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寻找隐世村落
- 来源:凤凰生活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云南,丽江,大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9-01-13 20:47
云南,异乡人的出走天堂。奈何近些年丽江、大理早变了浮华商城,香格里拉为了旅游过度雕饰。唯有翻入最北端与西藏接壤的山区,闯进公路到不了的荒僻之地,沿着藏民艰苦的转山之路,寻找梅里雪山中,最接近神明的隐秘村落。进山一星期,在高海拔低氧中徒步走了120公里,冷风中流着汗喘着气一步一步捱下去,只为近距离朝拜那不能跨越的神圣雪峰,探访雪山瀑布和神秘湖泊,这些不靠双脚就无法收藏的秘景。
绝境特派员安东尼
曾探访-36℃冰极内蒙列车摄影图、又曾到马达加斯加拍摄夕阳面包树;这次自行设计行程,行到超越海拔4,000米的雪岭!
遇上,深冬飞雪
看过网上流传的“雨崩四季攻略”,决定趁深秋的好天气,躲过夏季的泥泞山路,去赶那隆冬雪景。目的地,位于云南最北端的德钦县,几乎接壤西藏边界的深谷里,从丽江出发,坐了九小时汽车才抵达必经的飞来寺住宿。
青年旅社中不少都是准备入村的人。亦有从村子回来的,之前已经下过两场大雪,只留下疏疏落落的黄叶红叶,虽然与秋色擦身而过,但我们却遇上雪后的山色:徒步入村的路途上,先要花4个小时骑骡子爬山坡,翻过海拔3,700米的垭口,铺上新雪的巨大山岭,毫无先兆迫近眼前,越深入前行,越有被梅里雪山群峰“垂首俯视”的压迫感,神山似乎要先来一个下马威,向渺小的我们预告,这趟行程的艰辛程度……
云、藏交界雪山之乡
梅里雪山位置处于西藏与云南两省交界,共有13个雪峰,又称「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各格博峰海拔达6,740米,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至今未有人成功登顶,我们前往的雨崩村,是最接近梅里的村落,也曾经是攻顶探险队的大本营。
昆明大理市丽江中甸梅里雪山
最接近,神的村落
“雨崩”在藏话中意指“珠宝聚集之地”,但其实村内只住了30户藏寨农家,没有公路连接,只得两条崎岖的山径,入村先要徒步17公里;不过七百多年来,这里真的是藏民眼中的宝藏,专程到此“转山”祈愿者不绝,只因村子座落藏区八大神山之首──梅里雪山之下。
背靠雪峰,加上峡谷中的壮丽景色,早在90年已吸引旅人和摄影发烧友到访,至今每逢夏秋两季,每天仍然有最少十多名旅客进村。进山者都会逗留三至四天,并以雨崩村为中心,每天放射式向村外更高海拔景点,到访神瀑、大本营、神湖三大主要景点。
山村分为“上、下雨崩”,两者相距三公里的山路,我们先于位处山腰的上雨崩投宿,每天可以临高眺望位于山谷中的下雨崩村,每天看完日出,阳光才慢慢穿透层层山脊,投射到豆丁村庄之间。
呢喃之海
旅程中除了绝丽的自然风光,最令人驻足是由数不尽五色布块堆叠出的经幡阵。
由转山的藏民带上山,挂在垭口或神圣的位置,风吹动一次,祈文就被念了一次。初见经幡阵的我一看到即冲进去拍照,想不到走遍大江南北、拍过经幡无数的摄影师Tony也被这些奇阵迷住。明明累得要死,明明要赶路,每次都不能忍住,等待阳光穿透海浪,山风把彩旗掀开一角露出雪峰时按下快门,满意地说:“够了,赶路吧。”但转一个弯,继续拍。
雪山神瀑旁,几百几千条轻飘飘的经幡,竟在悬崖边筑起了一道坚固的护栏,整个人趴在上面也不为所动。
风起时经幡便往身上乱打,又会被横跨路中心的布条勾着不放行,经常要提脚、弯腰,辛苦前行。
旅人之村
山区天气变幻无常,阴晴雨雪捉摸不定,为了捕捉最美一刻,我们在村里住上一星期(通常登山客只在村内住3晚);看着客栈里的旅人换了一批又一批,闻说近年上村和下村都因为络绎不绝的旅客,尝到旅游发展的甜头,客栈越建越多,赚钱比耕田快,很多人连菜也少种了,坐拥美景的民房,都赶着改建成旅馆,投宿期间,我们遇上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11人学生队伍,特意进村内进行“田野研究”,记录老房子的历史、结构等资料,发现很多藏寨农居已经过改造,原始装潢不复存在……
新客栈沿着山势开垦树林、越建越高,上村不少藏寨老屋,都将墙身拆掉改成普通木板房,只为方便分拆房间,增加客栈床位,很怀疑几年后客栈林立的场面,会否把山色也改变了?
