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网站的社交升级

  • 来源:IT经理世界
  • 关键字:艺术网站,社交
  • 发布时间:2018-02-06 11:07

  在社交媒体时代,我们如何与艺术的互动方式不断被重新定义。

  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常用杜撰的词汇“社会图谱”,来描绘一个关系网络能被应用于实现各种目标的方式,例如营销。Facebook 不是要给整个互联网做索引,而是要给社交图谱做索引。在这个图谱里,每天会新增 100 万人。现在总共有 2400 亿张照片,10 亿用户,以及1万亿个“链接”。

  艺术类的网站是内容聚合的平台。与侧重文字搜索不同的是,社会图谱对于以突出“视觉”、“感性连接”和“探索人际关系”为核心搜索内容的艺术类网站,具有更加实际的意义。无论是把Facebook社交媒体当作是一个媒介、一种创作原材料或是社会舆论的一个出发点,都已经离不开这把擎天伞。

  “社交升级”是几乎所有主流艺术类网站最重视的营销战略——谷歌艺术与文化APP把“自拍”作为引流的重要工具,一举登上了美国APP Store排行榜首位。Artfinder创新地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个性化图片检索、智能推荐及社交分享功能。而艺术电商Artsy把2017年视为艺术电商的社交年,首次为画廊提供社交锦囊,公开圈粉秘籍。

  谷歌艺术与文化:史上最愉快撞脸

  生活中,人们对于撞衫总是充满避讳,但如果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与伦勃朗的《自画像》或是毕加索的《梦》等艺术作品里的人物“相撞”,似乎都想尝试一番,做一回世界名画里的主角。你的自拍除了不断给自己美化之外,现在已经开始流行晒和世界名画的撞脸了。

  2018年1月,谷歌凭借旗下的一款APP成为美国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谷歌艺术与文化”这款APP推出至今也有有2年了,这款应用的目的是探索世界各地博物馆的文化艺术典藏以及相关故事。

  在这个APP中,你可以欣赏并了解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品,足不出户逛遍博物馆。谷歌用自己的街景技术拍摄博物馆内部实景,并以超高像素拍摄馆内历史名画,做成一个庞大的博物馆数字库,供全球用户观看。2016年时APP里已经采集了7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艺术博物馆,包括馆藏近1万件作品的大英博物馆以及有超过20万馆藏的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

  虽然这款应用完全免费,但上线后一直不温不火,直到在2017年12月中旬更新的6.0.16版本中,谷歌对它增加了一个有意思的新特性:用户仅需要通过自拍一张,就可以来寻找与自己容貌匹配度较高的肖像画作。

  这个功能一经推出,各大社交媒体上就出现用户晒与名画的撞脸照,甚至连推特创始人杰克·多尔西(Jack Dorsey),音乐家彼特·温兹(Pete Wentz),演员费莉西亚·戴伊(Felicia Day)等名人也参与其中,推动这款APP的下载量不断增加。

  很多用户乐此不疲,从1月11日开始,“谷歌艺术与文化”已经登上了苹果 APP Store和Google Play美国地区的免费榜榜首。但其实在过去2年内,它在美国APP Store单日下载榜单上从没进入前1500位。指标网站APP Annie表示,“谷歌艺术和文化”是周末下载量排名第一的免费APP,持续时间已经达到一周,远高于谷歌其他的流行应用在苹果APP Store中的排行:YouTube位列第4,Google Maps居于第12位,Gmail处于第19位。

  用户下载应用之后,在主页很容易找到“博物馆有您的肖像吗?”功能,拍摄一张照片并提交,谷歌通过对数据库中的绘画进行筛选,并使用计算机视觉软件进行匹配,找到相似程度最高的两幅图像,并标明匹配作品的相关信息和匹配度。当然,为了打消用户疑虑,谷歌在用户上传自拍照时也特意表示不会将照片用于其他用途。

  《今日美国》在报道时称:谷歌的艺术自拍是“会说话的推特”。在推特上,“谷歌艺术与文化”的自拍功能也迎来了一片关注和热议。有网友晒出自己的自拍匹配照来表达这款应用的喜爱,不过在评论区也有网友抱怨称,上述自拍照匹配功能只针对某些地区开放。

  也有用户抱怨关于某些有色种族的艺术作品缺乏。有70多万件作品来自于美国,7.5万件作品来自英国,有近6万件作品来自德国。而相比之下,只有1.6万件作品来自墨西哥——但墨西哥是世界上人口密度和文化活力最高的地区之一。

  这个APP的工作原理运用到了谷歌面部识别技术以及匹配技术。在2015年的对比排名中,谷歌面部识别正确率在 99.63%,Facebook DeepFace为97.25%,而FBI的准确率只有 85%。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机器有很多需要学习的,镜头经常会因为离得很近,导致拍出来的脸是扭曲的。机器首先要做的,是重新调整图像尺寸,才能更好地读取人脸。一旦图像调到正常值之后,机器会生成一个“脸印”,把眼间距、鼻子的形状和大小等一系列特征提取出来。

