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在德甲和意甲试验了一个赛季,连欧冠这一道必须经历的常规赛事都直接跳过,因凡蒂诺就将远远没有成熟的VAR系统,使用在了俄罗斯世界杯上。这是一种尝试,急于给世界杯打下自己烙印的尝试;这也是一种冒险,一旦失败就无法挽救的冒险。同时,这也是一个必须,因凡蒂诺的必须。
法国和澳大利亚的比赛,诞生了世界杯历史上第一个VAR判罚的点球,让足球看起来远离了致命争议;巴西和哥斯达黎加的比赛,诞生了世界杯历史上第一个被VAR取消的点球,又重新让VAR成为了争议的焦点。事实上,从VAR诞生开始,他就从未和争议脱离过关系。世界杯的舞台上,更不例外。
丹麦对阵秘鲁,非洲籍裁判耗时数分钟才最终决定观看VAR,比赛已经中断了许久;塞尔维亚前锋米特罗维奇被两名瑞士球员抱摔在禁区内,布吕希毫无表示,更拒绝观看VAR;内马尔因为点球被取消,发了疯一样挑衅奎珀斯,以致荷兰人不得不连续用手推开巴西队的10号。每场比赛开始前,世界杯球场总会通过文字和图片向球迷解释VAR的使用方式和流程,以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然而,最终球迷们还是没有弄清楚,到底是VAR说了算,还是主裁判说了算。
奎罗斯不会明白,为什么C·罗在禁区里倒地一次,就能够换来VAR的关注,并且让葡萄牙人得到点球,而自己的前锋三番几次在对方禁区里倒地,无论自己如何比划,都无法得到一个VAR的青睐?比划框框,成为了淘汰赛里最流行的手势。但凡有一丝可能,都必须用力画出一个VAR的手势,剩下的交给裁判。
对待VAR,媒体和裁判委员会有过一次针锋相对。小组赛结束后,裁判委员会主席科里纳在发布会上宣布,本届世界杯小组赛VAR的判罚正确率达到了99.3%,相比没有启用VAR系统时,正确率提高了4.3%。事实上,媒体关注的从来不是数字,而是在比赛中出现明显争议的判罚时,VAR并没有叫停的原因。虽然所有人都知道VAR的操作流程,科里纳还是无奈地重新讲解了一遍,并且重申所有判罚的最终决定权依然在主裁判手里。这样的回复,无法让媒体满意,更多的质疑和争论开始。最后,曾经的名哨布萨卡一把抢过话筒,“谁能够保证自己的工作是100%完美的?我?球员?还是你们?总归都会有一些小的失误!”发布会不欢而散。
或许是媒体的如此反应,刺激了因凡蒂诺对于VAR的信心。进入淘汰赛之后,裁判使用VAR进行判定的次数相比小组赛明显减少。虽然主裁判还没有放弃VAR,但这套还未成熟的判罚技术在本届世界杯上的影响力已经在下降。这对于急于求成的因凡蒂诺来说,并非一个乐观的消息。毕竟,在世界杯历史的长河里,第一次参演的VAR已经留下了足够多的争议。
决赛前一天,因凡蒂诺再次召开发布会,公布了更具体的VAR数据:VAR共检视440个事件,其中主裁判亲自观看了19次事件重放,其中16个不正确的判决得以更正。然而,有关VAR的质疑,从未消失……
特派记者南楠莫斯科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