雨崩村攻略
入村后,安顿好住宿,才计划这次登山路线,分别用三天发射式向神瀑、大本营、神湖进发,除了大本营露宿扎营一晚,其他路线都是即日往返。
客居当地民宿
目前上下村合计有近30间客栈,多由本地村民经营,也有跟外省人联营的。住宿一般都以数十元床位为主,套房价钱则由100至200元人民币不等。不少客栈设备齐全,绝非落后农村,除了电暖毯,也有热水设备,行山后可以来个热水澡。意外的是,这里也有零星的外国人进村,意外地大部分都是完成兵役的以色列青年,从前辈处听说雨崩梦幻般的风景,决意到此一游。
因为外国网文推荐,上村的“酥油茶客栈”成了以色列旅客聚集地,我也在这里认识了7个以色列人,由丽江、大理、香格里拉一直玩进雨崩。
进来雨崩的,主要是内地旅客,山西、黑龙江、辽宁、广东,五湖四海的人因一条进山路成了老友,晚上就把客栈吵个翻天。
每天中午,就会看到一批批骡子如shuttlebus般载着旅客入村,多数没有订房,有时就靠其他旅人情报,口耳相传,决定投宿地点。
下村的神瀑客栈,搭了座湖畔房间,每个床位才50元人民币,每天早上都能望到神女峰和五冠峰顶被日出打成橘黄色的日照金山画面,是村内最火红的住宿点。
幸好去年在雨崩认识的游人小周(右)和旺仔(左),多了左右手帮忙,预定下年5月前正式完工,提供20个床位外,还设套房。
美术指导就是要求高,嫌工匠做的门窗手工不够精细,索性自己动手,边做边学。
我们长驻的房间,床铺简单洁净也不用再开睡袋才几十元一晚,超值。
酥油茶客栈
地址:上雨崩村篮球场旁
备注:客栈网站尚未开通,部分装修时间不提供住宿,建议于出发前致电查询
坡叔,建藏屋
之前说过,村内传统藏式建筑都被改成新型客栈,偏偏有个外来的新加坡人,将租下来的老屋,特意寻觅藏寨规格、雕花、装潢,变作特色客栈:“我喜欢这个地方,这里的文化,但这些都在旅游发展中慢慢消失,旅客从旅馆醒来,可能不会记得自己在雨崩。”蔡友和,3年前还在新加坡当广告美术指导、5年前爱上背包旅游,再遇上雨崩令他正式抛弃办公室。由于坚持慢工细活,客栈装修3年仍未完工,只开放部分客房,却因为透过网民游记传开口碑,“国际知名度”远比其他客栈为高。
同样由下雨崩进入的神瀑景点,是难度最低、最快捷的路线,八成是平缓山路,只有后段要上一条长命碎石路。不少人都安排在最后一天,早上转瀑,中午从下雨崩的出口离开。我们早上10时多出发,已有不少游客回来,都是当日出村的。但更多是藏民,见面就是一句“札西德勒”(藏语“如意吉祥”),原来神瀑是他们最常转山的地方。当日就跟四位香格里拉来的大妈同行,见她们在瀑布外拉起一条经幡,在瀑布下一面转圈一面吟唱祈文,天籁的祈声在石壁和山谷间回荡。问她们怎样才算正确的转瀑方法,“我们也是第一次来,也没有什么规矩,诚心就好,最重要是湿身,才会得到祝福。”走在干水的瀑布下面,有时被风吹来一阵“倾盆大雨”,冻入心,大家都湿着头离开。
瀑布秋天水量较少,冬天甚至会完全结冰,
想拍得好照片,可以像我们等待大风把水吹散空中,增加气势。
游森林
