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换上新衣 街边小吃时髦起来不像话

  你能想象将美食博主盘中的Brunch、汉堡、甜点换成螺蛳粉、热干面、粿条吗?当街边小吃也玩起逆袭,时髦起来可是比网红店还会玩。武汉的热干面、潮汕的粿条、柳州的螺蛳粉,换了新姿态的传统小食,广州新开的这3家新晋的网红小店,你去打卡了吗?

  嗦粉也要小清晰

  天河南一路向来是网红店的聚集地。小清新的装潢,可爱的卡通人物……这间白净的“在巷子里”嗦的是新晋网红螺蛳粉。螺蛳粉的酸辣不像重庆的酸辣粉,酸中带丝无法表述的“臭味”,螺蛳只用来吊汤头,汤粉里可不见其踪影。

  刚进“在巷子里”就闻到了熟悉的味道,牵扰每一位螺蛳粉爱好者无法爱上其他食物的味道。不大的店面小而有致,好吃的食物配得上精致的装潢。谁说重口味的螺蛳粉就和小清新不搭?“在巷子里”嗦粉,喜欢透着绿植光影的大玻璃窗,老板希望用心做出的食物“在巷子里”一定要吃得讲究。小生活便是吃最爱的食物,享最慢的时光,“在巷子里”便是如此。

  有着一颗广东胃,即使再喜欢吃螺蛳粉也只敢先试试微辣。少了红油的螺蛳粉看起来虽不那么诱人,汤底的辣度刚刚好,酸臭中带着丝丝辣味。标配的酸笋、腐竹、花生米、爽脆的木耳丝及一颗卤蛋,铺满于碗中,这便是很多人喜爱螺蛳粉的原因之一,汤味重口有食欲,且佐料还多。

  与以往吃过的螺蛳粉相比,“在巷子里”的口味整体还是稍淡了些。酸笋口感不错,脆嫩不老,“臭”得很合胃口,卤蛋卤制得也很到位,也许点的是微辣的缘故,汤味的口感略清。

  螺蛳粉搭配的小菜却很讨喜,这回见到螺蛳本尊了,烧制的螺蛳夹带着微微的酸臭味,辣度中等,油豆腐也十分入味,配着螺蛳粉吃,刚好能给偏淡的汤粉提提味。

  一碗螺蛳粉下肚,再来杯薄荷青瓜汁才算完美,淡淡的青瓜味很能解辣,清爽中有一丝甜,这就是重口味与小清新的跨界组合呀。

  魂牵梦绕的黑

  比起随处可见的重庆小面馆与川味红油面店,热干面则显得小家碧玉,让人好一个难找。热干面的魅力问起武汉人也三言两语说不清,比起打飞的去武汉吃挑季节的小龙虾,另一大令人魂牵梦绕的平民美食,热干面称第一,没人不服气。

  “墨炎热干面”就开在白领聚集地珠江新城,酷黑极简的门面很难将它和热干面联系在一起。店内的风格几乎只由两种简单的黑白线条组成。半开放式的玻璃厨房占据了一半的位置。点完餐坐在了高脚吧台的位置。看着厨房内的师傅将一份份黑色的面条放进汤锅里,迫不及待想要尝尝看这不一样的黑暗热干面。与传统热干面使用的面条不一样,“墨炎”的面似乎有点荞麦面的影子。迅速拌匀热干面,埋藏在面底的麻酱香气扑鼻而来,再搭配老搭档甜酒蛋花汤。喝一口,还是之前街头的味道。

  “墨炎”选用的麻酱是纯黑的芝麻酱,想热干面吃起来麻香味浓,黑芝麻酱可是里头的大功臣。拌匀后的面条还带着麻酱的颗粒感,均匀地粘附着每一根面条。一份好吃的热干面麻酱至关重要,“墨炎”好吃的秘诀就在于传统石墨的麻酱与小磨香油,让面条的麻香味浓郁久久留香。

  不仅麻酱选用营养价值颇高的黑芝麻,在面条上“墨炎”更是十分讲究,选用黑豆黑芝麻黑米制作而成的黑面是“墨炎”独有的创新,五谷杂粮为原料与高筋面粉混合,且坚持采用手工制作,让面条吃起来更为劲道。

  另一样适合外带的“墨炎”饭团更是我的心头爱,记忆中的黑米吃的是甜味,没想到搭配微辣的笋丝也别有一番风味,下饭的辣肉笋丝口感爽脆,就着黑米饭吃,香口又饱腹。

  漫不经心留人心

  比起热干面,潮汕的传统汤粉粿条则十分常见。在羊城的街头巷尾,贩卖粿条的小店不在少数,环境也都同潮汕地区的粿条店一般,装修的漫不经心,只靠味道留人心。粿小匠店内的风格以纯净的白色为主,就像是粿条的颜色,更是粿条的原材料米的颜色。潮汕人爱吃牛肉,爱吃鹅,更爱吃与米有关的一切,各种米粉类制品被称作为“粿”,粿条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冗长的高脚吧台对着闹街,若是不碰上用餐时间,安静地坐在粿小匠吃一碗粿条,看着来往交错的行人,似乎已忘却外头的烈日高温。能虏获对吃很严格的潮汕人,粿小匠自然不是以“外表”取胜。这里的粿条是正宗的揭阳粿条,形状上相对更细,口感柔软,每一根都是特地从揭阳远道而来。粿条表面撒上标准的炸蒜头、芹菜粒以及潮汕南姜。这样一份地道的牛肉粿条即使是开在市中心,粿小匠的价格依然只徘徊在25元上下。传统的牛肉粿条一般搭配嫩牛肉或是牛丸,在粿小匠则有了更多的选择,如牛肉火锅一般,食客可自由选择加料,脚趾肉、吊龙肉、牛杂、牛腩,每一样皆是从牛肉火锅店新鲜运送,绝不过夜。

  除了粿条外这里还贩售着潮人心中挚爱的地道小吃。像是“毋米粿”、“石榴鸡”、“乒乓粿”和大家最熟悉的蚝仔烙,每一样都带着浓浓的潮汕特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