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促中国高教体制变革
-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11-12 15:04
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并非仅为“一流大楼、一流设备之谓也”,而是必须注重涵养一流的人文精神,培育一流的人文环境。“有文化高度,方成一流大学。”
日前,备受关注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随着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的正式印发,而尘埃落定,“双一流”建设进入了新阶段。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双一流”建设名单引发的争议、质疑之声不绝于耳。这说明社会对“双一流”建设的高度关注以及对“双一流”建设背景、意义及所要达到的目标仍存有疑惑,有必要做一些澄清。笔者愿就此问题,谈一些认识。
深刻理解“双一流”建设的深远意义
1.“双一流”建设是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当前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都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作为振兴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抢占世界发展先机的重要战略选择,都在加大投入,实施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计划。当代中国虽然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但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过少、水平偏低,在综合实力、学科水平、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世界顶尖大学和顶尖学科群中还鲜见中国大学身影。
日前颁布的中国“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科学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一流大学中的历史方位、一流大学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规律和趋势,绘制了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清晰路线图,为中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明确了任务路径,吹响了打造顶尖学府、向国际前列冲刺,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迈进高等教育强国的“冲锋号”。
2.“双一流”建设是全面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各类院校在办学层次、规模、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先后通过“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批顶尖大学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事物的发展总是充满了矛盾,任何一项政策都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随着“211”“985”等的深入推进,其弊端日益呈现,特别是形成了高校之间身份固化、不可逾越的鸿沟。高校只要进了“211”“985”,每年都有固定的经费支持,而之前没有进入“211”“985”的高校,很难得到相关经费、学科、设备、项目等硬件支持;社会用人单位也按照是否出自“985”“211”高校,给毕业生划上了等差“贵贱”的标签,由此,牵引了整个自小学、中学直至大学的教育体系和社会支撑系统。
而现在出台的“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不搞世袭制、不搞终身制、不搞一刀切、不搞清一色,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提高科学性和公信度;资金分配更多考虑办学质量特别是学科水平、办学特色等因素,动态调整支持力度等。这不啻为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的施工图,为打破高校身份壁垒、最大限度释放高等教育改革红利,提供了有力的措施保障。
科学把握“双一流”建设的路径与着力点
我们必须清楚,高校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并不意味着立马就变成了“双一流”,要想让愿望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建成“双一流”大学,是必须回答好的时代命题。
1.“正兵”与“奇兵”同建,“一流”与“非一流”兼顾。《孙子兵法》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意思是说,作战的规律是:既要重视运用正兵,也要重视运用奇兵,善于使用奇兵者,往往具有强大的作战能力。就高等教育而言,如果说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综合性大学是“双一流”建设的“正兵”的话,而一些颇具实力但学科相对单一的特色型大学则是“奇兵”;如果说已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大学是“正兵”的话,那么未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高校则是“奇兵”。
在当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毫无疑问,要“集中资源、率先突破”,重点建设好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一流大学”;同样也不能忽视那些学科特色鲜明、师资队伍整齐、专业结构有梯次、实验平台精良并齐全、具有较完整的技术链和创新链的高水平的行业特色型高校,要给资金、政策,扶植一批有实力、有特色的院校冲击“世界一流”学科;同样,也要本着“带动整体”的精神,支持具有潜力而未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高校。只有这样,才能在建设“世界一流”的过程中带动高等教育水平整体提升,最终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2.“高峰”与“低谷”俱赢,实现以“重点”带动“一般”。学科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中指出,“要优化学科建设结构和布局,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调动各方积极参与的长效建设机制,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健全学科生态体系,带动学校整体发展。”
