度放牧维持基本生活需求,这种现象也同样破坏了生态环境。虽然到目前为止,这种现象随着我国多个政策的实施和改革开放以来消费者素质的普遍提高有所减少,但并没有将这种现象完全消除。

  2.我国居民中消费主义文化的盛行

  消费主义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以自我为中心,想方设法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会想到满足自己需要以牺牲什么为代价;二是过度地消费物质财富,在实质上,它就是一种拜物教;三是忽视商品实际效用,过度消费。

  消费主义也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衣食住行来说,不单单是为了果腹、遮羞、保暖、休息,而是成为炫耀的资本和身份的象征。

  由此可见,从行为上看,中国消费主义只体现在少数人身上,尚没有在整个社会普及。但从观念上看,社会上的消费主义已经开始萌芽。

  3.新型购物方式,在推动消费方式走向便捷、省时、高效的同时,消费异化的现象也在其中渐渐显露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居民的消费方式随着网络的发展发生了变化。居民足不出户就可满足生活需求,但最近几年网络营销策略让人们的消费行为很多都是在非理性的状态下发生的,商家借各种节日作为营销噱头,通过商品降价等营销手段吸引人们消费,很多居民在这种情况下是盲目消费的,购买的商品并不是因为需要而购买,是为了购买而购买,这种消费行为是一种消费异化,会浪费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

  三、对我国居民消费方式变革的对策

  1.完善法律法规制度,缩小我国居民消费悬殊的差距,遵循适度消费的原则,保障循环消费方式的实施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强调,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消费要量力而行,遵循适度消费的原则。现如今,我国不同地区居民消费方式不同。所以,政府在政策上要积极提倡适度消费,对我国发展较快地区的居民消费方式应有所限制,适当引导,对我国经济发展较慢地区应制定福利政策,落后地区进行经济扶贫,提高这些地方居民的生活水平,减少他们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物质资料的满足,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健全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弥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又要通过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生产和消费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减少满足直线性消费的条件。

  2.树立科学消费观,促进可持续消费发展

  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理念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消费观。追求生存的物质性消费虽然是人的生命延续所必需的,但必须把握一定的限度,如果只一味追求物质利益享受,不重视精神文化消费,我们将成为“单向度的人”。精神文化消费是主体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为发展自己的才能、完善自我,对观念形态的文化产品进行消费的活动。可持续消费观念从实际情况出发,引导消费行为合理消费。

  3.加强对居民消费观念的引导,推进居民合理消费

  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了我国居民消费观念,由于思想观念的变化,很多居民的消费不再仅仅是为了生活的物质资料的满足,很多居民的生活方式是跟随、模仿和攀比。一些不可持续的消费观念也存在在一些居民思想之中。江泽民同志强调应合理消费。因此,要对消费者进行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促使人们自觉地选择合理的消费方式,减少直线性消费方式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危害,从而推进我国居民消费方式健康、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余海山.可持续消费模式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朱构峨.适度消费的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

  王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