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如此轻易地与陌生人呼朋唤友
美籍著名作家胡赛尼近日推出新作《海边的祷告者》。在接受英国媒体的专访中,胡赛尼回忆了阿富汗的一个生活细节:作为一个游客,在喀布尔街头和陌生人的一次谈话,最后都可能演变成被主人邀请去家里做客、吃饭。
2008年我曾在中东背包旅行,伊朗、叙利亚、埃及、黎巴嫩,几乎所有去过的中东国家,都有相似经历:被陌生人攀谈、引路、赠予食物、参观主人的居室、共赴晚餐,甚至留宿。这些事情有时甚至一天能发生好几起。
在伊朗中部靠近大不里士山区,我碰到一个游牧部落,被牧民们收留了四五天。我们一起分享烤馕、奶酪、烟膏、猎枪和帐篷。
在叙利亚南部沙漠腹地、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东正教修道院里,我住了一个星期。这是一个对游客和穆斯林开放的宗教空间,无论你从哪里来,无论你是否有宗教信仰,都可以在这里免费吃住,而你仅仅需要做一些义工,比如在清晨和修士们一起搬运牛奶、做奶酪,或者去远处山坡上放羊。如果什么也不做,也没人勉强你。
有一次,在靠近阿富汗和伊朗的卑路支省,我坐在拖拉机后座的拖斗上,被一群村民从城里带回乡下的老家借宿,只因为他们担心我在公园里睡睡袋会挨冻。正如胡赛尼所说,从遇上这群“老乡”到对方决定带我回家,整个过程只花了五分钟时间。
这种待客之道颠覆了人们对中东的固有认识,对西方人来说尤其如此。穿过“战乱”“动荡”等陈词滥调的迷雾,年轻的西方背包客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们发现,德黑兰的年轻人是中东地区最西化的一群人,贝鲁特到处都是派对。
在学校学习阿拉伯语的时候,我曾经背诵过一句阿拉伯谚语:中文意思是“我的家,就是你的家”。当时想,这不就是中国人去做客时,主人会说的一句客套话吗?类似“别见外啊,就当在自己家里啊”之类的。若干年后,当我身临其境,才真正领会了这句话的含义。
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如此轻易地与陌生人呼朋唤友?
社会学家对此的解释并不那么动听。一种比较权威的理论认为,中东地区气候干燥、环境恶劣,而早古时代的人基本上以游牧为主。在这种条件下,拒绝一个陌生人对食物和庇护的请求,等于判对方死刑。而且,对客人慷慨的施舍,也是为了换来将来自己处于对方的位置时,能够被对方投桃报李。慢慢地,施舍的主人发现自己去帮助别人,会比袖手旁观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好处和快乐。《自私的基因》的作者托金斯发明的模因论,也证明这个好客的基因,是如何在中东大地上一代代扎根繁衍下来。它被写入宗教律条,成为血液里的一部分。
一位伊朗朋友不止一次告诉我,希望在他有生之年把“好客”作为伊朗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提出申请。听起来有点荒诞,但作为导游的他,接触过各个国家的游客,他们无一例外地把伊朗作为好客国家的首选。
叙利亚难民在海上经历生死漂流的画面,让我想起那些伸出手来递给我热乎乎烤馕的大马士革人。而那些死亡和希望并存的搭载难民的船只,就像福柯在《疯癫与文明》里提到的运送麻风病人的愚人船,迎接他们的,很可能不是主人宽阔温暖的臂膀,而是死亡与遣返。走出“我家是你家”,等待他们的是“何处是我家”。
牛津大学学者道恩·查蒂最近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西方人在处理难民问题上,往往是根据法理上的依据对申请人做难民资格审查。而中东人对待外来人的态度,取决于一种基于责任的态度。虽然我们不能把游客式的短期行为和接纳难民的长期行为混为一谈,但从中东人的“好客”入手,能不能帮我们找到一种更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2008年的那个炎炎夏日,当那个游牧部落收留我的时候,部落的长老觉得那是他的荣耀和责任。这正是中东人以责任为纽带的一种待客之道。为落难的陌生人提供帮助,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呼唤,而非经过理性判断之后作出的裁决。
朱英豪:摄影师,旅行写作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