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大球,同样玩得很溜
- 来源:足球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7-16 14:10
克罗地亚足球所谓的“摩德里奇黄金一代”,其实仅仅是整个南斯拉夫地区人群运动天赋优势的冰山一角。血统、语言完全相同,仅因宗教和文化不同被分裂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穆斯林三大民族,以及近亲黑山和斯洛文尼亚人,在球类团体和个体项目上的普遍性强大,足以证明他们的强势并非偶然,而是必然。
球类项目全方位优势
“迪纳拉山”基因的先天优势,加上二战后政治、经济的长足发展和对体育的巨额投入,南斯拉夫在篮球、排球、水球和手球项目都是传统劲旅,网球也是人才济济。最讲求身高优势的篮球,解体前的南斯拉夫已是欧洲劲旅,拿到过1次奥运会冠军,3次亚军,1次季军;男篮世锦赛3次夺冠,3次亚军,2次季军;欧锦赛5次冠军,5次亚军,3次季军。
解体后,克罗地亚男篮最早出成绩,1992年拿到奥运会银牌,仅输给不可一世的梦一,之后还有3次进入1/4决赛,最差都是第7名;世锦赛拿到铜牌,欧锦赛2次铜牌,1次进入半决赛,4次进入8强。塞尔维亚成绩更好,奥运会2次亚军,世锦赛2次冠军,1次亚军,是美国梦之队最大的对手,欧锦赛也有3次冠军,2次亚军,1次季军。就连国小民寡的斯洛文尼亚,都曾3次进入男篮世锦赛,成绩也都在前10之列。
南斯拉夫解体前,曾在6届男子手球世锦赛5次进入4强,包括1次冠军,1次亚军和2次季军。解体后尽管人才优势被分解,但克罗地亚在6届奥运会里拿到2次冠军,1次季军,世锦赛拿到1次冠军,3次亚军,1次季军。1994年才创立的手球欧锦赛,迄今13次大赛,克罗地亚8次进入4强,2次亚军,3次季军,是当之无愧的顶级劲旅。相比1995年就结束战争,社会保持20多年稳定的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忍受了长达10年的战争和制裁打击,经济与体育培训基础遭遇灭顶之灾,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倒退到1970年代,仍然2次拿到手球世锦赛季军。而人口只有克罗地亚一半的斯洛文尼亚,也2次进入世锦赛4强。
相比水球,手球,足球和篮球,克罗地亚相对比较弱的是排球。克罗地亚男排仅入围过1次男排世锦赛,欧锦赛入围3次,欧洲男排联赛倒是有过2次亚军履历。死敌塞尔维亚的优势比篮球更大,塞尔维亚男排5次进入奥运会,1996年是季军,2000年冠军,5次进入世锦赛,连续4次进入半决赛,1998年银牌,2010年季军;欧锦赛则12次入围,2次夺冠,1次亚军,8次季军,绝对是欧洲最顶级的球队。
水球几乎是“南斯拉夫杯”
男子水球项目是南斯拉夫传统优势项目,解体前曾3次拿到奥运会冠军,4次亚军,世锦赛也是2次夺冠,2场拿到铜牌。解体后,迄今6届奥运会,克罗地亚先拿到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随后塞尔维亚5次进入奥运会4强,拿到1次冠军,1次亚军,3次季军。2012和2016年奥运会的男子水球比赛,简直是南斯拉夫内战,4强拥有3支南斯拉夫球队。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各赢了1次冠军,黑山则连续3届奥运会进入4强。南斯拉夫解体后的11届世锦赛,塞尔维亚9次进入4强,3次夺冠;克罗地亚8次进入4强,2次夺冠;就连只有数十万人口的黑山,都拿到过2013年的亚军,以及连续3次进入奥运会4强。南斯拉夫虽然解体,但在水球项目上的强势,反而令人惊讶地几乎达到了垄断的局面。
至于球迷们更熟知的足球,南斯拉夫过于优势的运动天赋,足以令原本弱势的斯洛文尼亚和波黑,都可以品尝到杀入洲际大赛和世界杯决赛圈的喜悦;斯洛文尼亚2次进入世界杯,1次进入欧洲杯,波黑也在2014年首次进入世界杯;科索沃战争结束后,低迷了10年的塞尔维亚青训也开始复苏,塞尔维亚U19国青队拿到2013年U19欧青赛冠军,21世纪以来另有4次进入半决赛,U21国青队拿到过2次U21欧青赛亚军。2015年,塞尔维亚U20国青队还时隔28年,拿到1987年之后,南斯拉夫地区第2个世青赛冠军。仅就青少年赛事的成绩,塞尔维亚在克罗地亚之上。毕竟克罗地亚能拿出手的,就只有2次U19欧青赛的季军,1次U17欧少赛季军。
至于像拉基蒂奇(来自克罗地亚本土少数族裔的索克奇部族),伊布拉希莫维奇(克罗地亚与波斯尼亚混血),扎卡、贝赫拉米、沙奇里、哲马伊利(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裔)这样,完全在国外接受足球启蒙教育,依然可以脱颖而出成为国脚和顶级球星,更凸显出整个南斯拉夫人群在运动天赋上的优势。
赢在起跑线上,南斯拉夫人在体育世界里,就是有先天优势。
特约记者李坤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