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阵痛期 短线勿抄底

  5月31日,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可概括为七个要点,其中叫停新增普通光伏电站补贴,降低补贴并立即生效,以及分布式光伏纳入规模管理范畴是本次政策超预期最大的三个点。本次补贴新政整体趋严,发布后市场直接用脚投票,白马股隆基股份、阳光电源连续跌停,其他光伏标的也死伤一片。

  短期来看,光伏行业过去是靠补贴成长起来的,虽然多年技术进步推动成本不断下行,但补贴一刀切将让企业面临流动性风险。长期看,中小规模企业被迫变卖资产断臂求生,市场份额会向拥有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企业集中。

  短期进入阵痛期

  本次政策可概括为7个要点:1)2018年不同光伏电站暂不安排,国家下文前各地不得安排需国家补贴的普通电站。2)对分布式光伏开始进行规模管理,5月31日及以前并网的分布式光伏项目纳入规模管理范畴。3)继续支持光伏扶贫。4)有序推进领者基地建设,全年视光伏大点规模控制情况再行研究5)鼓励各地根据消纳条件和相关要求执行安排各类不需要国家补贴的光伏项目。6)今年6月1日起,新投运光伏电站、“全额上网”分布式光伏上网电价全面下调。7)普通光伏电站必须竞争性招标,户用光伏外的分布式光伏鼓励竞争性招标,竞争性招标要将上网电价作为重要优选条件。鼓励地方加大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力度。

  七个要点看起来都很笼统,但详细来看,主要还是两个方面:限规模和降补贴。从规模看,2017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规模53GW,同比增长54%,其中光伏电站是33.6GW,同比增长11%,分布式光伏19.4GW,同比增长3.7倍。两年累计装机量已经达到130GW,而整个“十三五”规划目标只有105GW。

  新政在限制产业规模方面方向是对的,但有一点超预期的是,今年不仅新增普通光伏电站上网暂停,连去年刚刚崭露头角的分布式光伏也惨遭限制。政策给予分布式光伏的并网规模仅有10GW,按照中电联披露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分布式并网已经超过了10GW,这里面即便有一部分是去年并网今年才纳入统计,全年剩余额度已很小,已投建未并网的电站将血本无归。目前市场普遍预计全年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在30GW到40GW,较2017年大幅下滑。

  降补贴方面,本次补贴下调幅度为5分钱/度,I-III类资源区的上网电价将分别降至0.5元/0.6元/0.7元/度,“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分布式光伏全电量补贴降低至0.32元/度,同时,新增普通光伏电站暂停,不再安排国家补贴。光伏每年都会降补贴,这个市场早有预期,但本次降补贴还是打的人猝不及防,有两点超预期:一是频率加快了,去年12月才降过一次补贴,目前降补贴频率缩短至5个月,这个和2月份新能源汽车补贴类似;二是不给缓冲时间,2015年各地对光伏产业的补贴制度执行“先建先得”的方案,此后每一年补贴的退坡,都会给予相应的缓冲期,比如2016年6月30日建成的光伏电站,可以享受上一年补贴优惠,之后建成的执行新的补贴政策,而本次直接一刀切,不给任何抢装潮机会。

  长期看成本下行

  国内政策性行业历来都是一放就乱、一收就死。面对高额的政策补贴,国内企业向来是一窝蜂涌上,最终结果就是产能过剩,过去的光伏,如今的锂电,无不如此。

  从政府的角度看,此次政策超预期收紧无可厚非,首先今年经济主基调就是防风险,目前用于补贴的国家再生能源产业基金的缺口已经超过1000亿元,较2016年增长了一倍,若不控制补贴,2020年恐将高达3000亿元;其次,今年美国政府对企业大规模减税,国内减税也势在必行,财政收入来源少了,支出自然要适当下降。再者政府补贴的初衷是为了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推动光伏成本下降,但最终却是上市企业赚的钵满盆满,毛利率40%-50%,净利润规模数十亿元,协鑫集成去年拿了数亿元的补贴,去掉这部分业绩都是亏的,隆基、阳光电源等个股每年盈利数十亿元,仍然拿着政府数千万的补贴额。

  但从产业角度看,这一次光伏产业会不会一收就死?光伏发电的问题在于两点,一是弃光率较高,发电不稳定。但这点已经通过储能及单晶替换等方式解决,2017年国内弃光率已经下降至6%,而储能电池的成本也降到0.5元以下,具备商用价值。

  二是发电成本偏高,过去10年光伏行业的度电成本虽然累计下跌了90%,但截至2017年底,整个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成本仍达到5元/瓦,度电成本为0.5-0.7元/千瓦时,与国外相比,美国同期的度电成本平均成本为0.5美分/千瓦时,德国的成本最低做到0.29元/千瓦时,对比来看国内光伏发电成本仍有下降空间。根据招商证券测算,本次补贴下调后,普通光伏电站系统成本需要降低0.5元/瓦,分布式要0.25元/瓦,即可弥补IRR(内含报酬率)的下降。预计国内2020年,光伏发电系统成本有望降至3元/瓦,度电成本将降至0.3元以下,成为所有能源发电成本最低的发电方式。所以,长期来看中国光伏产业整体是向好的。

  目前各大卖方机构对光伏产业仍然持乐观态度,认为新政出台对行业是短期的,长期看有利于行业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最终实现平价上网,因此仍有券商对光伏标的维持增持评级。

  问题是,有多少企业能坚持下来。2017年整个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0.7%,剔除掉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为48.5%,其中协鑫、中利、太阳能、银星能源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分别高达79%、71%、61%和70%以上的高位。行业“断奶”后,现金流将成企业最大的问题,中小规模企业将被迫变卖资产(主要为光伏电站)断臂求生。

  整体而言,虽然新政有利于光伏平价上网,最终可能开启历史上第三次能源变革,但那是长期的事,短期资本市场已经选择抛弃,投资者又何必去趟这趟浑水,对光伏标的,无论跌的多狠,都不建议去抄底。

  本刊研究员 韦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