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

  作为一个资深的行走吃货,去过很多城市,也食过传说中各种美食佳肴。情有独钟哪一味,我觉得没有,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创造各地域特色文化,地理人文的特点,饮食文化的多样性,都是人类留下的具大财富,只有自己能否适应与接受,人生不尝遍一次,绝对是一大遗憾。

  近期广州的美食又有一些新的靓点,去年潮汕牛肉火锅的兴起,又到潮州卤水鹅的紧追,更多一些食客聊起撸串,尤以四川麻辣撸串兴盛,而让我更爱去留恋着家乡味烧烤摊,喜欢在陌生的城市看着烟熏火燎的烤炉,听羊肉不屈的滋滋声。惹人的羊肉串可以说是大家最熟知的美食。城乡、街头和集市上随处可听到耳熟能详特有的吆喝声,只见一架长条形状的烤架云烟缭绕,火红的炭块上,密密排布着一串串的新鲜羊肉片,在炭火的熏烤下,“滋滋”冒油,香味扑鼻。大人、小孩挤坐在炉前长凳上,边欣赏烤肉师傅的手艺,边品味烤肉的嫩香,此眼福可饱,口福也可饱,实为一大享受。烤串的大叔们灵活地翻转着长长烤炉上的肉串,羊肉经过炙烤,肌间脂肪融化滴溅到炭火上,绽放出一团喜悦的火花。其实,烤炉上远不止羊肉一种味道,但是最迷人的还是从羊肉串里散发出来的独有香味。许多人痴迷羊肉,不只是因为羊肉的膻香,更着迷于那种肉中夹筋、筋肉相连的口感。再配以鲜红的辣椒粉、增香的孜然粉,羊肉烤至呈现酱褐色,就可以鲜香扑鼻地满载食客们期许的目光端上桌来。这种原本来自西北的街头美食,改革开放的影响,一路到达每一个地方,是夜晚宵夜的一大亮点,城市的夜晚,因此多了一重味道。

  作为东北人同时感受到北方人对羊肉串的偏爱,被凛冽的北风赋予了东北人的豪迈特点,在东北的大街小巷烤炉上出现不单有羊肉,有了更多演化如牛肉,牛心管,牛心,掌中宝,肥肠等。大鱼大肉的特性,东北人口味偏重,羊肉串里的料不单只有盐、辣椒、孜然,还加入各种香料,食过返寻味。

  相比于东北,长江以南地区的撸串俨然是婉约派。在广州的烧烤档更多的是海鲜和蔬菜,烧串更是精细纤体,小小串一串几元钱,烧烤的用料是清淡,生抽与油加烧烤酱腌制肉类,吃在口里微甜,烤出的串讲究是嫰滑。淮扬口味偏甜,南方气候的原因,我在广州偏爱这一口清甜的味道,天气太热吃的太重口味会导致热气和上火。广州天时地利的环境海鲜烧烤是经典,烧龙虾、阿拉斯加长脚蟹,象拔蚌高档海鲜,最接地气的要数烤生蚝,蒜蓉烤生蚝或者芝士生蚝口感嚼劲恰当,肉质也非常美味,浓浓的蒜香搭配鲜美的生蚝,鲜到流口水。炭烧才是最香,木炭讲究到用荔枝木,烤出美味赋予水果的清香。这就是南方人的细腻。

  在城市小巷中的烧烤摊,总是有太多的故事,也许奋力翻转每一根肉串的老板也曾是叱咤风云的人物。而此时,背负着无数故事的我们聚在一起,放下所有的东西,认真地与朋友们短暂时间美食享受,对满头大汗的老板说:“十根羊肉串,少放辣椒哦,多来点孜然!”

  羊肉总是膻的,生蚝也那么鲜甜,夜市也总要在午夜前散去,但随着炉灰的渐渐冷却也落下了帷幕。城市的市井记忆是美好的。

  朴永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