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违规营销急需“硬约束”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9-20 10:39
导致中国纯母乳喂养率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奶粉违规促销的手段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而相关法律法规却始终滞后
“导致中国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过低的原因,与国家对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不当有很大关系。”近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花楠(Rana Flowers)在“2017促进母乳喂养高峰论坛”上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
花楠告诉本刊记者,母乳代用品公司想了很多办法与妈妈争夺喂孩子的第一口奶,比如向医务工作者和孕产妇发放配方奶粉试用装等方式,这些行为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是被明确禁止的。
母乳喂养不可替代
母乳是新生儿最天然、最珍贵、最理想的食物。母乳中所含有的丰富营养物质和免疫活性物质是任何配方奶都无法比拟的。
在儿科专家们看来,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婴幼儿的死亡率和疾病感染几率,减少孩子未来患糖尿病和超重的几率,帮助母亲远离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威胁。而一些威胁,也都是奶粉喂养有可能带来的隐性危害。
“母乳喂养的好处各地都在宣传,但很少有人关注奶粉的危害。”首都儿科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淑一对《瞭望东方周刊》说,这种不够全面的信息传播会让公众认为母乳喂养最好,但是奶粉也不错,于是会很轻易地去使用母乳替代品。
虽然母乳可被视为婴儿的第一剂疫苗,但国家疾控中心2013年的营养与慢病调查监测数据显示,中国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0.8%。
2017年8月1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对194个国家作出评估后发布的《培育国家的健康和财富:母乳喂养投资案例》(以下简称《投资案例》)显示,纯母乳喂养率提高到50%将可挽救全世界52万名5岁以下儿童的生命,并可能在10年内通过减少疾病、降低医疗费用及提高生产力而带来300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非母乳喂养则有可能带来新生儿死亡、营养不良及母亲身体健康隐患,从而导致一系列医疗费用支出,造成高昂的经济损失。
《投资案例》估算了低母乳喂养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和尼日利亚,由于对母乳喂养投资不足,每年会造成23.6万名儿童死亡,经济损失达1190亿美元;其中中国未进行母乳喂养而造成的总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60亿美元。
应像管理烟草一样管理奶粉
“之所以很多母亲会选择奶粉,是认为自己没有母乳或担心母乳不足,实际上除患有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的妈妈外,其他所有母亲都可以做到纯母乳喂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主任医师王山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临床只有不到5%的母亲会因为原发性母乳缺乏综合征导致产奶不足;随着宝宝吸吮愈发频繁,母亲的乳汁分泌量也会逐渐增多,两者自然而然会形成一种平衡。
奶粉成为一种选择的另一个原因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女性也同男性一样进入职场打拼,市场对母乳代用品的需求应运而生,很多奶粉企业都进入医院为新生儿家长派发配方奶赠品,而这种持续性推销明显降低了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
对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要采取立法和社会行动以调节母乳代用食品的不恰当促销行为。1981年5月,《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正式推出,明确规定母乳替代品、奶瓶和奶嘴不得向公众直接推广。
中国在承诺严格执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的同时,于1995年6月推出《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要求母乳代用品生产和销售企业不得向医疗卫生机构、孕妇和婴儿家庭赠送或促销产品,并明确禁止发布母乳代用品广告。2015年修订通过的广告法也规定,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发布声称全部或者部分替代母乳的婴儿乳制品、饮料和其他食品广告。
尽管母乳代用品的销售在法律层面得到了约束,但在张淑一看来,母乳代用品市场的巨大变化导致这些老办法已经很难适应新环境。
“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推出的《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还是中国的《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这些规定出台时母乳代用品市场上6个月以上婴幼儿的奶粉产品较少,主要都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奶粉。几十年时间过去了,企业的市场策略在调整,规避政策法规的方法也越来越多。一些公司开始通过促销不在管控范围内的大月龄孩子的奶粉来带动小月龄奶粉的消费。”
张淑一告诉本刊记者,母乳代用品的宣传和促销领域也在逐年扩大,过去只是针对医疗机构和孕产妇,现在奶粉的促销活动已扩大到全社会,企业经常通过支持公益活动和参与电视节目向更广大的消费群体宣传和推广产品。
在张淑一看来,导致中国纯母乳喂养率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奶粉违规促销的手段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而相关法律法规却始终滞后。
“1995年颁布的管理办法肯定不适应2017年的社会;2015年出台的广告法也需要进一步细化为相关部门的具体规章才能得以有效执行。”一位不愿具名的儿科专家对《瞭望东方周刊》说,延长产假、建立哺乳室等都只是促进和鼓励母乳喂养的友好措施,如果国家不能明确立场对母乳喂养加以保护,对相关市场行为予以规范,中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母乳被配方奶粉取代。
“建议国家参照烟草管理办法来约束母乳代用品的销售,可以售卖但不许打广告,并且要在包装上提示产品有可能对孩子带来的影响。”这位专家说。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发布的《全球婴幼儿喂养战略》中提出,所有从事婴幼儿喂养的合作伙伴应该遵照避免利益关系的原则开展活动,实现最终改善婴幼儿喂养的目标,但中国尚未出台相关举措。
这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说,目前各高校和机构的科学研究与公益事业项目很多都靠商业资金来支持,在这种背景下,不可能给出完全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一个由奶粉企业出钱支持的母乳喂养项目,得出的结论或评价标准不可能否定母乳代用品的价值。”
医院应确保母乳喂养
母乳代用品除了在各种渠道大肆宣传,甚至还将触角伸向了拥有最多新生儿的医院。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1991年提出了《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10点措施》和创建爱婴医院的倡议。
倡议提出:爱婴医院应严禁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推销宣传母乳代用品;在没有医学指征的情况下,不得向新生儿提供除母乳外的任何其他食物或饮料;医院所需奶粉应从零售渠道购买,不得接受母乳代用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馈赠和赞助。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爱婴医院在中国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
2013年多家奶粉企业贿赂医疗机构,让初生婴儿对某种奶粉产生依赖以达到长期谋利目的的“第一口奶”事件曝光后,国家卫计委于2014年6月提出对已授予爱婴医院称号的7300多家医疗机构展开复核。经过为期一年的复核,共有约300家医院被取消爱婴医院称号。
四年后的2017年7月,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为推销奶粉,通过支付好处费等方式从兰州多家医院工作人员手中非法获取数万份公民信息而获刑。
“除了要严格规范各项行为,如何在母婴分离状态下确保母乳喂养也应该成为医院的工作重点。”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王丹华对《瞭望东方周刊》说,早产儿胃肠道发育尚未成熟,而母乳中富含促进胃肠功能成熟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对他们来说母乳更是一剂救命良药。
她指出,中国绝大多数早产儿生下来都会与母亲分离,这会导致大量孩子被动吸入配方奶粉,医院的立场应该是鼓励母亲每天及时吸奶,并及时将母亲的奶水送达宝宝病房。
“我们发现那些坚持母乳喂养到一岁的孩子尽管因为早产存在一些先天不足,但他们后期消化道和呼吸道的感染几率却有明显降低。”王丹华说。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砚青/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