在高校内部,有重点学科,也有一般学科,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一般学科的支撑,任何重点学科都不可能长远发展;“一流学科”一定要有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的一般学科来支撑。所以,在将重点学科建成“一流学科”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或削弱一般学科的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流学科”,绝不是简单的学科撤销和调整,绝不是以牺牲一般学科的发展前景为代价,而是整个学科体系均衡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例,在设计如何建设一流学科中,学校确定了“瞄准一流、梯级建设、渐次突破、共同发展、全面提高”的基本思路,集中优势学科力量,围绕开放型经济建设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实现重点突破,率先进入国际学术前沿;按重点建设学科、重点支持学科、重点培育学科三个层次分目标、分阶段开展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为实现学校学科建设长远目标打好基础;开展协同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新型高端智库,把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服务国家决策的资源。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各个学科之间互动互补、互为支撑的综合优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建设面向开放型经济的学科高峰,实现学科“高峰”和“低谷”俱赢的效果。
3.教学与科研并重,切忌畸轻畸重的“单腿跳”。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从来没有忽视对教学工作的重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虽反反复复强调教学的重要性,而实际上,对教学则日益轻视、乃至忽视。
“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因此,有些高校以建设一流学科、以瞄准世界前沿科研成果,作为“双一流”建设的着力点,普遍重视学术研究成果。其错误的逻辑推导,就是将主要精力投放在科研上,从而忽视或削弱了教学工作。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不仅仅是科学研究走在世界前列的大学,更是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优秀本科教学的大学,是以科学研究为高水平教学提供支撑的大学。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必须要有一流的本科教学。“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大学应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提升知识传播的效率,着力于培养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4.重视一流师资队伍建设,避免上演高层次人才“乾坤大挪移”。“双一流”建设关键在“人”,在于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于是,为了在“双一流”建设中占据优势,有些高校除了购置设备、修缮教学科研场所,便是开启了“抢人”模式。百万年薪、科研启动经费、一线城市住房、子女入学等都成为高校招募“良才”的砝码。有些高校,只要对方有“头衔”,不管人才本身是否适应学校的实际情况,一律挖来,丝毫不顾人才引进后能否真的将所在学科建成名副其实的一流学科。这种“互挖墙脚”的行为,使得急功近利、恶性竞争等问题暴露无遗。
尽管国家已出台政策,对这种单纯依靠金钱和待遇吸引人才的做法叫停,引导和规范东部高校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挖人才,但高层次人才“孔雀东南飞”的趋势依旧盛行。这种高层次人才从中西部到东南部、从四周到首都和经济基础好的大城市聚拢的现象,就是高层次人才的“乾坤大挪移”。此风不禁,不仅不会增加高层次人才总量,反而使得高校内耗严重,助长浮躁之风和短视行为,拉大高层次人才地区分布差距等,可谓弊端重重。
造就一流师资队伍,要注重“引进”与“培养”并重。这里说的“引进”,不是指在国内高校疯狂“挖人”,而是要去世界一流大学觅“将才”、引“良才”,通过激励措施,吸引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能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人才;同时,以“培养”为核心,实现人才的本地化。要通过前瞻布局,提早发现、跟踪,重点遴选培养一批熟悉中国国情、学科基础扎实、科研潜力突出的优秀青年人才,大力推进不同层次、不同背景、不同学缘的教师交流融合,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
5.“硬实力”与“软实力”共抓,避免有“大楼”无“文化”。由于有“双一流”建设资金的支持,各高校不约而同地加大了对实验室等硬件设施的升级改造。一流实验室为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成长和发展的环境,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发展和创新的空间,为科学研究的验证和创造提供了舞台,为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实训和时间的平台。
诚然,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意义重大,也十分必要,但是,“双一流”建设光靠硬件设施等“硬实力”是不够的,还需依靠塑造大学自身的精神和文化等“软实力”。中国著名教育家梅贻琦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同样,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也并非仅为“一流大楼、一流设备之谓也”,而是必须注重培育和建设一流的文化精神和氛围环境。“有文化高度,方成一流大学。”所以,“双一流”建设必须注重大学内在的精神文化建设,培育优良的校风、学风,涵育优良的人文生态,而这些远比提升显性的“一流硬实力”要困难得多。
(作者单位分别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外经贸大党委宣传部)
张小锋 李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