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会议决议》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其对当下的启示

  摘要:通过文本解读,对《古田会议决议》中关于党的绝对领导的思想政治分析,加强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分析,关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士兵政治训练问题分析,关于军队中“废止肉刑、优待伤病”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分析,得出我军当下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创新政治工作的形式,要以人为本,尊重官兵主体地位等结论,在强军路上发挥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

  关键词:《古田会议决议》;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11.026

  《古田会议决议》创造性地回答了人民军队建设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初步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本文将《决议》归类为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加强党内教育以及士兵政治训练、关于党和军队做群众宣传思想工作、在军队中的“废止肉刑、优待伤病”问题,将这四部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分析,并结合当下党和军队实际情况阐述其时代启示。

  一、《古田会议决议》昭示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1.《古田会议决议》中关于党的绝对领导的思想政治分析

  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革命所走的道路,首要的问题就是党领导军队的问题。古田会议之前,毛泽东在《给林彪的信》中提到当时在党内存在“个人领导和党的领导”的争论。毛泽东从红四军的结构组成开始分析,“四军的大部分是从旧式军队脱胎出来的”,“这是党的领导权在四军里至今还不能绝对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原因”。另外,四军“是从失败环境中拖出来的”,“那时候得救十分原因中有九分是靠了个人的领导才得救的”,这就造成了庞大的个人领导。以上两个原因导致党的领导权在四军内不能绝对建立起来。红四军内部出现了关于党要不要领导军队以及如何领导军队等问题的讨论。其主要原因是小团体主义充分存在而发展,军需制度和编制法规未能建立,党的组织与党员的政治水平程度和斗争经验不足,党在军队内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制度安排不完善、领导体制不顺畅,“认为军事和政治二者是对立的,不承认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之一”。“个人主义与反个人主义的,亦即个人领导和党的领导的斗争,是四军历史问题的总线索。”针对这些问题,《决议》指出:“从教育上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肃清单纯军事观点的理论根源。”“党对军队工作要有积极的注意和讨论。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决议》通过健全党在红军中的组织机构和领导体系,建立了以党委制为核心的根本领导制度,军事系统和政治系统在前委的指导下平行地执行工作。

  第一,确立了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决议》指出党的领导机关要成为“领导中枢”,不仅要领导党的建设和完成政治任务,还要领导军事工作。第二,进一步完善党组织的路线和系统,规定“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第三,明确了党的组织原则,强调“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少数服从多数”、“严格执行纪律”。第四,提出党员自身素质提升要求,入党要有前提条件,党部肩负起教育同志的任务。《决议》从组织原则和路线系统上确立了以党委制为核心的党领导军队的组织制度,真正实现了历史上军权由个人掌控到革命政党集体掌管的转变。

  2.《古田会议决议》对当下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的启示

  当下,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党在新形势下实现强军目标的政治保证。为实现党在新常态下的强军目标,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坚持“党指挥枪”基本军事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军队坚持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信仰不动摇,需要将军魂培养和制度建设紧密结合。政治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共产党与军队依然是鱼水关系,人民军队在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反过来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保驾护航。《古田会议决议》着重纠正了党内的错误思想并且规定了党的组织制度和组织原则,这是一切工作的根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下的工作,前提便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因此,当下“在实践中强化听党指挥的政治自觉、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与贯彻民主集中制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党委制在新的体制机制和组织形态下的实现形式、与时俱进地提高军队中党建的科学化水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课题。

  二、《古田会议决议》中加强党内教育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分析及对当下的启示

  1.《古田会议决议》中加强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

  《决议》从加强党内教育、士兵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方面作了论述。《决议》在党内教育问题方面提到:“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的问题。为了红军的健全与扩大,为了斗争任务之能够负荷,都要从党内教育做起。”《决议》第一部分就指出,当时党内存在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盲动主义等错误思想,“红军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可见,红军已经认识到加强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针对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偏向提出对应的办法加以肃清。《决议》总结了十项党内教育的内容,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研究、政治分析、社会经济科学的研究、红军党内八个错误思想的纠正等。党作为军队的“领导核心”,首先要提升自身政治工作的领导水平,尤其是建军之初,红军党内水平参差不齐,党组织松懈,纪律松散,党员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因此《决议》指明了党内教育的基本方法,包括阅读党报、政治简报,批评,个别谈话,支部大会等等。“从教育上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避免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带来的危害。创造性地提出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内部矛盾,避免错误思想倾向,这对军队党的建设有重大的意义,只有党员内部的政治素养提升,党员的领导水平才能真正提升。

