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自己一个看得见的未来——助读《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

  • 来源:人力资源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08-20 15:38

  找出硬趋势,就能看到未来;找到软趋势,就能打造未来。

  人人都知道要顺势而为,但“势”在哪里?如何预测?又怎样抓住呢?《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一书告诉我们,把握一定的原则,就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未来。这种前瞻性的眼光能揭示隐藏的机会,并帮助我们解决遇到的问题,还可以洞悉当下最该关注的焦点所在。

  假如未来是可见的,结果会怎样?投资者会播下财务的种子,等待收获确定性的利润;创业者会调整业务方向,下一个台风口会像航班一样准时到来。所以,理解未来就是理解趋势。

  通过理解未来的7个思考原则,我们可以构建“远见力”——一种可以开发、细化、强化的技能,帮我们养成正确的习惯,让我们透过世间万象直击未来。

  当然,要构建“远见力”,洞悉未来的定数,须遵循推理预测的逻辑过程,本书将其归纳为七大思考原则:

  原则一:从确定性开始

  我们常常自我设限,把重点放在不知道、做不到的事情上。事实上,我们应该从确定、可控的事情上开始养成习惯,列出已经知道也能办到的事情。别将自己困在“做不到”的牢笼中。每当遇到不能确定的事,不妨暂时搁置,专注于可确定之事。

  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显著的变化来找出确定性。第一种是周期性变化,第二种就是线性变化。

  周期性变化告诉我们许多种不同的确定,如:生与死、股票价格、季节性销售、季节更替、经济衰退等。周期性变化并不全面。想培养敏锐的远见力,需要了解另一种确定性,一种与周期性变化截然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模式是非周期的、渐进的。它不是循环往复的,而只往某一个方向发展。我们称之为线性变化。如:人的衰老、全球人口增长、全球化、数据、信息、知识增长等。

  很大程度上,远见力就是要认识线性变化,发现其与周期变化的关系。小至个人生活,大至企业与政府决策,我们常常会做出错误的预测,而且信以为真。我们根据正确、真实的数字分析趋势,得出来的结果却不一定准确。如果能够辨别硬趋势与软趋势,就能做到准确。

  从科学角度看,趋势可以定义为“某件事发展或改变的大致方向”。趋势又分为硬趋势和软趋势。硬趋势是基于可测量、可感知、可预测的事实、事物或客体得出的预测;软趋势则是根据似乎看得到、似乎可预测的统计得出的推测。硬趋势绝对会实现,是未来的定数;软趋势是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是未来的变数。股市涨跌属于周期性变化,是硬趋势;但股市何时触底反弹,高点在哪,不得而知,因此股市涨跌时间点与幅度是软趋势,受人们行为和选择的影响。

  一言以蔽之,找出硬趋势,就能看到未来;找到软趋势,就能打造未来。

  行动准则:

  ●检查生活和工作,把属于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罗列出来。

  ●列出影响生活的线性变化。

  ●检查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把所有的硬趋势列出来,将不确定是否为硬趋势的项目剔除。

  ●检查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把所有软趋势列出来,这样就知道哪些是能改变的。

  ●不要被未知数所蒙蔽,自问:“我确定的事情有什么?有哪些事情是我确定几周后、几个月后、几年之后一定会发生的?我如何发挥创意,运用这些确定性?”

  ●建立在确定性之上的商业计划风险小。

  ●找出一定会发生的与可能会发生的过程。

  ●质疑自己的假设。列出清单,检查各个现象是硬趋势还是软趋势,是确定性还是可能性。

  原则二:洞察先机

  如何洞察先机,掌握变化的规律和本质?书中列举了科技进步的八大路径和三大数字化油门来阐述科技技术的演进规律。

  科技进步的硬趋势有八大路径,每个又自成一股硬趋势。

  1.去物质化:人类记录媒介的变化。石头、竹子、纸张等等。

  2.虚拟化:模拟现实。

  3.移动化:这个就不再举例了,感受太深刻了。

  4.产品智能化:智能电表、智能水表等。

  5.网络化:这个也就不再举例了,感受同样深刻。

  6.互动化:20世纪的大众传媒都是单向静止的,网络出现后,就呈现动态化特征,点击链接,就能看到更多的内容,和媒体互动的能力代表了科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7.全球化:金钱流动的无国界、全球跨国公司等,全球化并不是政治趋势转变的产物,亦非由官方主导,科技才是主要的驱动力。

  8.汇聚化:加油站和便利店的合二为一,咖啡店和书店的合二为一,电信、消费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三大技术逐渐合二为一。

