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在茶馆里的城市

  闹中取静喝杯茶去,忙里偷闲拿杆烟来

  作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喝茶有着漫长的历史。

  饮茶之于四川,远可溯到西周。

  据《华阳国志》记载,周武王伐纣时,巴蜀等西南小国将其所产茶叶当成贡品献给周武王,使之大开眼界。在周武王的倡导下,华夏大地开始普遍饮茶,并逐渐成了全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蜀人喝茶已有2000年历史

  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的天府之国培育了历史悠久的茶文化。

  据《华阳国志》记载,古蜀人用“葭萌”称后来的茶;清初学者顾炎武研究中国古代茶事后得出结论:“自秦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

  公元前59年,两汉王褒在《僮约》中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杨氏担荷”的记载,当时的成都一带,饮茶已成为风尚,也有了专门的茶具,这是世界上最早最明确的饮茶记载,如此算来,蜀人喝茶的历史至少也有2000多年了。

  由于消费需要,出现了如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一类的茶业市场。

  到了唐代,四川已有规模相当大的茶园,名闻全国。西晋人张载在《登成都白菟楼》诗中赞扬:“芳茶冠六清,溢味插九区。”陆羽《茶经》和李肇《唐国史补》等历史资料记载,唐代名茶约50多种,其中有18种出自四川,说明四川茶业之兴旺。据中外茶叶专家近几年的考证,蒙顶茶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名茶,已有2000多年历史,自唐代到明清皆为贡品。唐代黎阳王在《蒙山白云岩茶》诗中称颂蒙顶茶“应是人间第一茶”。

  关于茶,成都也因此创造了诸多全球“第一”:第一家茶馆、第一个茶叶市场、第一首茶诗等。

  新罗王子创建最早茶馆

  成都第一家茶馆,也是最古老的茶馆,是大慈寺禅茶堂,创立这个禅茶堂的人并非中国人,而是来自新罗国的一位王子。

  公元728年,新罗国圣德王金兴光第三子来到长安,受到唐玄宗的礼遇,其后王子周游入蜀,在资州德纯寺拜谒禅宗五祖弘忍的得法弟子智诜禅师后,取法名“无相”。无相禅师在蜀地参禅时,向蜀人学习饮茶,养成饮茶的习惯,并创立了禅茶之法。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玄宗皇帝奔命入蜀,驻跸成都,敕建一寺,御笔手书“大圣慈寺”四字。大慈寺辟地千余亩,建寺96院,造佛一万余尊,绘壁画一千余幅。其格局奇巧,雕饰侈靡,乃空前绝后。玄宗敕建大慈寺时,请无相禅师负责规划和督建,无相禅师便在其中一院修建了专门饮茶的禅茶堂,这就是成都最早的茶馆。

  大慈寺建成后,无相成为大慈寺唐代祖师。他大力提倡禅茶之法,将茶叶视为灵芝一般的仙草,还写了首《茶偈》:“幽谷生灵草,堪为入道媒。樵人采其叶,美味入流杯。静虑成虚识,明心照会台。不劳人气力,直耸法门开。”

  后来,“无相禅茶”传到了韩国、日本,至今盛行。2004年9月18日,“韩国无相禅师寻踪访问团”来到成都大慈寺,与中国学者举行了研讨,令人吃惊的是,虽然两地相隔万里,又时隔千年,但双方的茶道技艺居然大同小异。次年10月,双方还在大慈寺内为无相禅师树立了纪念碑。