  人工智能与APP中多达7万张的艺术作品进行匹配后,就有了与名画撞脸的强大能力。并且,谷歌还在持续不断为自家的APP更新数据资料,你每次使用时,它也许都会变得比上一次更聪明,结果更智能。

  从目前社交媒体搜索到的一些成果截图来看,尽管难称绝对完美,但部分结果还是具备很高的相似度。据悉,“谷歌艺术与文化”的新功能目前仅支持美国地区用户使用,但谷歌也承诺会于不久之后在全球范围内开放该功能。

  在社交媒体时代,我们如何与艺术的互动方式不断被重新定义,以适应日益紧密关联的世界。Snapchats(“阅后即焚”照片分享应用)和Memes的出现让人们重新想象绘画和雕塑,拉近了艺术与我们现实生活的关联。而谷歌出品的这款艺术软件,作为一种文化行业的现象级产品,用1%的事实引发了99%的评论,也为人们实时享受艺术史开拓了最新方式。

  Artfinder:艺术共享的魔幻旅行

  Artfinder由瑞典科技企业家乔纳森·阿姆葛雷恩(Jonas Almgren)创立,汇集了全球8500位独立艺术家以及国际化的画廊,平台用户数达50万人。Artfinder平台上所展示艺术品已经超过25万件,覆盖绘画、版画、摄影、雕塑以及绘画和拼贴画等众多大类。虽然不是全世界的艺术创作都收藏其中,但目前网站在画家、流派与画作,甚至是该作品的馆藏地等资料数量上,都在快速增长过程中。

  Artfinder的宣言是:“体验到发现艺术的快乐。” 网站的最大亮点是通过机器学习技术,从而具备深度可视化搜索技术,帮助用户快速找到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网站不仅为用户推荐那些超越普遍流行口味的艺术作品,而且还可以让人们购买它们的印刷版,并直接送到买家的家门口。

  尤其是,网站可以让用户将他们所有喜欢的作品在线收藏,像社交音乐平台Last.fm一样,以播放列表在线共享的方式,将自己的收藏分享给好友,这也是人们找到新作品的一个更容易快捷的方式。LinkedIn创始人莱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参与投资了该网站,他表示希望看到这个网站成为一个为全球艺术共享提供平台的“Last.fm”。

  在网络世界中,不乏像Last.fm这样的个性化音乐DJ,或是Jinni这样的电影品味推荐服务,或是在亚马逊这样的网络书店中,它会根据数据来推荐适合我们口味的书籍。而艺术画作有没有可能也进行“个性化检索”、“智能推荐”以及“社交分享”的功能,让美术作品呈现出新鲜且有效的欣赏体验?这是Artfinder正在做的事。

  Artfinder提供了非常多样化的在线检索方式,其中最不同于传统模式的就是“偏好推荐”系统。打开网站后,它会提示你“告诉我们你所喜欢的艺术类型,我们将只为你打造一次魔幻的旅行”。点击“准备好了”之后,用户就可以开始一次有趣的美术史与艺术画作探索之旅。

  在这个又称为“魔幻旅行”的自动推荐过程中,系统首先会给用户4张画作,让他们从里面选一张自己喜欢的作品,重复三四次这样的测验后,Artfinder就能帮我们判断出这次想要欣赏的艺术风格。每次进行“魔幻旅行”的测验都不一样,因此用户可以尝试探索不同的艺术风格。

  进行探索之旅后,黑色屏幕上就会开始播放由Artfinder为用户挑选出来的画作,同时简单地出现画作全貌以及作品名称、年代与作者,还有附上该作品目前的馆藏地点。如果懒得手动切换,我们可以泡杯咖啡,打开左上方的Artplay自动播放功能,就会仿佛置身一个专门为用户设计的作品展厅中,而我们喜爱的作品就一张一张地在眼前滑动展示。

  Artfinder中作品、作者、博物馆都有专属的介绍页面,右侧还有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导览,或是同一风格的相似作品推荐,还可以看到一些作品详细资料,或者是作品的馆藏博物馆地图。

  除了很有趣,又能带给用户轻松化艺术体验的“魔幻之旅”功能外,Artfinder在基本的艺术作品检索上也做得很好,可以搜寻“关键字”与“标签”来查找作品,还可以通过“艺术家”、“艺术流派”等分类帮我们导览美术史。

  例如当你进入印象派的介绍页面时,可以在上方先看到一张大大的代表画作,以及一段简单扼要的提要,接着在详细文字介绍里重要作者与作品都有超链接,并且右方还会有依据作品年代制作的图片导览年代记。

