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湿地生态理论的“双向、两栖”型高职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湿地生态理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 发布时间:2017-01-13 14:10

  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趋势是,打破高职院校以学校为单一主体的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模式,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指导思想,恪守“合作双赢、共通发展”的原则,加强各种途径的校企合作,构建专兼结合的高职师资团队。

  具体而言,一方面,激励专任教师参加企业实践,设立教师融入企业担当“访问学者”的制度,教师结合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到相应设计、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性工作,成为企业的技术顾问或兼职技术骨干,丰富专业理论知识,积累工程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双师”素质。另一方面,激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加入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定位、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课程标准,使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更加接近市场需求,符合岗位特点,成为学校兼职教师和“双栖”型工程师,参与组织生产性实训教学,并不断提高兼职教师比例和承担的教学任务比例,使专业师资的数量、素质与结构能胜任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国外主流的职业教育师资素质要求及培养现状

  1.院校教师在职业资格、企业经历上的任职要求

  职业院校主要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最高的。所以教师必须接受过技术教育,掌握教育学一般理论,具有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并且必须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企业工作和职业实践经历是许多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申请职业教师资格或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条件。

  澳大利亚TAFE学院在聘用教师时,通常有两方面要求;一是专职教师具有5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和职业岗位现场实践经验;二是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关系协调能力和基本的理论教学能力。

  在德国的职业学校里,担任专业理论课的教师必须在综合性大学毕业,顺利通过国家第一次考试并取得毕业证书,然后到企业从事实践工作3~5年。然后再进入大学教育培训两年,在通过国家第二次考试后,成为既具有理论教学基础,又有极强的企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才能担任职业学校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课教师。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对职业教师的资格要求也是很高的。必须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有较强的专业理论基础;同时具备五年以上的实践经历,可以是企业一线工作经历或岗位操作经历。这样的教师具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研开发能力,符合职业教育注重实践的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师资基础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英国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认为,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该参加能力本位的师资培训,并且必须参加1年时间的系统性教育硕士课程的学习。这种制度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拥有专业工程师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简而言之,“双师型”教师(即“教师+专业工程师”)一开始就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基本质量规格。

  2.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交流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澳大利亚政府要求,对于职业院校在职教师,除参加各种新知识讲座和新技术培训外,还必须经常或定期到企业工作,提高实践能力,并参加企业提供的技术培训,提高科研能力,规定职业教育教师每周在和教授专业相关企业兼职工作10小时。澳大利亚还规定,教师在企业接受培训产生的相关费用由企业一方承担,企业增加了人力资源,学校师资得到了培养。

  德国也对职业教育制定了专门法律,规定职业学院的教师须参加专业发展和企业实践活动。主要形式有接受技术培训、学术进修或职业实践等。教师可以在企业工作一个学期,融入企业生产和研发活动,以了解实践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每年都派遣教师到国外著名的大公司进行生产实践和项目开发,同时规定职业教师要结合教学项目到教学工厂进行教学实践,每五年还必须回到企业实践三个月,以便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并通过参与企业实际工作项目开发、工作轮调、参与研究工作或研讨会、技能重新定位、在企业任职等渠道进行培训。经常性的职业培训和企业实践,保证了专任教师能及时更新理论知识,掌握信息技能,了解社会当前市场需求,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能力。

  二、我国高职师资的素质要求及培养的现状

  1.国家对高职师资建设越来越重视“双师”素质的培养

  2016年5月,教育部、国资委等七部委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教师[2016]3号),文件指出“组织教师企业实践,是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教师下企业实践是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要求,是职业教育跨界属性在职教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具体体现”。国家十分重视教师下企业锻炼。众多的高职院校不断鼓励教师下到对口企业锻炼,积累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但是该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不太显著。

  2.国家对高职师资队伍组成越来越强调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

  2006年16号文对示范性院校建设的师资队伍提出了要求: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在实际的验收中要求专兼结合人数的比例达到1∶1。国家和行业层面,也出台了相关规划,在新一轮高职优质校建设考核指标中对企业兼职教授的比例都有明确规定。这些规定告诉我们高职师资队伍必须进一步加强兼职教师的聘请与培养,同时,也是对高职师资队伍素质与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3.学校对在职教师培养的主要有效途径是培训与学历教育

