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界最强IP是怎样炼成的?

  • 来源:艺术商业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12-04 14:50

前一 阵,杨澜采访 了 贤 二 法师,这 是《杨澜 访 谈 录》开 播 1 6年 来 首 位“ 非 人 类嘉宾” — 贤二机器人。贤二是一个呆萌可爱、身着黄袍的小弥乐外形的智能机器人,他与Siri的不同之处大概在于他擅长诵佛经、播佛乐。这不是贤二机器人与媒体的首次碰撞,2016年贤二机器人就出任了凤凰新闻客户端CWO“首席智慧官”,并且办了入职手续,拥有了“史上最萌高管”的称号。

不可否认,目前贤二已经成为龙泉寺乃至佛界的一个大IP,而这个大IP的起源却来自于2011年学诚法师的一句话“配成画吧”,贤帆法师便把贤书法师记录的《见行堂语》变成了生动的漫画。同年11月,见行堂语系列漫画的第一幅单幅漫画在学诚法师的轻博客上发布,其内容为“当你身处绝境的时候,就是佛菩萨让你起飞的时候”,这其中或多或少寄托了龙泉寺法师们对弘扬佛法的愿景。依托于学诚法师轻博客,“见行堂语”系列漫画迅速积累了一定的人气。不过此时的漫画中并没有“贤二”的形象,只有一个身着黄袍、眯着眼睛、两颊泛红的小沙弥。

2013年4月,贤帆法师开始执笔,“见行堂语”系列漫画由单幅漫画变成多格漫画。贤帆法师毕业于中央美院,科班出身的他对漫画的创造力和掌控力更好,“贤二”形象就诞生于他的笔下。

优秀的IP要能够被再创造,要能够被衍生,贯穿其中的核心是IP形象。漫画IP的动画化、影视化正是强化这一核心形象的重要手段。2012年,面塑传承人侯德强带着面人技法加入了龙泉动漫制作中心,之后,一系列精彩面人动漫作品出炉。

当然,一个IP如果不想昙花一现,它还需要经过持续发酵、衍生,整合更多的资源和渠道。“贤二”IP的养成即是从漫画出发,不断拓展内容,打造了一个以“贤二”形象为中心的内容产品矩阵。付费是检验IP的试金石,同时,通过付费又能增加粉丝的黏性。“见行堂语”系列第一本漫画书《烦恼都是自找的》于2014年7月上市,当月便拿下全国图书排行榜非虚构类的第6名。

此外,在成功的商业IP开发中,衍生品的收益永远要大于作品本身。2014年8月,广州福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式开发贤二动漫衍生产品,这意味着“贤二”这一形象有着更多的商业价值。2015年8月,第一家贤二主题素食餐厅开业;同年9月,贤二电商上线。如今,龙泉寺已经开放了线下IP授权合作事宜。

贤二的相关事宜主要是由龙泉动漫制作中心运作,但这并不是龙泉寺最红的部门,龙泉寺的信息中心早就名声大噪。早在2011年,信息中心负责人贤信法师就参加了全球最大中文IT社区CSDN举办的移动者开发大会,一身黄袍的他让众多与会者愕然不已。信息中心不仅负责贤二机器人的制作,还曾推出过一个叫《全景龙泉寺》的全景APP,用户可以通过这款应用在虚拟现实之中浏览寺院风光,体验礼佛氛围。

美国ABC公司电视网络部前副总裁哈维·邹定曾多次来到龙泉寺,并拍摄了纪录短片《一个美国人眼中的龙泉寺》。他曾坦言:“龙泉寺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寺院,它就像一座活的寺院。”龙泉寺的“活”在于它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普通人对佛家的刻板印象,在互联网思维下成长起来的“贤二”或许更接近于佛教终极关怀的愿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