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金融城:堵住楼上的金融风险点

  “楼宇公约的制定和三张名单的形成,都是陆家嘴业界共治理念的直接体现”

  近两年,陆家嘴金融城鳞次栉比的商务楼宇中,正在祭出一套“组合拳”,以业界共治的模式排查其中的类金融风险企业。

  作为国内唯一以“金融贸易”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也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上海自贸区金改的主体承载区,高端商务楼宇集聚的陆家嘴,是中国金融机构最集中的区域。

  根据《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暨上海自贸试验区陆家嘴片区发展“十三五”规划》,陆家嘴未来的建设目标是国际一流的金融城、世界级中央活动区、金融贸易制度创新先行区和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重要战略支点。

  “这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吸引更多符合金融城产业发展规划的优质企业,以及具有良好增长潜力的企业入驻。”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办公室副主任何建木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要实现这一目标,提升区域内商务楼宇整体能级、优化金融类产业和实现金融风险稳定可控,进而营造陆家嘴金融城良好的营商环境至关重要。

  在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金融航运服务部副总监徐金华看来,“要防范各类金融风险,楼宇是第一道关。”

  楼宇公约

  2017年7月31日,陆家嘴金融城的55家楼宇业主共同签署了一份《陆家嘴金融城楼宇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共八条,从源头把控、事中监测到事后处置等几个方面对楼宇金融风险防范提出了具体操作流程建议。

  “近年来,新型金融平台、各类投融资中介服务平台蓬勃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风险企业,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办公室副主任何建木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有的风险企业不具备经营资格,有的缺乏起码的风控体系,还有的借创新之名行非法之实。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是陆家嘴金融城健康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公约》提出,在引进类金融企业的初始阶段,就通过重点查看进行甄别。对于申请入驻的企业进行股东背景、经营团队、业务模式、宣传内容、目标客户、担保资质等六个维度的综合评判。对于存疑企业,楼宇协会、互联网金融协会将协助参约楼宇进行审核,从源头把控,杜绝风险企业,引进有发展潜力、诚信合规经营的金融企业。

  对于已入驻的类金融企业,《公约》则要求做好日常监测。一方面,楼宇协会、互联网金融协会利用大数据监测系统协助参约楼宇做好入驻企业的金融风险监测;另一方面,参约楼宇在日常管理中提高对非法金融活动的警惕性,特别是对老人频繁进出、擅自转租等异常情况保持高度警惕,及时向楼宇协会、互联网金融协会反馈可疑企业,三方通过信息互通、外围核查,共同使风险防范关卡前移。

  中国金茂(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约》的出台有助于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帮助业主识别一些资质不全的P2P公司。

  “参与首批签约的商办楼宇,基本覆盖整个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中心区。《公约》签署之后,陆续又有很多楼宇来找我们,希望加入《公约》。”陆家嘴楼宇协会秘书长雷娜告诉本刊记者。

  何建木介绍说,在《公约》草拟的过程中,根据各方建议,还特别针对资产管理机构识别困难等问题,组织相关专家,在《公约》中加入了《陆家嘴楼宇资产管理机构入驻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帮助参约楼宇对资产管理机构进行基本的识别和判断。

  《指引》一方面能识别出持有资产管理相关牌照、具备资金存管体系和有效的风控制度的优质资管机构,另一方面列出了潜在风险企业的特征和要素,供楼宇对入驻的类金融企业进行辨别及日常监测。

  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局长王华曾对媒体表示,此次创设《公约》新模式可以推动楼宇业主自治自律,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报告问题,为陆家嘴区域金融行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张名单

  陆家嘴共有多少类金融机构?其中哪些存在风险?这是2016年陆家嘴金融发展局成立伊始就重点关注的问题。

  2017年4月开始,以“潜在风险名单”“重点监测名单”“预警处置名单”等“三张名单”为基础的区域金融风险防范网络在陆家嘴慢慢织就。

  “考虑到陆家嘴区域内楼宇和企业的数量、类型和能级等方面差异都比较大,我们在前期对区域内互联网资管、私募基金、P2P网贷等6000余家企业进行排摸的基础上,选取了陆家嘴核心区域的三幢楼宇——国金、太平金融、金砖大厦,开始金融风险防范工作的试点。”何建木说。

  他们首先从这三幢楼宇初始的企业名单中筛选出了类金融机构,把它们列入潜在风险名单。接着借助线上的监测分析平台,结合网上信息进行筛选,形成重点检测名单,并开始逐一进行线下排查。

  参与过多次排查工作的陆家嘴金融发展局工作人员刘影告诉本刊记者,线下排查往往通过与楼宇物业沟通、企业现场走访等形式开展,在此过程中,他们还摸索出了一些“接地气”的工作技巧。

  “比如,根据企业的类别,我们分别定出了不同的问题清单和材料清单,方便现场排查。”刘影说。

  通过这样的排查,最终形成预警处置名单,并协同市场监管局和公安部门做好预警处置工作。

  “这些名单并非固定不变。因为金融风险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有些企业的金融风险是在经营过程中慢慢才被发现的,所以,我们对于这些名单都要进行动态监测。”徐金华告诉本刊记者。

  经过2个月的试点,“三张名单”的筛查工作开始逐渐推广。现已完成区域内所有重点楼宇的排查工作。

  “经过前期工作,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工作机制。接下来,我们将启动对陆家嘴区域所有楼宇的排查工作,发挥陆家嘴金融风险防范联合工作小组的主体作用,深化与第三方机构的战略合作,以共同排查、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加强联动,及时与相关部门共享各自重点关注的机构名单及相关情况,协同做好风险排查。”徐金华说。

  业界共治

  “楼宇公约的制定和三张名单的形成,都是陆家嘴业界共治理念的直接体现。”何建木说。

  2016年8月,拥有825家持牌金融机构、13家要素市场,300多家各类总部企业,6000多家各类新兴金融机构的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在全国率先实施“业界共治+法定机构”的公共治理架构。

  业界共治即浦东新区政府联合业界共同发起成立陆家嘴金融城理事会,金融城理事会的职能是集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金融城的发展;法定机构则是由浦东新区政府发起设立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通过企业化的组织、市场化的运作和专业化的服务提升金融城的发展能力和效率。

  “这就意味着陆家嘴金融城范围内的大小公共事务,不再仅由政府说了算,而是金融城‘居民’商量着办。”何建木说。

  此次的“公约”,正是在陆家嘴管理局的积极推动下,由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楼宇协会、陆家嘴互联网金融协会联合各楼宇提出倡议并签订,可以说是一次业界合力的成果。

  雷娜告诉本刊记者,成立于2006年的陆家嘴楼宇协会,迄今会员为90余家,基本覆盖了小陆家嘴区域8层以上的商业楼宇,有事情找协会几乎已经成为这些商业楼宇的共识。

  “我们与各个楼宇之间的沟通很直接很通畅,每当他们对于新入驻企业的背景不了解或发现企业存在问题时,就会向楼宇协会反映,便于我们在前端就竖起防范金融风险的篱笆。”雷娜说。

  2016年,陆家嘴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目前已经成为陆家嘴金融风险防范的另一支重要力量。

  徐金华告诉本刊记者,陆家嘴互联网金融协会的很多成员是优质的金融科技企业,他们有很强的职业敏感性,因此在制定“公约”时,就参考了他们的意见。

  而在对风险企业进行排查时,往往少不了陆家嘴金融城内的一些律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参与。“对于企业的合规、合法性审查,他们往往比我们的工作人员更为专业。”刘影说。

  “面对金融风险时,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有必要整合业界各方的力量。”徐金华说。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杨天/上海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