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森林共生的建筑群

  • 来源:IT经理世界
  • 关键字:森林,建筑群
  • 发布时间:2018-02-06 11:21

  建筑并不伤害自然,并不把人和自然隔离,建筑是通往自然的窗口。

  从北坡游览天池是最经典的路线,必经的门户是二道白河镇,距离天池景区35公里,素有“长白山第一镇”之称。这个完全因旅游业而兴起的小镇,酒店民宿林立,是全国首家实现全城步道Wi-Fi覆盖的小镇,50公里慢行步道令人流连。

  小镇所处的长白山是欧亚大陆东缘的最高峰,由多列断层山脉、盆地和谷地组成,亿万年地壳变迁,造就了今天古朴自然的火山地貌、山地森林以及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和丰富多样的水资源体系。小镇的森林覆盖率为87.9%,负氧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7482个,据世界卫生组织确认,这个单位达到1000~1500个时,就被认为是空气清新。

  2017年,在二道白河镇的南端长出了一组生态建筑,名为“森林守望者-长白山河谷林居”,建筑面积2450平方米。业主原想用这块地建设一片度假屋,用作东侧现有7层酒店楼的扩展。场地本身就是城镇扩张的典型样本,城市与自然的清晰界线从中生硬切过。界线一侧是原生态的森林河谷,二道白河从山林中蜿蜒而下;另一侧是废弃的民俗游乐园,自然环境被肆意破坏,荒芜一片,且堆满建筑垃圾。

  从乡村成长起来的景区小镇,铲平再造的城市开发模式,对原有自然风貌形成碾压的态势,现在已成为城市发展与自然交锋的前沿——向外挤压着不断萎缩的自然生态,内部则迅速填充以钢材石材和混凝土。

  基于对大自然的尊重与敬畏,以及对二道白河镇上主流建设方式的逆反,承担此次建筑设计的“原地建筑”,以退为进确立了一个反向的目标——首先让森林生态恢复被破坏之前的完整状态,让城市建设用地回归森林属性。即便因旅游而遭破坏,二道白河镇的自然环境仍是其最大的优势。原地建筑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探寻人类活动与自然之间共生共存的方法,以及城市与自然之间边界状态的不同可能性。

  设计团队深入现场,查寻生态体系的脉络,甄别每处地形地貌和不同的生物植被群落。对处于原始状态的河谷、树林、地形地貌予以全面保护,对场地内每棵原生树木、露出地表的块石,逐一测量标记,对被民俗园破坏的部分进行生态修复,因循脉络恢复地形和雨水通路,疏通自然河沟,促进场地生态的再次发育,并引导广袤的原始河谷森林,向城市方向延伸生长。

  自然生态的生长壮大,让建筑与风景的关系,从对望转为互为沉浸。如同一组吸纳光与风景的采集器,建筑被放在自然起伏的坡地上。除少量局部接触土地,每个建筑体量都漂浮于地面或河流上——对大地的惊扰减到最少。项目没有被预设固定形状,建筑体量小心避开每棵原生树木,婉转沿着树林间隙,各自自由生长。

  每个建筑各不相同,与环境互为风景。一栋的客厅悬浮在溪流上,俯瞰溪水从玻璃地板下流过;另一栋的入口需从一株高耸青杨和茂密桦树林之间的小道穿过才能到达;再一栋客厅高扬朝向山峦,餐厅则出挑于林间。伸展出的每个空间角落,都是一处感受自然的寂静窗口。内部采用无阻隔的流动设计,把寻常起居,变成了不同景观自然之间的游走,森林、河流、山脉,空中洒下的阳光,交错眼前,四季流转,思考轮回。

  这是一个有一定强度和密度的城镇开发项目,给我们最大的启发是,建筑并不伤害自然,并不把人和自然隔离,建筑是通往自然的窗口。

  为了实现建筑与环境共生,原地建筑采用了将当代技术与原生材料有机结合的建构方法。以高强度的钢结构作为整体骨架,用最少量的支柱扎根土地,实现建筑的悬浮。外层以当地的火山块石垒砌,内层空间以松木包裹,抵御严酷气候,并增强了整体结构的防火性能。中间层设置压型钢板和发泡保温填充层,增强防水保温,并把内外各层牢固结合在一起。在建筑形体生长的每一个端部,这种三明治式夹心复合墙体构造被切断暴露出来,揭示了单纯外部形象之内丰富的层次。

  钢材是可回收的环保材料,构件全部在工厂预制生产,把现场工作对自然的破坏减到最少。在树林间的各处空地打入散布的点状钢柱基础,在场地中心设置集中的施工塔吊,后续其他工作都在空中进行。原生火山块石被当地人称为“红土石”,经亿万年地质作用形成,但长期以来只被磨碎用作廉价混凝土的替代掺料,原地建筑采用不经加工的原始石块直接垒砌,希望建筑能吸收它们的质朴与粗砺,慢慢融入地质形态中去。

  环境景观设计,舍弃了城镇社区常用的手段,任由野生花草烂漫生长,树叶飘落堆积,只在人车通行必需之处撒以石子。社区朝向森林河谷的方向,没有围栏围墙,人们可以走到森林中去,野生动物也可自由进入社区深处。这一带上游河流的林地,是第三纪冰川期残存下来的稀有鸟类中华秋沙鸭的繁殖地,现在被人们称为“秋沙河谷”。

  这里不再有城市和自然的边界,建筑和它们一起共同繁荣生长。“在天空和树林永恒的宁静里,他重新找回了自我。”爱默生说。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谷德设计网)

  文/理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