  2.《古田会议决议》中加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士兵政治训练问题

  关于士兵政治训练问题,《决议》规定了19项内容,包括目前政治分析及红军的任务与计划、土地革命问题、武装组织及其战术、三大纪律建设的理由等;同时指明了教育的方法,主要有上政治课、早晚点名说话、集合讲话、个别谈话等,并特别强调了启发式的教授法,并且从士兵的心理环境出发,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用诚恳的态度”与士兵谈话。同时提出了“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通过音乐、武术等游艺活动既丰富了士兵的业余生活,又能让士兵创立属于红军的“红色基因”,建设一支有信仰、作风优良的新式人民军队。

  3.《古田会议决议》对当下全党和全军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与《决议》诞生时相比,当下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官兵的来源也完全不同,但《决议》所昭示的注重从思想上建党、政治上建设军队的原则却并未过时,反而彰显出了巨大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2014年10月新古田会议召开,习主席在会上针对当下军队面临的问题,提出要抓好高中级干部的管理,对军队党员干部提出要对党忠诚、清正廉洁、纯洁干部队伍的要求。党内教育问题被重点突出强调。军队中徐才厚和谷俊山滥用职权,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给军中的干部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习主席号召全党全军“全军深刻反思徐才厚案教训,彻底肃清影响”。首先要加强党内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军队中政治工作者的思想素质,一切从军队大局出发,将最先进的政治思想贯于部队中。对军中党员干部的贪腐现象,要高度重视,彻底肃清,军中党内的作风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在改革中推进反腐工作,促进军队改革新常态。对士兵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四个带根本性”的东西结合起来,将理想信念、党性原则、战斗力标准和政治工作威信在全军立起来。同时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新形势下要创新宣传方式,将政治工作与互联网、多媒体相结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三、《古田会议决议》中关于党和军队做群众宣传思想工作的理论分析以及对当下的启示

  1.《古田会议决议》中关于党和军队做群众宣传思想工作的理论

  “红军的宣传任务,就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若忽视这个工作,就是放弃了红军的主要任务,实际上就等于帮助统治阶级削弱红军的势力。”《决议》总结了当时红军工作的现状,“忽略城市贫民之取得,忽略对妇女群众的宣传,对青年群众的宣传不充分,对流氓无产阶级的宣传不充分,宣传没有时间性地方性。”在宣传技术方面,提出宣传技术的缺陷:“宣传队不健全,传单、不高、宣言等陈旧不新鲜,同时散发和邮寄都不得法,壁报出的很少,政治简报内容太简略,革命歌谣简直没有,口头宣传又少有糟,群众大会很少开又开的不好。”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关的纠正路线。“宣传要切合群众的斗争情绪,对妇女要有切实的口号,作普遍的宣传。”《决议》认识到青年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力军,在斗争中是最勇敢最坚决的,提出“对青年群众的宣传,是整个宣传任务重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提出在不同的房要有适合哪个地方的宣传口号和股东口号,并且根据时间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宣传和鼓动口号。在宣传技术方面,《决议》意识到宣传队对于红军宣传工作的重大意义,“红军的宣传队是红军宣传工作的重要工具,宣传队若不弄好,红军的宣传任务就荒废了一个大的部分。”《决议》将红军宣传队的整理训练问题,作为当时党要加紧努力的工作之一。在组织方面,设立支队宣传队,并且受只对政治委员指挥,政治部发放宣传队费用,并且确保使之够用,改造宣传员成分,挑选优秀分子为宣传员 积极改进宣传员质量,对宣言、传单进行审查,编制革命歌谣,出版画报,组织并指挥对群众的化装宣传,优待敌方俘虏兵以达到对敌军宣传的目的。

  2.《古田会议决议》对当下党和军队做群众宣传思想工作的启示

  《决议》在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方面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新形势下对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宣传途径多样化。纸媒和新媒体相结合,将进步的政治思想通过不同的渠道贯注于士兵头脑中。结合新形势下的新技术,“就要着眼官兵文化程度、阅历经历、思维层次、信息渠道的变化以及民主意识、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增强,通过利用大众传媒、走出军营参观、外请教员讲课、建立家庭联系,探索开放式教育。”通过各种各样的宣传途径,对不同层次的官兵进行“因材施教”。其次,提高宣传队伍的质量,大力培养军队政治工作人才,培养理论功底深厚、理想信念坚定、矢志传播党的全新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层次专门人才。第三,注意对新时期青年队伍的传播。90后逐渐成为官兵队伍的主力军,他们是改革开放后沐浴在和平的春风下的一代,他们未经历过战争,与战争年代的官兵有很大的差别,针对他们的思想动态特点进行有效宣传。第四,结合互联网进行宣传活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新旧媒体联合,跟上时代节奏,同时也符合当下官兵获取信息的特点。