早在出发前,联络了村里一个藏民导游,说好给我带路,连行程都发给他了,心想有地胆带路肯定可以放心大胆地走。怎料进村前一刻打给他,电话竟传来亲切声加满不在乎的答覆:“噢,你要到村来玩吗?这几天碰巧没空呢。”后来听村里开客栈的外省人说,这里的藏民很“率性”,不会骗人,但对很多事情都没有所谓,“随便就好了”的态度,不是每个外来旅客都能适应。
被放鸽子,但旅程还是要继续,最后就只有我和摄影师出发,前往主要景点之一的“笑农大本营”,却发现山里的步行路线规划得好聪明,虽然路标甚疏落,不过沿途都有绿色垃圾筒,比城市里的郊野公园还要多,减少自然环境遭污染外,垃圾筒鲜明如路标一样,即使森林无路也不怕迷失!
放弃骑驴,慢走慢拍
客栈主人告诉我,原来村内的藏民都不喜欢日本人,传说每逢有日本旅客到访,这里就会下雨、落雪,原来一切始于1991年登山事件──当时中日联合登山队不顾村民反对,计划攀登神圣不可侵犯的梅里主峰,结果17名成员都死在攻顶前的雪崩中,我们要前往的“笑农大本营”,就是当时建立的基地之一。
现在当然没有旅客妄想登顶,但游人依然不绝,只因沿途景色千变万化。由村口的怪树林、爬坡中途如有精灵聚居的参天古树林……
每个位置都能拍到好照片,本来这条路线可租骡子前往,不过引路的骡夫都会习惯于催赶上路,注定走马看花,于是我们还是坚持慢走慢拍,原本清早出发3数小时可完成的旅程,结果因沿路不停拍摄风光,令路程拖延到晚饭都不记得吃……
大本营路线可租骡前往,只有部分较陡的山路要下马步行。
当晚决定野外露宿,帐幕和炉具都先交给骡子和挑夫带上山,一早在终点等我们。
我和摄影师都称爬坡中途的森林为“精灵森林”,青苔和倒下的树木安静地躺着,一草一木都好像沉睡了几百年。
冰水从雪山一直流进湖中,虽然不许游泳,喝一口无妨,登山路上空气干燥,这一口矿物雪水,透心凉!
翻过垭口后可以眺望雪山的积雪河谷、被雪山围绕的平原大本营,还有冰川侵蚀而成的冰湖。
冰湖海拔近四千米,即使烈日下正午登湖,仍能从湖边随手扳下一块薄冰。
以色列情侣Noam和Raviv都刚服完兵役,大本营路段绝对难不倒他们。
老板先用干辣椒炒开鸡蛋,铁锅烧得火红,饭炒干……不拍了,我要开饭呀。
山上的藏民,开了这间“客栈”,还有私家菜田,可是不卖床位,只卖吃的。
幸福膨胀回魂饭
回想起来,我们是天未亮已起床拍摄雨崩日出,只吃了碗粥作早餐,10时就出发往大本营,两个人忘了时间通山跑,到达终点已经下午3点多。此时才发觉早餐都已燃烧殆尽,紧随是突发饥腹加手软脚软,眼尾瞥见休息站即像饥民冲进去,四肢无力地摊在木椅上。
老板说:“有炒饭,小的15元,大的30元。”当然二话不说:“大的”热烘烘,又充实,再到溪边喝一口雪山水,幸福感随着腹中米饭发胀再发胀。
巨型银河呼啦圈
雨崩隐世,自然联想到无瑕星空,只是客栈午夜后灯火通明,凌晨山谷回响着酒吧传出的汉藏语混合舞曲。星空再清,也是败兴。便决定野宿无人的笑农大本营,拉近雪山群星的距离。六点过后游人走光小卖部老板也躲进木屋避寒,八点的山头没有一点光,连声音也带走了。看着雪峰后的星星慢慢亮起来,多得要把天空填满。银河用几近不能察觉的微速旋转,好像整个世界在偷偷摇动一个巨型呼拉圈。