  此时,用户可以点击资料查看完整说明,也可以把喜欢的作品分享给朋友,或者在登陆Artfinder的情况下,选择“收藏”将它保存到个人页面。最后,用户获得一面专属的Artfinder艺术涂鸦墙,前面所收藏的喜爱作品,就会展示在这面个人美术涂鸦墙上,进而我们可以与Artfinder上的其他朋友进行交流。Artfinder还开放留言评论功能,同一位艺术家的“粉丝”用Facebook帐号来留言,就能与其他爱好者一起讨论与评价。

  ArtFinder所呈现出来的艺术与人的新互动方式,简单、不花俏,但是却可以带来新的内涵,将社交带入到艺术学习、教育及体验导览的传统领域中。

  Artsy:为画廊提供社交锦囊

  与谷歌艺术与文化的APP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艺术电商网站Artsy也参与推出了名为“Prisma”的新APP。这个相机的主要功能就是让你简单地把照片变成“名画”的效果,具有梵高、毕加索、列维坦这样的绘画风格。如果你已经厌倦了胶片风,这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说起来这种仿名画效果早已面世多时,并且在Photoshop上,其实也能够做得到。当然换到手机上一键转换,不只是换色调,需要利用神经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运算根据影像特性处理。用户体验的过程很简单,拍照、选照片,然后处理。安卓版首发当天,程序获得170万次下载,处理图片5000万张。

  这个APP只是Artsy在社交媒体发力的一个点。Artsy成立于2009年6月,2012年正式上线,其投资者包括高古轩、谷歌的执行主席埃里克·施密特、Airbnb 联合创始人乔·杰比亚(Joe Gebbia)等,上线以来其网站浏览量已经超过2000万人次。

  Artsy收录了4万多名艺术家的80多万件作品,进行线上整理展示,包括绘画、摄影、雕塑、设计、建筑等多种艺术门类,横跨古代、现代与当代艺术风格。在 Artsy 可购买的艺术品多达60万件,均为全球顶尖画廊、公益以及商业竞拍之精品。当代艺术的网上藏品数量尤为丰富,居全球之首。

  从 2012年推出以来,Artsy 创立了世界领先的线上探索和收藏艺术品平台,与国际顶尖的画廊、拍卖行和艺术展会合作,通过强大的编辑平台和艺术教育探索工具,创造出线上最大的艺术市场。Artsy利用行业领先的技术有效地连接了全球范围内的供需关系,通过 90多个国家1800多个合作画廊创造出每月 2000万美元的销售额。此外,Artsy 每月有超过200万的独立访客,Artsy的杂志是现在世界上最畅销的在线艺术出版物。网站于2017年7月完成5000万美元的D轮融资。

  作为艺术电商平台,Artsy宗旨是发现并聚合最好的艺术家,用社交媒体与他们互动,颠覆了艺术收藏品需要中间商的不可靠性,以及拍卖品深奥的操作让人云里雾里的神秘性。喜欢谁,就去Facebook和Twitter了解他、粉他,追随他创作中的艺术品,再到Artsy上买他的艺术品。

  与传统电商坐享佣金的商业模式不同,“租金”是Artsy的主要收入来源。Artsy的做法是成为这些画廊的合作伙伴,积极帮助画廊等艺术机构进行互联网的推广和营销,尤其借助社交媒体去开拓新的市场。“如果你只是站在那里卖东西,效果差强人意,那是因为艺术界也没有新鲜事,你需要给自己打造品牌、创造流量。”

  将社交作为核心战略的在线艺术交易平台Artsy,从今年开始为画廊主们提供了一本《社交工具锦囊》,解密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上获得更多关注的技巧。“在线艺术交易市场每年的增长率达到20%以上。用好社交媒体,就是帮你寻找潜在客户,而不是直接对着他们进行营销。”

  在Artsy看来,2017年是艺术电商史上社交大年。Instagram模仿Snapshot推出了“故事”功能,发布到故事的任何图片只保存24小时随后就会消失。Instagram用户数量在半年内增长了1亿人,而Facebook新增用户则达到了2.7亿人。随着社交媒体用户数量的显著增长,Artsy认为“画廊应该把最大的投资放在如何吸引注意力上。尤其在时间和资源都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不应该把它们浪费在没有必要的社交平台上。”

  Artsy直截了当地将Facebook和Instagram列为画廊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因为“这两个社交平台使用范围最广,受各国年轻人喜爱,也是对艺术交易助力最大的媒介”。

  Artsy提供的《社交工具锦囊》包含很多实用技巧:例如在Facebook上,如何优化帖子的内容吸引用户进行转发;为不同的社交目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图片;给出抓人眼球的标题。而在Instagram上,Artsy给出的建议是“如果再不用故事功能就晚了”,这个新功能推出以来,每天至少有1.5亿人观看及使用。“要把你的故事讲好,不仅向观众叙述你的画廊是怎么样的,更要让他们明白,你的画廊想成为怎么样。它把你的作品带到观众面前,燃烧他们的想象力,并让他们产生投资的冲动。”

  文/陈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