  高职院校属于高校系列,高校评估师资的硬指标是学历与职称。无论是学校还是个人对学历的追求是最强烈的。安排教师参加脱产或在职的学历进修的路径是成熟的,也是比较容易操作的。此外,安排教师参加短期的培训班也是简单可行的。但是这些培养途径难以培养师资“双向、两栖”素质与能力。

  4.学校与企业之间还没有合作共建师资的意识,双师素质培养、专兼结合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传统体系下高职师资建设的主体只有学校,企业没有义务没有责任派兼职师资和接收学校的专任教师。没有校企合作培养高职师资的意识,学校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就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事,派教师进企业也是一件难事。没有校企合作培养高职师资的意识和途径,真正的“双师”素质与能力就更难形成。

  三、“双向、两栖”型高职师资队伍内涵

  园区“湿地生态”系统是指存在于水域—企业、陆地—学校之间的中间地带,园(科教园、产业园)—校(学校)—企(园区及周边企业)三方联动合作共建“湿地生态”的机制主要有三个层面工作。

  第一层,成立园区、学校、企业三方领导组建的师资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建立师资培养的项目资金的落实,制定激励企业主动参与师资培养的相关政策,发布企业贡献教育的指数,发布学校融入企业的指数,制定相关奖励办法。

  第二层,成立由学校与企业的技术专家组建的分专业大类的师资建设委员会,负责制订总体的师资培养规划,发布企业的可供培养师资的项目载体,对通过项目培养后的师资的“双向、两栖”素质与能力进行鉴定。

  第三层,成立园区、学校、企业三方人类资源管理层组建的人力资源项目管理小组,负责确定由建立专题网站及个人主页整合园区人力资源信息,“OPC”师资培养模式的运行与管理,“双向订单”的发起、审核、签订,具体项目的管理,协调指导各种各样的“工作兴趣俱乐部”等。

  一个动态的双向流动专兼结合的团队,队伍的骨干教师具备能在学校和企业之间自由生存的“双师”素质与能力。“双向”流动是形成专兼结合高职师资队伍的基本特征。要真正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让教师与工程师进行双向流动。“两栖”能力对于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都是需要通过“双向”流动进行培养和提高。高职教师理论上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即能够从事企业专业技术相关的业务素质与能力,具备基本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组织的素质与能力。

  四、“双向、两栖”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实践

  校企合作看成高职人才培养的生命线,在电气自动化专业建设实践中,创新了“企—校—企”三轴联动的校企合作模式,并按照这一模式已与西门子、NI、研华等公司共建了10多个先进的联合实训室,与地方装备制造业企业共建了自动化教学工厂,并与其他众多行业中小企业建成了50余家校外实训基地,实现了人才培养的校内外贯通的实训体系。

  组织实施了旨在培养青年教师的“精英计划”,鼓励青年教师下企业,尤其是下常州信息产业园企业和常州科教城企业进行实践和参与工作,与企业进行各类技术合作和技术服务。近三年来,学校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和科研技术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与企业的交流日趋紧密,建立了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学校已与常州科教城、常州信息产业园10余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学生订单培养、聘请兼职教师、共同开发技术项目等方面进行合作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并制定了关于开展订单培养等方面合作的实施细则。

  五、小结

  基于园区的“湿地生态”系统的理念,改变了传统学校单方面解决师资建设的思路,通过园区的“湿地生态”系统,实际是引入了一个市场化、中介化的第三方支持系统,通过园区的政策资金的杠杆效应,将大大提高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以及效率;同时也为在职的专业教师能到合适的企业锻炼学习,为能让企业主动派专业水平高的工程师到学校兼职建立激励保障机制。

  园区“湿地生态”理念,对创设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员工双向流通的平台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双向、两栖”的高职师资人才规格的定位,突出了高职教师能够自由的在学校和企业生存的素质与能力,为高职师资建设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向。

  课题: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3JSJG301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陆孟雄 朱敏 张志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