山区气温降得好快,野草无声结霜,零度下的大本营只有我们傻傻地扎营。幸好平原被树林和山脉围绕,气温跌至零下但没有风,站在旷野也不至太痛苦。拍下星空后,泡个康师傅、再来杯热咖啡便窜进帐幕睡袋中。凌晨一点,却有群骡子来“转山”,围着帐篷一直转,颈上铜铃响个不停,一只走了,又有顶班的,还不时用头推帐幕。我跟摄影师实在太冷太累,口在喝斥,身体却不想动,都不愿出去赶骡,惟有在一夜铃声中辗转反侧……
大本营残留不少木屋,是骡群的避寒中心,大小二便、连死亡都在里面,我们都情愿留在荒野。醒后跟小卖部老板提起,他便说:「你可以把帐篷搬进我的木屋来啊。」住客栈的几个晚上,大家都无暇欣赏星空,情愿躲在温暖的室内下棋、谈天,然后缩进被窝倒头大睡。捕星不能不带备即溶咖啡,煲一煲热水无限添饮,寒夜必备。遗留在野外的行山杖和煤气炉,清早想收拾时,才发现都结满一层薄霜。都说凶手会回到案发现场,早上收拾就有几只骡子一直把头转过来四处嗅,颈上的铃声化灰也认得。
探寻神湖
这次旅程的秘境中,唯独“神湖”和“神瀑”获封上神榜,藏民入村转山不拜庙,也是以这两处地方作目标。传说这个女神峰是梅里主峰卡瓦格博的妻子,绕着神湖12圈,即等于绕梅里雪山1圈。位处海拔4,500米的神湖人迹罕至,听说20个旅客中,只有1个能坚持到达。
也难怪,其他景点都有骡子可骑,这趟最艰险的“神湖之路”,却只能靠双腿一步一步走下去,一天来回走合计36公里,而且九成都是上坡路,连客栈中几个曾受军训的以色列人,听完介绍都说放弃。神湖之行,忐忑了好久,碰巧有一班杂牌军进村,还有进村前在丽江认识的朋友,都来到说打算上神湖。于是一行13人,加1只狗,便约定清晨起步……
登湖以后,身处位置竟跟白马雪峰平排、四周是梅里雪山群峰围绕,这是登山者才能明白,“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的矛盾对决。
俯瞰万壑千峰
听说即日来回神湖的最慢纪录是14小时,我们作了最坏打算,天未亮就起床准备,6点半准时从上雨崩出门,顶着黎明前的冷空气,飞快到了下雨崩,越过山脚“禁止通行”的告示牌,展开6小时爬坡路。
在雨崩村住上多日,我们早习惯了调整呼吸,在低氧低气压中一步一步慢慢前进。但神湖的难度,在于路上除了斜路,还是斜路,听着自己的喘气声,机械地在60度斜坡踏步。不到2小时,地上渐见雪痕,当积雪越来越多,还出现冰封路,光滑得行山杖也无用武之地,得拉着路旁的树干杂草前进。
花上近4小时,逃出无尽斜坡,终于出现一条下坡路,通往山谷中海拔4,200米遮挡的高山牧场,这时刺骨寒风无定向吹袭。到过神湖的人说:“离神湖不远了。”但原来还得翻过三座积雪的山丘,有2个队友决定留下来。余下11人踩着厚厚积雪,终于在下午一时前成功到达湖边,呆呆看着叫不出名字的千峰万壑,没有欢呼庆祝,只想在茫茫雪色包围下,懒洋洋睡上一觉。
如滑梯般的下山路
