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的执法者
- 来源:足球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7-16 14:27
2018年6月14日晚,莫斯科卢日尼基球场,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在俄罗斯总统普京之后开始了属于自己的表演。“亲爱的朋友们,欢迎来到世界杯!”“接下来的一个月,足球将征服俄罗斯。而且,从俄罗斯开始,足球将征服整个世界!”因凡蒂诺是个天生具有表演欲望的人。这短短的两句话,他先后用俄语、英语和阿拉伯语演讲,不仅给足了东道主面子,更让沙特王室成员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此后90分钟内0比5的结果。
足球将征服世界,因凡蒂诺将征服世界,都从俄罗斯开始。此后的一个月,俄罗斯的11座城市,12座球场,从索契到圣彼得堡,再到喀山、叶卡捷琳堡,最后回到莫斯科,都成为了因凡蒂诺的秀场。而在这个最耀眼的世界杯舞台上上,三大冠军热门无缘四强的冷门,象征着一个属于因凡蒂诺时代的开始。而裁判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当因凡蒂诺打出了VAR这张王牌,更能让人对本届世界杯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
公平,必须从头开始
两年前的FIFA,是独裁、黑暗和丑恶的代名词。两年前的7月,国际足联宣布重启主席选举,英国喜剧演员李·尼尔森在新闻发布会上冲上主席台,向空中挥洒钞票,并将钞票砸向布拉特的画面,令世界震惊。而随着布拉特和普拉蒂尼势力全面退出国际足坛,FIFA这个世界足坛最中心的权利机构,迎来了一次重塑形象的最佳机会和一个充满野心的掌门人。
因凡蒂诺是个天生会作秀的人。出生于意大利,移民瑞士,家庭因素让他毫无难度地精通了德、法、意、英四种语言。在效力于西班牙足协的一年半时间里,西班牙语成为了他的战利品,而这恰恰是国际足联五种官方语言。对于仕途来说,他的婚姻是幸运的,来自黎巴嫩的妻子,为他打通了阿拉伯世界的大门。而从他执掌国际足联的那天起,他就在酝酿着利用这个足球世界里独一无二的庞然大物,在足坛最中心的舞台上打上属于自己的标签。
从欧洲国家联赛的建立和推广,到欧冠资格赛制的改变,再到本届世界杯上使用的VAR技术,无一不透露着因凡蒂诺的标签。他需要和时间赛跑,他需要用最快的方式让世界记住因凡蒂诺——国际足联主席,而不再是那个欧洲杯和欧冠抽签时使用相应语种和各支球队打趣的主持人。他更需要在自己任下的第一界世界杯上,迅速摆脱负面印象,打上公平的标签。
于是,世界杯开始前BBC的“钓鱼执法”被当成了典型案例。非洲裁判马尔瓦(Aden Marwa)倒在了600美元之下。这名2011年起就在国际足联参与赛事执法,已经入选了本届世界杯执法裁判名单的肯尼亚人,遭到了国际足联的重罚——驱逐出俄罗斯世界杯执法团队,并将遭到禁赛处罚。正因为如此,作为布拉特的继任者,作为扭转国际足联形象的使者,因凡蒂诺的公正理念和进取的改革思路赢得了足坛的尊重与认可。因凡蒂诺在开幕式上的致辞,没有现场观众发出任何嘘声。
质疑之下摇摆的尺度
然而,平静并没有维持很久。揭幕战上阿根廷裁判皮塔纳堪称完美的表现虽然让因凡蒂诺得到了一个完美的开始,但接下来等待瑞士人的,则是不断的质疑。小组赛第一轮,巴西对阵瑞士,内马尔全场被残暴的瑞士人全场追着下脚,90分钟比赛内,创世界杯近20年来纪录的10次遭受犯规侵犯。这还没有算上瑞士人没有被判罚的身体接触,和那些永远不会离开内马尔身体的手上动作,以致于巴西人左腿上球袜的侧面和正后方,都被瑞士人的鞋钉撕出了两个口子。