  2012年10月,成都大慈寺僧人应邀参加了在韩国首尔举行的世界第七届禅茶大会,并在韩国国家大剧院表演了大慈寺无相禅茶茶艺。

  遗憾的是,如今到大慈寺基本无缘领略禅茶了,当年的禅茶堂也重新翻修,改成了普通的大茶馆,大慈寺也被周围的商圈、高楼大厦层层包围,其规模和环境,不可同日而语。

  茶楼、茶馆超过3000家

  上世纪20年代,成都名气最大、最热闹的茶园要数“悦来园”,它既是茶园也是戏园,是川剧艺人和戏迷们的聚集之地。

  悦来园建于1905年,当时的“戏圣”康子林和杨素兰、唐广体等人将“太洪班”“苏玉班”“翠红班”“长乐班”等川剧戏班联合起来,组成了“三庆会”,悦来园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川剧艺术中心”。正因如此,过去女子禁止入茶馆的千年老规矩,也在悦来园,因达官贵人的家眷来看戏,设有专门的女宾雅座,而自然开禁。

  如今悦来茶园依旧是成都的川剧中心,而且上世纪90年代修建的锦江剧场一直坚持川剧演出。一百多年来,无论川剧兴盛还是衰落,这里始终是川剧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在成都,最平民化且留存最久的茶馆要数坐落在成都市人民公园内的“鹤鸣茶铺”,有近百年历史。

  “鹤鸣”二字,出自于《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无论是外来游客,还是本地人,要体验最成都的茶馆都要到此游走一番,坐上竹椅,泡上一碗茶,细细品味老成都的味道。

  另一个很受老成都茶客欢迎的是观音阁老茶馆,它坐落在成都市双流县彭镇的一个小巷里,这里没有都市的喧嚣,一直保留着老成都的味道。茶馆起于1912年,老板姓李,子承父业,一干便是几十年,老板说,经营这家茶馆是对老成都茶馆文化的传承和坚守,茶馆承载着太多的人情世故。

  1935年,《新新新闻》报载,成都当时有60万人口,共有667条街道,大大小小的茶铺有上千家。其中,有名号的茶铺就有599家。也就是说,平均每条街都至少有一间有名号的茶铺。在这60多万人口中,有近12万人都是名副其实的“茶客”,每年消耗的茶叶有好几万吨。

  今天,成都的茶楼、茶馆超过了3000家,成都的茶文化无论是在文化沉淀,还是民众基础上,从古至今都处于相当高的水准。

  百业千行钟情茶铺

  成都的茶馆非常热闹,卖瓜子、卖花生、卖水果、掏耳朵、擦皮鞋、按摩、搓麻将、打川牌、谈生意、拽瞌睡、看报纸、玩手机,百业千行都对茶铺情有独钟。成都人偏要挤到一起到茶馆里找感觉,正所谓“闹中取静喝杯茶去,忙里偷闲拿杆烟来。”成都人的逍遥派头和茶文化在茶馆里一览无余。

  成都人的休闲气质自古就有,白天在茶铺摆龙门阵、打长牌,中午在茶铺吃饭,到了晚上,就在茶铺听评书,《说岳》《隋唐演义》《三侠五义》纷纷上演,日子过得非常舒适。对大多数穷人来说,不可能花钱喝茶坐着听,那就在街沿上站着听,也可以过一天。

  成都人过去讲话很文雅,连不识字的老太太都会说“摆聊斋”“穷斯滥矣”(出自孔子《论语》),这些知识都是从茶铺听书听来的。

  成都茶馆具有很强的社群聚会功能,人们泡茶馆的目的之一是“摆龙门阵”,借此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把自己的信息告诉别人,再从别人那里获得更多的社会信息。

  老茶馆的茶客也是五花八门,三教九流:市井百姓在茶馆会友聊天,无拘无束;推车挑担者喘气歇脚;商人在茶馆隔着袖子互掰手指头,几碗清茶,或许能成就一笔生意。

  茶馆还有方便市民的服务,附近的居民也常来打热水、开水。三伏天,拉三轮、卖菜的下力人口渴了,经过茶铺只要喊上一声:“喝,加班茶!”茶倌肯定会递来一碗茶,分文不取。不过,这种茶通常是剩茶。

  “吃讲茶”、“吃书茶”