  21世纪远见力的主要动力就是技术进步的硬趋势。这波科技海啸其实是由三股强大的硬趋势交织而成的,各自具有改变社会的力量,三者的合力更是威力无边。若以开车比喻科技进步,我们现在就是狠狠地踩着油门向前冲,甚至是同时踩着三个油门。这三大数字化油门分别指运算处理能力、带宽、存储容量。

  未来的技术转型是光子革命:用激光和全息晶体来存储信息。液晶全息技术将产生不可思议的数据量,所有存储的数据都是三维的,也能瞬间检索,只要有光,所有的信息都在弹指之间。

  行动准则:

  ●先发制人,预测未来发生的事,防微杜渐。让我们从内到外主动改变,而不是被强制从外面改变。

  ●下定决心成为一个洞察先机的人,懂得如何管理机遇。

  ●问问自己:“什么是我将要遇到的问题?什么问题是公司将面临的问题?我在未来几周、几月、几年后会遇到什么问题?”不要坐等这些问题发生,要发挥创意先行解决。

  ●另外也应该自问:“我十年、十五年甚至二十年后想要的生活是怎样的?要通过哪些步骤才能达到?”

  原则三:变革

  变化,意味着本质上继续做同一件事,只是在程度上有些差异;变革意味着做一些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事。

  我们总说“解放思想”,其实它代表的是一个简单划一的印象,即唤起创造力和非常规的思维,得出巧妙的新途径和解决方法。然而,就像“洞察先机”一样,“解放思想”作为一条标语的时代来了又去。如今,解放思想需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无论在周末研讨会期间如何具有创造性,在接下来的星期一的早晨,我们仍不得不再次爬回思维的牢笼中,处理眼前的现实问题。所以,问题不在于我们需要新的方法来解放思想,而是需要彻底改变思维模式本身。

  事实上,无论束缚你思维模式的是工作、职业或情势,也无论你是否喜欢,变革都将发生。未来,所有的领域和专业,企业和组织,国家和社会,都将发生根本性、基础性的变革。

  行动准则:

  ●问问自己:“三大数字化油门对我的生活、事业和客户有什么影响?”

  ●怎样把握老客户和潜在客户尚未发掘的需求?

  ●“掌握兼容并包原则的重要之后,怎样找到新的创造性方式在这个行业整合新老技术,以产生更好的结构?”

  纵观所有这些问题,发现可能性,记住这一点:你不去做的,别人会去做。

  原则四:跳出面临的问题

  随着世界变化速度垂直上升,神奇的事情正在发生,稀缺经济转向丰饶经济。这并非哲学建构或梦幻般的乌托邦,而是现实世界中真实的、根本性的转变。

  知识(去物质的)经济遵循放大和丰饶经济的特征。随着技术去物质化,经济模式大挪移,资源从垄断变为共享。

  稀缺性的思维是“我要保留所有想法,不被任何人所知”;分享型思维则认为“要分享所有最好的想法,建立一个强大的浪潮,水涨则船高”。如果我们不断地坚持用旧的思维定势做事,后果将不堪设想。开弓没有回头箭,分享才是新的游戏规则。

  蝴蝶要经过毛毛虫阶段的茁壮成长才能破茧而出。但是对我们来说,不需要去解决问题,而是要跳过问题。

  行动准则:

  棘手的问题很容易成为看似无法绕过的庞大路障。困于面前的难题,结果往往是拖延和裹足不前。要解开我们最大的问题,关键要认识到这些问题通常并不是我们真正面临的问题。跳过这些问题,而不是试图去解决他们,让头脑留出空间,去思考真正的问题。

  ●不要停滞不前,要向前迈进。有时候,人们无法看到真正的问题,往往是被自认为的问题所蒙蔽。一旦你忘掉这些自设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将浮出水面。

  ●像剥洋葱一样思考。把问题想象成洋葱的表皮。列出问题的组成部分,一层一层剥离。当你遇到一个问题,要反问自己:“为什么这会成为一个问题?”跳出表象,最终你会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这个过程往往比想象的要快。

  ●每一次只专注一个问题。

  ●向科技寻求帮助。

  ●不要妄下判断。

  ●跳到终点线。

  ●在你的领域有什么遗留问题?问问你自己:“是否现在就应该明智放手,放弃旧的事物,跳到未来?”

  ●检查每个现行策略,问问自己:“这个战略遵循了稀缺的原则,还是基于丰饶的问题?”

  原则五:反其道而行之

  数字时代的转变由慢而快,由静态向动态,由稳定向变动,由保持原貌向变革,由慢慢适应向提前先行,由机械工具向智能工具,由物质经济向非物质经济,由稀缺向丰饶,由孤立向集合,由竞争向协作……

  触发远见力有个很有效的办法:看看人们关注的方向,然后向相反的方向去寻找。关注没有人关注的领域,能使你看到没有人注意到的机遇,也就能够做到没有人做过的事。

  行动准则:

  ●列出竞争对手正在做的事,逐一检视,自问:“我怎样反其道而行之才能抢占先机?”

