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教育学:高原上面造高峰

  • 来源:大学生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10-10 15:43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科有百年历史,拥有除特殊教育学之外的教育学所有专业,在教育部第二轮、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均排名全国第三。

  拳头专业

  今天的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位于随园,学院楼下立着陶行知的半身像。作为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齐名的教育学老牌名校之一,南师大教育学科发展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创立之初开设的教育学课程。1918年5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添设教育专修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任教育科主任。1919年8月,陈鹤琴回国,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来还有不少知名的教育学者,从海外深造回来后先后任教于南师大。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便看到学院大厅墙上满满当当的“重点学科”等各种牌匾。南师大教育学在发展历史上的完整性,决定了它在研究的类目上的全面性。如今,除了特殊教育学之外,与教育学相关的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史、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美育学和德育学等各种专业,教育科学学院几乎都有涉及。谈起今后的学科建设思路,“高原上面造高峰”是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顾建军教授最简明扼要的概括。“我们的教育学科专业发展早,科研实力雄厚,改革开放后就属于国家一流学科梯队。在这些学科积淀的基础上,我们又重点突出优势方向,建设了一批‘拳头’专业。”如今,学院拥有教育学原理、学前教育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其总数位列全国第三。学前教育学是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由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的最早的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全国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教育社会学是我国该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在教育科学学院,德育学的发展建设是极有代表性的一个例子。它设有国内唯一的德育学二级学科,建有国内唯一的德育学硕博士学位点,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鲁洁教授作为德育学的学术带头人,长期致力于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社会学、德育学等方面的研究,引领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教育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创新。鲁教授认为,“只有德性得到充分发展与完善的人,才能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感受,充满着理想与希望,才能充分享受生活。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处处体会到他人对自己的爱意及善行,从而经常对他人怀有感激之情,把自己沐浴于人世间的美好情怀之中。”

  从2001年开始,我国小学德育课程被列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日程。鲁洁教授作为品德课程标准研制专家组组长,提出让教育回归生活的理论。2012年,鲁教授开始担任小学德育教材总主编,负责包括一到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三到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的全套教材。

  在以往小学的德育教科书中,80%讲的都是成人的事,特别是名人、伟人、英雄们的事迹,基于南师大德育学科建构的生活德育理论,“回归生活”成为这套教材的核心所在。编者们注重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选取的内容都从儿童生活世界中来。编写教材之前,专家学者们就深入各个学校,向不同年龄段儿童仔细了解他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人、事、物,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产生的烦恼等,比如小学一年级的儿童觉得自己遇到的第一件大事是踏进学校时,遇到许多不认识的陌生人,这时该怎么办?小学三年级的儿童看到自己的成绩不如别人、做事时感到有规则约束,这时该怎么处理?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则纷纷开始思考“我长大了以后会怎么样?”

  编写时,编者们走进学校“现编现试”,在充分听取学生的反馈后,将孩子们最认可的内容写进教材。最终,德育课程教材所生成的教育话题和范例,以儿童的“生活事件”形式呈现出来,如《盼盼迟到了》《我不耍赖皮》《父母的疼爱》《安全回家》等等,并通过“教材中的儿童”的一个个提问,使“教室中的儿童”产生代入感,和故事主人公一起面对成长中的问题和烦恼,共同享受成长的幸福。2014年,《儿童道德生活的建构——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这在基础教育领域是非常罕见的。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还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他们提出了更具前瞻性的主张。早在1987年,班华教授就提出了“心育”理论。

  班教授曾经遇到过一件令他印象深刻的事。一位政教专业的男生因箱子里藏有大量从女生晒衣场拿来的胸罩、卫生巾等女性用品,被学校发现后,以思想堕落、道德败坏为由,开除了他的学籍。事实上,该男生是因“恋物癖”导致了他的异常行为,根本不是思想道德问题。这件事让班教授痛心的同时,更看到了划清心理问题与思想道德问题界限的重要性。随后,班华教授提出了“心育”概念,即发展性心理教育,指培养学生各种良好心理品质,包括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1994年,班教授组织编写了心理与道德教育读本六册,供小学四、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三年级学生用。进入21世纪,班教授又主编了《中小学心理教育》系列教材。随后,心理教育在全国中小学逐步展开,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经验。

  拥有众多理论实践后,南师大德育研究所也成了中外道德教育研究与交流的桥梁。2011年,南师大德育中心承办了第37届国际道德教育大会,这是会议第一次在欧美以外的亚洲国家举行。

