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唐代名相段文昌是个顶级老饕,他回荆州老家省亲时,因嫌宴席上的传统梳子肉过于肥腻而加以改良,于是有了至今享誉荆楚的“千张肉”。千张肉以肥瘦兼有的五花猪肉为原料,经煮炸,上红糖色,切成薄片,再以碗扣住蒸熟,因肉薄如纸,且片数多,故有“千张”之名。
创始人出场
唐代名臣段文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食家。段氏放旷不羁,是个喜欢享受生活的人,也曾因此引来非议:“其服饰玩好、歌童妓女,苟悦于心,无所爱惜,乃至奢侈过度,物议贬之。”尽管有这么多吸引他的美人好物,但带来的其实也只是“悦于心”的好感而已,真正能让他的能量场着火的,只有一样——美食。
段文昌曾撰《食经》五十卷,被后代史家收入《旧唐书·艺文志》中。当然了,他不单是个理论家,也是一位烹饪高手,他所制的菜肴色泽艳丽,美味可口。他的代表作,就是“荆州三宝”之一的千张扣肉。
好刮气咧
唐穆宗年间,段文昌回老家江陵省亲。衣锦还乡,当然要宴请亲朋好友,好好享用美食。筵席里有一道“梳子肉”,形如发梳,块大肉肥,就因为这“满面油光”的长相,吓得食客们纷纷转箸。一餐饭下来,这道菜几乎没人食用。
段文昌当然不满意。席终之后,他来到后厨,并发表了题为《不要侮辱本美食大师的智商》的重要讲话。他让厨师将肥肉换成猪五花肋条肉,将炸胡椒换成黑豆豉,并增加葱和姜等作料,之后,老段更是亲自出马,给这些还在“头脑风暴”里晕头转向的小鹿们操刀示范。
几天之后,假期即将结束准备回京的段文昌,再次宴请乡亲。这一回,筵席上出现了新版的“梳子肉”:色泽金黄,肉质松软,味道鲜香,肥而不腻,仿佛吴孟达变身刘德华一般,令四座刮目赞叹。跟上次的惨淡结局完全不同,新“梳子肉”很快被一扫而光。好奇的乡亲们围着段文昌,问道:“昌啊,这道菜好刮气(即“漂亮”)!叫啥名呀?”
段文昌看了薄如纸的“梳子肉”一眼,随口说道:“千张肉。”
从此,千张肉掉进了历史的油锅中。
肥是我的错
清咸丰年间,驻守在荆州的满族官员恩将军,做起了酒楼生意,其招牌菜便是“千张肉”。可惜的是,这位外地来的老兄参不透这道荆州名菜的奥妙,做得膘肥油腻,于是,历史又重演了一遍:蜂拥而至的食客又被吓跑了。
这可把恩将军愁死了。他想写封信给欧洲的叔伯兄弟恩格斯,请教一下生意经,又怕格斯老弟忙于改造世界,没空搭理自己。直到有一天,他得知御厨肖代和张林二位师傅回荆州故里养老的消息,马上发出邀请,希望他们到酒楼上班。两位曾经的御厨也欣然答应。
肖、张二位厨师沿袭段文昌生前制作此菜要诀,将20片厚块肉改切成80片薄片,在配料上把咸菜叶垫底改为浏阳豆豉,并增加了花椒和糟腐乳汁,配以葱、姜等调料,先用旺火蒸熟,临吃时,再上笼蒸透。新制的千张肉“容光焕发”,不再油腻,口感更是爽滑鲜美。
此菜一出,食客盈门,恩格斯再也不用担心堂哥的生意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