  ●你所在行业的主流思想是什么?反向思考,寻找机会。

  ●将目标细分,审视各部分,问问自己: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够将其中的一个步骤、一个部分或一个因素反其道而行之来取得优势?

  ●列出你所在领域里所有人都在从事的关键要素或步骤,逐一检视是否有创新的方式,有没有办法做与其他人完全相反的事?

  ●合作能创造更大的蛋糕。看看你现在的工作,问问自己:“有没有方法可以与其他人合作,让工作更有效率?”

  未来总有赢家。墨守成规肯定很快会变得过时,走没人走过的路,才可能赢。只要有可能,必将会实现,你不做的别人就会去做。

  原则六:重新定义和再创造

  变革是变化的加速、放大版。重新定义和再创造是利用脱缰野马般的变革之力的一种方式,能够把变革力应用到产品、服务、行业和职业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变革是硬趋势,再创造是软趋势。变革一定会发生,就在我们身边,无论你希望与否;而再创造,将由我们自己做主,你不去做,别人就会去做。

  重新定义和再创造就是抓住机会,在事情发生之前改写自己的历史。如果你正经营着一家公司,这意味着你每天都面临着一个迫切的问题:客户的变化速度是否比你更快?他们的学习速度是否比你更快?你的客户正在快速变化、快速学习,如果无法解决他们在下周或明年将会遇到的问题,企业就会落后于加速曲线,而企业承受不起这种落后。

  行动准则:

  基于眼前已经发生的变化对事业进行再创造,这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有力的战略,但如今再创造已成为当务之急。再创造不同于添加或改变某些功能。一旦事情被再创造,它就永远回不到从前了。

  ●忽略竞争,相反要跳过竞争,重新定义关于企业的一切。

  ●持续地去商品化。寻求创造性的方式,使平凡变成卓越,化平凡为非凡。

  ●旧瓶装新酒也是再创造。

  ●重塑自己,这关系到我们的事业。如果我们要在技术驱动的变革时期茁壮成长,当务之急是要重塑自己。

  ●寻找核心优势。一旦你开始围绕自己的天分重塑自己,并调整自己的才华来支持你的天分,你就能找到让自己不断精益求精的事业。

  ●勇于与众不同。不仅要花时间去研究自己做了什么,还要研究怎么做。问问自己:“我是在模仿还是在创新?该怎样把业务和自己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看对手正在做什么,然后另辟蹊径。

  原则七:主导未来

  我们正处在一个不同以往的经济环境中,立足于丰饶,而不是稀缺,因为对信息有了不同的认识。这种不断变化的认识也带来了三股塑造未来至关重要的力量,即沟通、合作和信任。

  很多公司拥有数据库,甚至知识库,但是否拥有智库呢?智慧比知识具有更高的价值;智慧从知识中提取,是纯粹的指导方针,跳脱于内容与背景之外。这就是为什么智慧是永恒的,不像数据、信息或知识,它可以应用于任何变化、任何背景、任何地方。

  数据和信息俯拾皆是,很容易就能实现自动化,那么我们该如何增加价值?这就要通过更高层次的知识和智慧了。例如,尽管各种互联网旅游服务已经提供了所有的航班信息,我们还是需要旅行社来管理复杂的旅行日程。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我们的喜好和需求,他们能够帮我们制定出理想的旅程,更重要的是比我们自己动手更省时间。他们把信息转变成知识和智慧,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咨询服务。

  这是信息和沟通之间的区别。信息是单向和静止的,并不必然导致行动,并常常浪费时间。沟通是双向和动态的,通常引发行动,并常常能够节省时间。当你提供信息,你只需告知对方。当存在双向的对话时,通过分享知识和智慧,才能取得最佳结果。这正是从信息时代向沟通时代进展的道理。

  塑造未来的第二个关键力量是合作。合作与协作不同。两人协作,是指两人各做各的事,同时彼此给予对方一些配合;两人合作,不仅是彼此配合,而且要共同创造未来。

  信任是塑造未来的第三股力量。在沟通时代,信任已经承担了新的经济和结构意义。工业经济以实体资源为主,信任很重要,但打破信任很少会被察觉;在当今以电子为基础的经济中,如果信任被打破,人们就会到互联网上发帖,让企业的恶名传遍世界各地。

  诚然,影响事物走向的因素太多太复杂,似乎没有什么事是必然发生的。但我们也无须悲观,事物的发展终究存在一定的趋势,只要它不改变总的运行方向,其运动路径就可以预知。对于我们来说,要做的就是通过掌握各种原则,去了解事物运行的方向,了解其内部规律。

  文/张彭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