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新鲜血液—﹃挪用艺术﹄

  • 来源:艺术商业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12-04 14:50

挪用 ”在 现 当代艺术史中,是 很常见的一项创作手法。它意味着对人造物品或是视觉文化的整体及局部进行适当采用或是循环利用。最早采用这种方式、最具争议性后来也在艺术史留名的是杜尚(Marcel Duchamp)。他被认为是介绍这个观念的推手。其后,在达达、偶发、波普还有摄影的潮流中,全世界的艺术家持续以“挪用”创造新的作品。2017年6月,在伦敦苏富比当代艺术日场拍卖中,斯特蒂文特(Elaine Sturtevant) 、马耶鲁斯(Michel Majeurs)等以挪用创作的几件作品,都拍出了翻倍的价格,这个动态值得留意。

早在毕加索与布拉克时代,他们就曾经剪报纸或是碎布来完成立体派的拼贴。在1913年,杜尚将一个脚踏车轮安装在一个凳子上完成了一件作品。1915年,他买了一把雪铲并幽默地在上面刻了这样一排字 — “断臂之前,马塞尔·杜尚”。1917年,他正式向“独立艺术家协会”提交了一件命名为“喷泉”的现成物作品。这件作品家喻户晓,它挑战了传统对艺术的认知。杜尚将一件再普通不过的日常用品签上自己的大名,小便池原本的功能就此消失,反而释出全新且独特的意义,在当时震惊艺坛。

斯特蒂文特(Sturtevant)则是专精对明星艺术家创作技法的挪用。比如她复制沃霍尔1965年的“花”系列,她训练自己模仿沃霍尔的创作技法,并且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甚至连沃霍尔在接受采访被问及创作细节时,他都曾经这样回答:“我不知道,问斯特蒂文特!”她在1965年完成的 Warhol Flowers 和同年沃霍尔在Leo Castelli画廊展出的原作长相如出一辙。而这幅作品于2016年6月伦敦苏富比当代艺术日场,以底价两倍以上、逾19万英镑成交。

在1970年和1980年代早期,一批艺术家包括全世界著名的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谢莉·利雯(SherrieLevine)和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Prince)都开始挪用摄影来做再现。普林斯翻拍的“牛仔”系列,人们一眼就能识别,这是翻拍万宝路香烟广告板的结果。2017年5月,在纽约苏富比当代艺术夜场,他的一件在夕阳下一群牛仔的作品,以181万美元成交,高于估价(如图)。

而美国艺术家理查德·佩蒂伯恩BRINGISM ART IS FRESH BLOODIN THE MARKET(Richard Pettibone)擅长“复制”当代新晋出名艺术家的作品,不同的是以口袋大小的尺寸再现。在2017年伦敦苏富比当代艺术日场的成绩也异常耀眼。他在1964年复制沃霍尔的《猫王》( Elvis ),估价1.5万~2万英镑,最终以17.5万英镑成交。

出 生 于 比 利 时 的 马 耶 鲁 斯 ( b .1967~2002)在艺术与流行文化中受到启发,挪用了丰富的视觉符码转载到他自己的影像、绘画和绘画装置当中。可想而知,他在波普艺术中得到许多养分。他的Mom Block Nr. ,就是在著名的巴斯奇亚和沃霍尔著名的合作丝网版画作品的留白处刷了一道色彩,再签上名就成了马耶鲁斯的作品。这件作品在2017年6月伦敦苏富比日场上估价5万~7万英镑,成交价逾23万英镑,该价格引人注目。

虽然“挪用艺术”曾经引发很多的争议,包括创作目的、作者权、版权、艺术价值等,但是人们的见识和思想在一段时间的沉淀后,似乎都渐渐能接受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因为“挪用”过后的作品,确实给创作主体赋予了全新的观看视角,观者能得到完全不同于原物件和原作品的初衷和感知。这层“变异”在今天日新月异、琳琅满目的视觉文化中,提供给学术、市场、收藏一剂新鲜的血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