  高学历幼师

  如今,本科以上高学历的幼儿教师在全国幼儿教师中占的比重依然比较低。与此同时,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本、硕毕业学生近年来的平均就业率高达96%,可见高学历幼儿教师是目前社会迫切需要的。作为国家重点学科、我国国家教师教育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平台,南师大学前教育在培养幼儿教师的模式上可谓可圈可点。

  陈学军老师告诉我们:“从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高学历幼儿教师更愿意去发现孩子,了解孩子,当然也更懂孩子。”当然,这些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并不是凭空得来的,这与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教育紧密相关。为了让这些准幼儿教师有“以生为本”的意识,教育科学学院在教学中遵循着“以学定教”的教育基本规律,通过大量实地的、研究性的学习,让学生更愿意去探究、钻研并获得启发。

  对南师大学前教育的研究生而言,“包饺子”是他们必须参与的一个典型活动。作为学前教育的专业课程之一,这堂课旨在通过实践,培养幼儿教师所需要的相关专业素养。

  从活动前的准备开始,对所需炊具大小、数量的预测,到食材购买清单的制定和选购,都需要学生亲力亲为。为更加贴近幼儿园真实状况,老师要求一部分同学扮演老师,负责教;一部分同学扮演幼儿园的孩子,负责学。这样一来,在分工合作的同时,又形成了幼儿园里的模拟试教。在活动现场,“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热烈地研究馅料的多少、捏皮的力度,如何把饺子包得圆滚滚,如何在包出漂亮花纹的同时保证饺子不会在煮的过程中开裂。即将成为准幼儿教师的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收获了包饺子的技巧,更感受到了炊事活动的快乐,“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也在学生心中扎下了根。

  学前教育学,是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极有实力的学科之一。在以往人们的认知中,幼儿园老师只要会唱歌跳舞和画画就算合格了。然而在陈学军老师看来,高学历的幼儿教师与中专毕业的幼儿教师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能拥有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较强的科研能力,以及能高水平地解决幼儿方方面面的问题。

  学院还经常组织学前教育的学生到幼儿园观摩。在一次幼儿园泥塑活动中,小朋友们正按照幼儿园老师的要求搓球,一个小男孩搓出了一个抽象的形状,正当他兴奋地解释自己的作品时,被老师横加打断:“你搓得太难看了,根本就不是个球嘛。”接着,老师亲自做示范,还让其他搓得好的小朋友作为榜样来指导。

  泥塑活动结束后,一位学前教育的研究生表示,搓球技巧固然是班级此次美术活动的重点,但大胆的想象和对孩子的聆听和尊重也同样重要。“小朋友的讲解,让我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幅画面,大路的旁边有石头,有大树,那肯定是给小朋友带来美好体验的一个场景。然而,在老师的指责下,孩子脑海里温馨的画面破碎了,仅留下球也搓不好的失落感。动手技巧会随着孩子慢慢长大逐渐提升,何必千篇一律地把孩子打造成一样的模板呢?”“每次观摩活动结束,学生都能提出这类疑惑,”陈老师说,“在课后讨论中,我也发现许多同学都有类似的想法,这是高学历同学才拥有的高素质。”

  幼儿园里还有一位四岁的小男孩,几乎从不参加班级活动。当其他小朋友玩耍时,他都独自站在角落里。每次美术课老师引导小朋友画五彩缤纷的图案时,小男孩只会画小鱼。老师曾叮嘱一位刚去幼儿园实习的研究生小刘:“他有自闭症,不要在他身上耗费太多的精力。”小刘却没有放弃,通过观察,她发现这个小男孩特别喜欢飘在空中的泡泡,于是开始主动接触小男孩,和他一起吹泡泡、看泡泡。美术课上,她会适时引导小男孩:“你看,画面上的小鱼多孤单呀,你给他画些泡泡好不好?”为了鼓励小男孩参与集体活动,小刘还会对他进行小小的“贿赂”,可能是糖果,也可能是拥抱。经过几个学期的不懈努力,到幼儿园快毕业的时候,小男孩逐渐由以往他人眼中的问题儿童、自闭儿童变成了接近普通的,甚至超过普通儿童的好孩子,棒孩子。这样的转变,是他的父母和其他老师都未能预料到的。

  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式只是一个缩影。在教育科学学院,“无论哪个专业,我们都力求培养综合型和复合型的人才,也就是全科人才。”陈老师介绍说,考虑到刚进入大学的本科生较难为自己准确地定位,教育学院对大一新生采取了通识的培养方式。例如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入学后不分科,每个学生都要尽力学完所有科目,不管是教语文或者数学,学生都能胜任。到毕业前申请教师资格证时,才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具体的专业方向。这样的培养模式,在专业的选择区间内,给予了学生最大的灵活性。

  文/本刊记者 曹晓晨 学生记者 邢多多 李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