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级而上 有惊无险

  预计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风险评价逐步改善,将驱动银行股价持续走强。监管政策靴子落地偶有扰动,实则利好资金流向低估值蓝筹。

  基于“策略思维看银行”研判框架(DDM模型),重点从分子(未来现金流)和分母(折现率)的边际改善/恶化程度去研判银行的股价走势。

  分子本质上衡量的是行业和公司基本面,需要重点考察与盈利相关的影响因素,包括宏观经济、行业监管等。

  折现率本质上衡量的是市场估值层面,需要重点考察与贴现率相关的影响因素,包括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即风险评价/风险偏好)等。

  本文将围绕这样的思路,分别从基本面和估值面展开剖析和考察,进而对2018年的银行股价走势做出预判。

  2017年至今(11月16日),银行老16股股价涨幅贡献出现显著分化:6家银行(招行、平安、工行、宁波、农行、中行)在提PB估值,8家银行却在杀估值;2017年至今(11月16日),银行次新9股除了张家港银行之外,其他8股全线下跌,都在消化估值。

  对DDM模型分子和分母综合研判如下:DDM分子主要看基本面,包括不良企稳改善;息差同比上升等;DDM分母则主要看估值面,包括风险评价逐步改善;风险偏好小幅回升等。综上分析,我们预计2018年银行股价将拾级而上,继续走强。

  预计2018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7.38%,业绩增速继续稳健向上。不良和息差双企稳是2018年银行盈利最重要的驱动力。预计2018年全银行业净利润增长11.35%,业绩增速继续处于上行通道。预计2018年M2增速为10%,新增信贷14.7万亿元,同比增长12.2%。

  2017年,宏观经济进一步企稳,供给侧改革取得成效,基建、房地产投资等传统动能依然有力,并将切换至制造业,新兴产业也在快速发展,预计这一稳中向好的势头将延续至2018年。

  虽然资管新规短期内或带来股价扰动,但长期看对银行业、股市的影响偏正面。打破刚兑体现出监管意志的坚决。资管新规落实后,理财收益不再是无风险收益率,真实的无风险收益率会下行,有助于资产估值。

  由于销售端监管的更加严格,部分原先买理财的保守投资资金,可能流向资本市场(或通过公募基金等),高收益债券和低风险特征的股票可能会成为替代品,银行股可能受益。

  只要理财产品销售符合规定,投资管理人便不再被刚兑束缚手脚,可更为灵活地发挥专业投资管理能力,为投资者追求合理回报。投资端外延的拓宽,将更加考验管理人的投资管理能力。

  理财业务向来是银行业风险最不透明的业务,成为压制估值的重要因素。未来大资管新规落实后,打破刚兑使理财回归资管业务的“代客”本源,隐含的风险得以释放,有助于提升银行估值。

  由于各个国家的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所处阶段不同,简单进行国际估值比较没有意义。我们大致选取了可比时期样本,与中国目前可比时期国际银行股平均估值约为12倍PE、1.86倍PB。2017年,A股银行估值才7.26倍PE,0.99倍PB。可见,只要市场逻辑保持,2018年,银行估值还有上行空间。

  2017年,主要涨的是大盘银行股,考虑到市场风险偏好小幅上升,2018年,监管落地后,需要密切留意部分中小银行股的机会。

  在利率上行过程中,主要考验商业银行的负债端;当利率基本稳住之后,主要比拼银行的资产端优势。选股思路上,如果说2017年侧重考察银行负债端,那么2018年更偏重资产端优势。

  作者为2017年卖方分析师评选水晶球奖银行业第一名

  国泰君安 邱冠华 王剑 张宇/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