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一个国家的文明DNA

  • 来源:大学生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10-10 15:28

  刘庆柱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96年被授予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92年被批准为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要获得一个国家的集体认同,我们先要找文字,如果没有文字只靠记忆,那就会乱成一团。再就是找城,找器物类的载体。

  我们上面是父辈,祖辈,再是曾祖,我们的一脉相承体现在DNA上。人生理上有DNA,文化史上其实也有。当然,没有完全一样的父子,基因也会有变异,但小异大同,一以贯之。中国五千年文明,不变的文化基因是什么?在都城里就能找到。

  择中立都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中国这个名字怎么来的?

  不同国家的名字由来挺有意思的。比如朝鲜,这个国名是早有的。1392年,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自立为王,想了两个国号,一个就是高丽的古名“朝鲜”。他拿去请明太祖朱元璋裁定,朱元璋定了“朝鲜”。我看到还有学者研究发现很多外国国家用地名命名。那么中国呢?“中”不是地名,中是个位置。

  中国人特别讲究位置“中间”。引申说来,是公正、公允、持中。

  其实,最早的“中国”就是“首都”的意思。在周代以前,管首都叫中国。如果说现在的北京是以前的“中国”,那像河南、山西这些地方,以前得叫“诸夏”。“夏”再往外围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就是边疆地区。

  那么,当初为什么管首都叫中国呢?因为是“择中立都”,便于管理。

  女真部所建立的王朝金,它的都城选取很能体现“中”的韵意。金太祖在攻取辽国之后,本来国都在现在的哈尔滨,称为“金上京”。后来海陵王想南下,到了现在的北京,叫“金中都”。这是北京第一次被正式确立为首都。

  我曾纳闷过,北京的位置并不算中间,为什么叫“中”呢?后来我明白了,这是海陵王当时认为的中。当时的北可比现在的漠河更北,都快到西伯利亚了,我在地图上这么一比,北京确实是一个“中都”。

  中国是中之国,那么中华这个词又是怎么来的?现在出土的好些几千年前的陶瓷用具,碗啊碟啊,上面都有花卉的图形。人们喜欢花。中华就是中间的这批人,爱花的

  宫城里,有五千年文化不间断的DNA。变的是时间和空间,不变的是正统。不论什么王朝、什么民族作为统治者,其都城基本布局形制、都城建筑称谓、象征国家政权的大朝正殿“居中”“居前”“居高”的理念与都城中轴线制度延续不断。

  那批人,就是“中花”。以前的汉字里没有“花”,只有“华”字。地名华山、华阴,也和花儿有关,华山其实就是“花山”。

  而择中建都的理念就由来已久了。6400多年以前就说“陶为天下之中”,那时还没有国家的概念,已经有了对“中”的认识。“陶”是现在的山东菏泽。后来是“尧都平阳”。平阳在哪儿?现在的山西襄汾,也是当时尧认为的“中”。再到商汤六世祖上甲微(注:上甲微,子姓,名微,字上甲,商部族的杰出首领)测中——嵩山。中古以后,金朝“国之制度强慕华风,往往不遗余力”,在燕京大修宫室,元、清两朝沿袭不变。

  居中,居前,居高

  首都是一个国家的核心。要想获得一个国家的记忆,不能去960万平方公里一一探寻,只能抓核心。首都是一个缩影。以前有首歌,叫《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是北京的象征,也成了符号。那么,天安门究竟有几个门?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多民族统一国家全面形成时期,汉长安城也奠定了古代都城两千年的文化传统。未央宫正殿的“前殿”是都城规模最大、最高的宫殿建筑,宗庙与社稷分列皇宫左右,市场居于皇宫北部。都城四四方方,每面三座城门,一门三道。这一都城形制体现了古代都城营建理论《周礼?考工记》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魏洛阳城时,“中”的理念进一步发展为都城中轴线。大朝正殿为都城基点,连接宫城正门(南宫门)、郭城正门(南城门),这是南北中轴线。之后,北魏孝文帝徙都洛阳,在继承魏晋洛阳城基础之上,又吸收了南朝建康城规划,营建了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北魏洛阳城。

  考古勘探与发掘表明,北魏洛阳城是古代都城中第一个具有宫城、内城(即皇城)和外郭城的“三重城”都城:宫城基本位于都城东西居中,大朝正殿太极殿又基本位于宫城中部,以太极殿为基点,向南依次为宫城正门——阊阖门,内城正门——宣阳门,形成都城主干道——“铜驼街”,向南出外郭城,直达北魏洛阳城圜丘。这是进一步深化了都城作为国家政治中心的“中”之理念,也形成了规整的都城中轴线。

  公元1153年,金建都于北京,说“燕京乃天地之中,仪礼之所”,统治者的“择中立都”、“择中立宫”一目了然。金中都作为金朝政治中心,由外郭城、皇城和宫城组成,皇城位于外郭城之内中部偏西,宫城位于皇城中部,形成“三重城”格局。大朝正殿——大安殿位于宫城中央,以此为基点,向南依次为大安门、应天门、宣阳门、丰宜门,构成金中都中轴线。

  元大都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都城,是一座比唐宋王朝都城更为“中华民族”化的都城。宫城、皇城偏于都城南部,市场在皇城北部,宗庙、社稷分列宫城东西两侧,大朝正殿在寝宫之南,这一布局形制是古代都城发展史上最接近《周礼》所说的“前朝后寝”“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还不止于此,元大都东、西、南三面各设三座城门,都城的池苑名之“太液池”。南自外郭城正门——丽正门,向北依次为皇城正门——棂星门、宫城正门——崇天门、大明门、大明殿,形成了规整的都城中轴线。

  清朝时期,古都北京中轴线方面反映得尤为突出。南起永定门,经正阳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神武门、北上门、景山门、万春亭、寿皇殿、地安门,北至鼓楼、钟楼。这条中轴线见证了与前代王朝(从曹魏洛阳城、西晋洛阳城到北魏洛阳城、邺南城、隋唐长安城、北宋开封城等)都城中轴线的一脉相承。

  宫城里,有五千年文化不间断的DNA。变的是时间和空间,不变的是正统。不论什么王朝、什么民族作为统治者,其都城基本布局形制、都城建筑称谓、象征国家政权的大朝正殿“居中”“居前”“居高”的理念与都城中轴线制度延续不断。

  陵墓若都邑

  首都是国家的缩影,宫城是首都的缩影,那么,古代皇帝的陵墓则是宫城的缩影。所以《吕氏春秋》里有“陵墓若都邑”之说。

  在这里我解释一下这句话里的“都邑”是什么意思。在国家治理上,最早是“三级制”,分别叫做聚、邑、都。村庄的“村”字,大约是距现在1600多年前才有的,在那之前不叫村,庄这个字更晚点。以前都是叫“聚”,也叫“落”,也叫“屯”,就是东北人的那个“屯”。

  邑就是几个村子几个村子一起,管村子的那个,相当于现在的镇,或者比镇稍微大一点。它们都比邑大。

  后来,聚、邑、都的三级发展为郡县制,郡、县、国三级,就和现在中央、省、县一样,跳过市级。三级制就是古代中国行使政权的方式。比如北京最近搞了个副中心,在通州,以前是通县,最早是叫做路县,后来有了水,叫做潞县。

  想知道古代首都怎么样,你就去看陵墓。想知道明代皇宫怎么样,就去看明十三陵。连那个太和殿的木头都是一样的,只是颜色不一样。皇宫里面有池子,陵墓里也有。

  (根据现场讲座整理)

  整理/倪玮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