赛后,愤怒的内马尔直接将矛头指向裁判:“他们(瑞士队)不断更换球员来对我进行犯规,却没有受到足够的惩罚。如果裁判不能予以理会的话,那简直太糟糕了!”巴西人的不满远不止如此,除了内马尔遭受的侵犯外,他们还认为瑞士的进球也应当被判罚无效。同样的场景还发生在韩国队的前两轮比赛里。与瑞典队的比赛,韩国人全场24次犯规,而当他们完成1比2负于墨西哥的比赛后,两场总犯规次数累计达到了50次之巨。然而,每场多达20次的犯规,其中包括正面蹬踏和侧面飞铲,韩国队居然没有一人被罚下。满地打滚的墨西哥人,最终只换来媒体的同情和对韩国人粗野动作的口诛笔伐。
擅长足坛政治经济博弈的因凡蒂诺,将世界杯想象得过于简单。两年前近乎完美的欧洲杯,也让这个瑞士人低估了世界杯的力量。当赛前和赛后发布会不断开始围绕裁判和VAR的话题延伸时,因凡蒂诺开始感到不安。于是,他开始出手。率先受到惩罚的是德国名哨布吕希。他在执法瑞士和塞尔维亚的比赛中,漏判了一个本应属于塞尔维亚的点球,并且德国人还当场拒绝观看视频回放。这导致了塞尔维亚人赛后疯狂地攻击裁判团队和VAR。很快,布吕希和他们的德国同胞裁判组被一起送回了家。
和处罚一同到来的,还有裁判执法尺度的变化。小组赛最后一轮开始,裁判组对于拼抢动作中的手部动作,和非必要使用的小动作吹罚尺度明显变得严厉。因凡蒂诺在纠错方面的反应迅速,得到了认可。但尺度的严格,直接导致球员获得黄牌的几率增大。夺冠最大热门巴西队就是因为卡塞米罗累积黄牌停赛,导致球队在关键时刻无法全员上阵而被比利时人淘汰。同时,裁判对小动作吹罚的频繁程度,也让比赛的流畅性大打折扣。摇摆的尺度,恰恰是因凡蒂诺内心摇摆的真实写照。这是他的第一界世界杯,他太需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给决赛打上双保险
德国、阿根廷和巴西全部出局,世界杯四强的历史上第一次没有了他们的名字。老牌传统强队的离开,让俄罗斯世界杯的吸引力开始下滑。实际上,世界杯的吸引力在淘汰赛开始后就在不断别削弱。8强战巴西对阵比利时,原价380美金的一等票,在喀山竞技场外只卖不到240美金。半决赛法国对比利时,赛前15分钟,圣彼得堡竞技场三分之一的座位依然空荡荡。失去了收视率最高的球队,因凡蒂诺需要噱头。
英格兰是最好的对象。半决赛的上半场,土耳其裁判恰克尔频频判给英格兰人前场任意球。英格兰队也恰恰是利用定位球机会,开场5分钟就敲开了克罗地亚人的大门。恰克尔的判罚遭到了莫德里奇的质疑,克罗地亚队长在中场休息退场时,一度向恰克尔表示抗议。值得留意的是,恰克尔当场向视频助理裁判询问,要求其协助确认自己的判罚是否存在问题。克罗地亚人的态度得到了回应,他们也最终杀入了卢日尼基的决赛。恰克尔在整场比赛中表现出的纠错能力,也正是因凡蒂诺所需要的。他可以容许犯错,但不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毕竟,这是属于他的第一界世界杯。
俄罗斯世界杯以一个完美的开始呈现给世界,所以,他也必须拥有一个完美的结果。决赛,可是容不下任何错误的舞台。于是,因凡蒂诺还是选择了揭幕战表现完美的皮塔纳——一个以执法严厉著称的阿根廷人。事实上,无论如何选择,争议永远不会停止。因凡蒂诺需要做的,是让世界记住自己,无论通过世界杯,还是通过世界杯上这些被赋予特殊意义的黑衣判官。
就在决赛开始前两天,因凡蒂诺许下承诺,2022年世界杯将在卡塔尔的冬季进行,世界为11月21日至12月18日——又一个史上第一次。征服世界的道路已经开始,而俄罗斯的一切,都是因凡蒂诺的工具。
特派记者南楠莫斯科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