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扶贫的泥土智慧——北科大“孟子居”电商扶贫团的实践探索

  • 来源:大学生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10-10 14:29

  北京科技大学的“孟子居”电商扶贫创业团队也参加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是“扎根贫困区、采取有针对性的脱贫举措并取得积极成效”的创新创业团队之一。“孟子居”三年来,曾自己组织了多个团队的130多位同学,深入全国近10个贫困县开展电商扶贫。他们用社会实践、扶贫、营销比赛作为电商创业的三个重要支点,其中,最真切的就是没有深入泥土的脚步为亲,就没有扎根大地的电商入户。

  电商扶贫并非开个网店那么简单

  一说起电商扶贫,往往觉得开个网店帮农民卖东西就行了。事情哪有这么简单,实践中的大学生们一动手就明白了,不是摆好电商创业的姿势就能帮上农民,不是开店做个详情页就能让农产品跟着互联网卖到全中国、全世界的。

  北京科技大学“孟子居”社会实践团的陕西太白县团队发现,喜人的蔬菜长在山沟里,要卖出去光物流就是个大问题,蔬果运下山就要两个小时,农户们自己负担不起。而且当地种菜的都是散户,电商意识淡薄,外出务工几乎是他们对于赚钱的唯一认知。

  云南勐镇实践团队原本计划帮茶厂搞电商,抛去中间环节,把多赚出的利润分给茶农一部分。但是去了当地之后才发现,当地好多茶都是“毛茶”,茶厂的制茶能力跟不上,茶农为了节省成本就自己制茶,有的茶叶上还有鸡毛,这茶叶根本没法卖。

  即使是教老乡做网店,也受到抵触。河南辉县八里镇的实践团队为当地的村民开电商宣讲会,在村支书的号令下,第一场就只来了几个人。实践团建议他们来搞一下电商,收到的回答不是“这玩意儿多难啊”,就是“我们亏不起”。

  总结起来,贫困地区开展电商扶贫共同的问题有:当地农特产品生产分散,无法提供统一的品牌和包装;产量太少,无法通过网站的促销活动进行推广;生产多为小作坊加工方式,而在大的电商平台销售需具备食品生产许可证;当地物流资源没有整合完善,菜鸟的两段式物流目前还未覆盖农产品的上行通路;老乡对电商不认同。

  但电商扶贫还是要做,怎么做?“孟子居”的同学们琢磨出一套方法。

  “孟子居”探索出的模式

  “孟子居”的团队名字,最早源于大一新生杨国庆和两位室友一起做的“生态零食”创业项目——为了做出好吃又健康的零食,他们想开网店卖山东老家种植的核桃、花生、红枣等特产。后来学院邓张升老师建议他们将电商取得的成绩结合贫困地区来一次“电商扶贫”,杨国庆隐约看到了未来的宏图。

  学校团委陈凯老师给他们推荐了学校前几年建立的对口扶贫点——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为了苹果的销路问题,2015年他们在秦安县成立了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通过认购果树的方式,让买家提前预定一年的苹果,创新地变“卖苹果”为“卖果树”。订购的苹果因为节省了中间环节,直到完全成熟后才进行采收,直接寄到买家手里,所以口感上会比普通模式销售的苹果好很多。而对于果农来说,苹果树开花时就被卖出去了,8月挂果时就可以收到两万元的订金,这可以让他们毫无顾虑地打理好果树,全力促进丰收。这个精准扶贫的创意挺好,但是苦在平台受限、销量有限。

  2016年7月,又一届“孟子居”扶贫实践团来到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做电商扶贫实践。他们先调研、学习、再帮扶,凌晨四五点上山跟果农一起在果园里劳动,夜里十一二点走访交易市场。团队设计了多项营销活动,如帮助企业完善电商平台、改善品牌设计。他们拍摄的《印象·秦安》微电影,上线几天就有了数万的播放量。

  2017年,“孟子居”开展了一次校园营销大赛,动员了更多的力量,最终认购957棵果树、销售额19万余元。这次大赛有全国8所高校61支团队,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四川大学等。300余名师生通过编写营销文案、微信推送、实战营销、制作微广告等环节,用比赛的形式为秦安苹果整整推广了一个月。他们有的通过微信、微博一下子就卖了一两百棵果树;有的跟企业联系,员工认领了上百棵。

  北京科技大学校扶贫办、校团委以及“孟子居”所在的经管学院等,帮助大学生们一起探索出“特色(苹果等)产业+果业公司(当地果农大户)+大学生创业团队”的苹果产业帮扶发展的新模式。

  后来,“孟子居”又开展了“五枣俩核桃”的计划,用这个营养计划将延安当地特色核桃、狗头枣的销售与“果树认购”结合,向社会推广延安当地贫困户种植的核桃树和枣树。

  各个团队,各处推广

  2017年8月,“孟子居”组织了8个团队80多名同学,到河南鲁山、云南勐县、陕西太白县等地实践,展开又一次电商扶贫实践。这里面好几个团队应用“孟子居”探索的“特色产业+果业公司(果农大户)+大学生创业团队”模式,取得不错的成效。

  在陕西宝鸡太白县,因为农户分散,自身单独做电商很难,来此实践的大学生团队转为帮助当地的农业合作社,正巧遇到绿蕾蔬菜合作社。绿蕾是做蔬菜供港直销,但合作社也希望能够通过网络试销,曾经注册了淘宝店铺但“还什么都没弄”。于是团队从帮助绿蕾搭建淘宝平台开始做起——去菜地里面拍宣传片,做页面,拍摄图片,做文字详情和版式设计,一个僵尸淘宝店在他们手里复活了,太白村有了第一个淘宝店铺“太白鳌山人”。现在团队还在通过各种渠道进一步宣太白县传产品,扩大农产品的销路。

  去河南新乡辉县八里镇的团队发现,新乡有个电商的榜样“全球百佳网商”杜千里,杜千里正是通过电子商务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在杜千里的山之孕山楂酒专卖店,不算太大的店面中,玻璃瓶精装山楂糕,袋装农家山楂条,各种款式的山楂酒,整整齐齐地摆在货架上。这里的原料山楂,来自海拔1000米的太行山,分洗选择、除梗、破碎等过程全由人工完成,酿酒所用的山泉水更是富含多种矿物质,因此酿制出的山楂酒不仅香浓纯正,更具有多重滋补功效,成为辉县的特产。

  队长白文杉找到杜千里合作,计划以学校的营销大赛为契机,打开山楂糕在北京高校的市场,并且在孟子居网站上推广山楂糕。杜千里提出要看营销策划书。实践团成员分工合作,各出奇招,从山楂糕的价格、包装到销售,写了近四千字的营销策划书。达成合作后,大学生们在当地开展电商培训,其中几十人觉得效果不错,提出希望长期参加培训,团队又针对当地情况制作了电子商务培训教材。

  去河南鲁山的团队发现,当地瓜果主要在当地批发市场里卖,大多数店家从没想过要通过电商途径销售,少部分较为年轻的老板想过,但也囿于一些困难无果而终。

  当地有一家电商盛世云商(农产品销售平台),但仅依托于微信平台销售,效果不是很好。实践团与该公司合作,帮助他们把产品推广到多个电商平台上。

  文/本刊记者 陈薇薇 朴添勤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