  成都老茶馆另一派生出的功能是“吃讲茶”。如果出现了邻里纠纷,当事人一般会去找当地德高望重之人来评判。于是,当事人双方邀约亲朋好友,大家坐到茶馆,听德高望重者评断是非曲直,最后由理屈一方结付茶资。

  “吃书茶”是老成都夜生活的主要形式,无论何等人,忙碌一天之后,都喜欢唤上三朋四友,到茶铺,用盖碗一边拨弄着茶碗里漂浮在茶汤上的几片花瓣,一边聊着天南地北,等待着说书人或艺人出场。

  对于川剧、四川扬琴、清音、说评书、打金钱板等民间艺人来说,茶馆是他们极好的舞台,成都早期的剧场都产生于茶馆,茶馆也用这些演出吸引茶客,名角都是在茶馆中被茶客们捧成明星的。

  老成都人喝茶非常讲究,对水的要求甚高,有的是“非河水茶不喝”,有的茶铺为了吸引客人,更是从河里引水,然后再过滤。老茶馆的“沙缸水”便是吸引茶客的招牌之一:老茶馆都有天井,天井中有一到两口大石缸,石缸内铺有卵石、棕叶、细沙,河里运来的“活水”(河水)倒入沙缸,沐天之露、扯地之气,经过层层过滤才提到瓮子上烧开供茶客饮用,这无疑比井水更生津润口、甘甜清醇。

  锦城一绝盖碗茶

  随着时代的变化,喝茶也在不断发展,人们会根据不同的茶叶配以不同的喝茶器皿,以提高喝茶时的感受。

  盖碗茶可谓锦城一绝。

  “盖碗杯”分为茶碗、茶盖、茶托三部分,也称“三件头”。相传为唐代四川节度使崔宁发明。崔宁常常以茶会客,见使女送茶时,常因茶碗太烫而多有不便,于是用蜡将茶碗固定在茶托上。后来,这种茶具在民间流传开来,全国各地仿造。

  使用盖碗茶也颇有讲究:左手托茶沿,右手拇指中指提起茶盖,在碗面、碗沿上轻轻拨动,发出声响,然后将茶盖半沉水中,由里向外慢慢滑动。

  饮茶时将茶碗送到嘴边,从茶碗与茶盖的缝隙中嗫茶,茶水于舌边、舌根回荡。如此分三次吞下,咕咕有声,行家称此招为“三吹三浪”。

  续水时的掺茶表演更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伙计手提一只长嘴壶,在一米之外准确地将水射于茶碗之中,称为“仙人摆渡”;伙计在客人身后,水越过客人头顶,准确地落入茶碗之中,名曰“雪花盖顶”;双手提壶,同时向一只茶碗中射水,称为“双龙戏珠”;更绝的是隔桌射水,伙计手提长嘴壶,站在桌对面,朝客人面前的茶碗中射水,准确无误,这叫“海上飞虹”。

  盖碗茶流传于民间后,更丰富了其内涵,还形成了独特的“茶语”。无需茶客开口,茶倌只要看一眼茶客面前盖碗茶的摆放,就知道茶客的要求了:茶盖翻转在茶沿旁,表示要求茶倌续水、加汤;茶盖如果平放在碗旁,表示座位有人,立马回来;茶盖如若翻转平放茶碗之上,表示茶客要结账走人了。

  没有茶就没有成都

  饮茶,是历代成都人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别的地方,去茶馆叫做“坐茶馆”或雅称“品茗”,而在成都,则被叫做“泡茶馆”,一个“泡”字,足以让你感受到嘈杂喧闹却又生活气息浓郁的氛围。

  巴蜀文化所特有的农业文明的封闭性和静态性与茶馆文化的生活气息极为契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老成都茶馆文明。

  成都,这座“泡”在茶缸里的城市,无处不洋溢着茶的芬芳。对于成都人来说,没有茶就没有生活,茶已深深地烙在他们的生命中,成为摆不脱、舍不掉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如果没有茶,成都将会怎样?答案只有一个:没有茶就没有成都。

  文/蒋光耘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