  四、《古田会议决议》中关于在军队中的“废止肉刑、优待伤病”问题的理论分析以及对当下的启示

  1.《古田会议决议》中关于军队中“废止肉刑、优待伤病”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红四军中出现官长打人和“伤病兵痛苦”现象,这种情况导致的一个后果是士兵纷纷逃跑,群众不平、愤恨红军,“各队中凡打人最厉害的,士兵怨恨和逃跑的就越多。”为什么在红军内部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其中一个原因是历史遗留问题,“封建阶级为了维持封建的剥削,不得不用最残酷的刑罚做工具,以镇压被剥削者的反抗和叛乱。”红四军产生于封建剥削制度尚未肃清的中国,它的主要成分又多是从封建军阀军队里头转变过来的,一半封建的制度、思想和习惯,仍然很浓厚地存在于一般官长士兵之中,由是打人的习惯和非打不怕的习惯,还是与封建军阀军队里头的习惯一样。虽然红四军内部有提出不打士兵的口号,但几乎没有任何效力,这导致官兵之间“悬隔”,官长和士兵情绪低落,军中充满怨恨。对重伤病兵给养和用费不够,没有尽其所能安慰他们,卫生条件也不健全,由于红四军与当地的群众关系不良,导致伤病兵看病困难,医院不愿意收留士兵。针对这种现象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决议》中提出纠正的方法:坚决废止肉刑,举行废止肉刑运动,并且颁布课废止肉刑的法律程序,号召全党全军遵守纪律;“官长需要随时看视伤病兵,送茶水给他们吃,晚上给他们盖被窝”,天冷加衣,优待落伍的伤病兵,配给伤病兵零用钱、调养费,唤起全军互助济难的精神。

  2.《古田会议决议》中关于军队中“废止肉刑、优待伤病”问题对当下的启示

  当今时代,重温古田会议精神,就是要发扬《决议》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的精神,将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考虑,将部队的建设发展与官兵的正当需求结合起来审视,从源头上解决官兵的思想问题。首先要尊重官兵,发扬“人民军队内部民主平等的优良传统”,《决议》指出“官兵之间只有职务的区别,没有阶级的分别,官长不是剥削阶级,士兵不是被剥削阶级”,这强调了官兵之间政治地位的平等性。《决议》分析了红四军中肉刑的现状,并且分析出肉刑产生的根源,提出了废止肉刑的具体方法。将新式军队官兵与旧式封建官兵进行了本质的区分,确定了红军党内官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放下架子,尊重官兵,首先从身份上平等对待他们,将他们当做兄弟来对待。其次,要切实关心士兵。在条件艰苦的革命年代,《决议》提出要“利用一切可能时机休息整理,以改善物质条件”,在优待伤病方面,提出官长要对士兵嘘寒问暖、帮助士兵天冷加衣,“看视伤兵、送茶水给他们吃”。这些做法提高了红军官兵的政治热情,感化他们更进一步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决议》中所昭示的精神启示当下要注重维护官兵的合法权益,将官兵的利益放在心上,设身处地的了解官兵的需求、官兵的冷暖。“从关心人、理解人、贴近人的角度劫难帮困,做到官兵忧什么就改什么、难什么就帮什么、盼什么就做什么,尽力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官兵,尊重他们的工作成果,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关爱官兵,体贴他们的衣食住行,关注他们的所思所虑,培育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65页

  [2]《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79页

  [3]《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68页

  [4]《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80页

  [5]《<古田会议决议>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光明日报》,2014年10月03日06 版

  [6]《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94页。

  [7]《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78页

  [8]《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解放军报》,2014年11月6日01 版

  [9]《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96页

  [10]《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97页

  [11]《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98页

  [12]《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99页

  [13] 胡守佳:《<古田会议决议>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和感召力的启示》,《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4年第 6期

  [14]《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08页

  [15]《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12页

  [16]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第66页

  [17]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1 册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356页

  [18]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1 册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343页

  [19]胡守佳.《<古田会议决议>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和感召力的启示》,《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王璐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