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黄金地块”用于建设公园,在城市建设中并不多见
“家门口又添一公园!”春节期间,不少福州市民都惊喜地收到了这样的“生态红包”,新建成的12个生态公园和42个串珠公园总面积超8000亩,一个个“山包”华丽变身,成了城里的“生态绿肺”,为人们提供了更多亲近自然的休憩之所。
“山包”变“绿肺”
敛湖光、聚山色,树葱茏、花似锦,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晋安生态公园别有一番景致,但它的前身,不过是一个堆满土的“山包”。
2018年5月,福州市决定启动12个县(市)区生态公园建设。按照规划,春节前就要开园,这意味着要在9个月的时间内完成整个公园的施工,压力之大不言自明。房建、水利、绿化、路桥、景观,各个小项目间既交叉作业,又环环相扣。一个进度滞后,后面的都跟不上。
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和相关负责人开始通力合作,他们的任务安排都得精确到天,甚至小时。今天落下的,明天一定得补上。
“去年11月底,为了补上前一天种树落下的进度,我们一个晚上种了近百棵大树。”晋安公园5工区现场总工林恭善说。
在建设者的努力下,像晋安公园一样的其他11座生态公园也在春节前陆续开园,“12座生态公园选址好、理念新、生态优、文化浓、配套齐,总投资约13亿元,总面积超500公顷,建成步道约50公里,进一步提升了宜居环境,让市民充分享受有福之州的生态福利。”福州市城乡规划局负责人说。
CBD用来建公园
“七遛八遛,不离福州,花好月圆人如潮,来呀,快来呀,遛啊遛,乐悠悠……”歌声来自晋安区鹤林生态公园里的“阿姨团”。“我们来自福州市广场舞协会,看到城区有这么美的公园,100多位会员集体来游览,情不自禁唱了起来!”协会外联部部长官光说。
鹤林生态公园对面,就是东二环泰禾广场,未来与牛岗山海绵公园、晋安湖公园融为一体后,占地近2000亩,将成为福州面积最大城市“绿肺”。
这片区域,更是福州寸土寸金的CBD。
如此大面积“黄金地块”用于建设公园,在城市建设中并不多见,而福州却不是第一次有这样的决心。
2017年以来,福州打响了内河治理攻坚战,并在河道沿线加建串珠公园和休闲步道,为此,内河沿岸需要腾出各6米空间,其中包含很多工厂、沿街店面等。
征迁力度之大令施工方清控人居福州总经理丁江南印象深刻:“陈厝河有一个400多米的暗涵需要揭盖,路面上的建筑涉及福建第一物流企业,晋安区第一纳税大户的企业厂房,当时福州主要领导亲自去现场诊断,马上就拆除了。”
如今,随着第二批42个串珠公园的建成,福州已完成70个串珠公园的建设,工程进度已近半。即使在冬日里,这些公园依然繁花盛放。
“城中有花常开”的景观取代了部分商业工业匆忙的景象,福州成了更为宜居的城市。
城市“恢复”古老记忆
本刊记者走访感受到,福州新建成的公园不仅具备高颜值,还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让闽都文化在生态美景中绽放光彩。
“千年古迹欧冶池又回到市民手里。”家住欧冶池公园旁的苏先生止不住欣喜。
欧冶池是春秋时期冶炼名家欧冶子铸剑淬火的地方,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福州将这一古迹保存了下来,并围绕其打造了历史风貌片区和公园。如今漫步其间,依然能想象出当年炉火冲天,刀光剑芒的景象。
位于鼓楼区的福山(郊野)生态公园,则依托城市中心罕见的原生态山林,形成以福文化为核心的自然景观。来到公园“福”字坪,朱红色的摩崖石刻“福”字十分醒目。“这是文化大家朱熹的手迹,也是福州目前最大的福字,高4.5米,很多市民在此合影留念。”鼓楼区步道办副主任杨臻说。
船政也是福州文化的一大特色。19世纪中后期,尚处于封建王朝的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起“洋务运动”,拥有良好地理位置的福州马尾成为建立近代船厂的理想良港。1866年,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亲自选址,在马尾创办了福建船政局和福建船政学堂。
走在天马山生态公园里,随处可见船政元素,甚至是地上的一块井盖,都用彩绘展现了一幅幅历史画卷。“马尾是百年船政的故乡,我们利用随处可见的井盖,把百年船政历史故事讲给市民听。”马尾区园林局负责人说。
借助公园建设,福州的古老城市记忆被随时唤醒,“城中有林,林中有美景,美景中有文化,能生活在这样一座城市,我觉得自己很幸运。”福州市民苏小文说。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娟/福建福州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