上山容易下山难,虽然下山比上山速度快近一倍,但如滑梯般的冰路,比上山时更危险,双腿也要承受更大压力。连续走了多日山路,加上从神湖离开要走3个多小时下坡路,膝盖很快便开始叫苦。这次没有回魂饭,我们全程只吃了一条朱古力和几块饼干,最后一段路,像行尸走肉般,最终花了11小时回到下雨崩,已面无人色。然后这几天都习惯了,回到客栈倒一大盆热水,两脚伸进去泡上十来分钟,已经成为结束一天艰苦之旅的指定动作。当然,最理想,还是秋冬季节寒冷,临睡前泡脚,更胜拉筋,身体暖哄哄睡个好觉,体力也回复得快一点。有两条义肢,可以每天替换。
成功下山,但住在上村的我们还要多爬1公里斜路,沿路的小卖部都已关门,饿得我开始打路边的骡子鸡主意。
临睡前泡脚,更胜拉筋,身体暖哄哄睡个好觉,体力也回复得快一点。
在客栈的时间,总是看到旺仔停留在厨房里,不过听他拍档小周说,没有客人时,他们都是吃泡面和饼干。
下厨的男生果然吸引力大增,不但洋妞爱合照,今年更成功追到一位来雨崩旅游的女生,恭喜恭喜。
旺仔小饭堂
在酥油茶客栈住了7天,走完神瀑和神湖,再累也要爬回上村住,最大原因,就是旺仔的厨艺。
红烧肉、拔丝土豆、京葱牛肉、绿豆粥、咖喱炖菜、炸鸡、奄列炒饭……在资源有限的山区,普通客栈就只有西红柿蛋饭和酥油茶,偏偏辽宁出生的旺仔独爱钻研,入住当天就向我保证菜式天天新款,绝不重复。
“我本来就很挑食,没有学过,只靠味觉和手上的材料,把吃过的菜做出来。”其他客栈住客,有时也会闻风来这里开饭,旺仔也正好向各地来客学习多国菜式。
因为菜式选择多,成了不少外国旅客入住原因,我笑他们不是开旅馆,是开饭店。单单说早餐,已是日日充满惊喜,其中一天更吃到广东皮蛋瘦肉粥,连习惯了不吃早餐的我也狂吞十碗才上山。
雨崩徒步
途上会有高山反应吗?
雨崩位处海拔3,000米以上,某些位置如西当垭口、神瀑、神湖等高度都接近4,000米或以上,我们进村首天也出现轻微头痛,睡一觉便没事;入村山路上记得放慢脚步,可让身体加快适应高海拔环境,为防万一亦可提前预购红景天等高反药物,并在进村前一两天开始服用(昆明、丽江、大理等旅游点亦有售)。
什么季节最适合到雨崩旅游?
毒花开,可欣赏到山谷中的花海,气温约15℃-26℃。但6、7月雨水较多,山路会较难走。10月中至11月初是观赏雨崩秋色最佳时间,气温约5℃-20℃,好天的日子亦特别多。12月至明年2月是雪季,雪山会铺上厚厚白雪,但山路极之难行,气温约-5℃-12℃。
什么时候可观看藏民转山?
藏民多在秋末冬初进村转山。由于梅里雪山属羊,这一年特地前来转经者预计多百倍,入春开始将可看到各地藏民牵羊涌至梅里转山的盛景。
到雨崩旅游需要哪些装备?
对徒步旅客来说,由于远足时间很长、山路起伏大,最好带备行山杖(按我的经验,出动双杖更佳,远比单枝登山杖更能卸力护膝),外套不要只带一件,因温差大,下午行山温度可以到20℃,走到阴影位却可以急降至5、6℃;手套防寒,也可以爬山时防磨损。冬天极冷,要防寒内衣、冲锋裤、雪靴、雪爪;高山地区紫外线强烈,要带备防晒用品及太阳眼镜。
行程建议
Day1
丽江→德钦(飞来寺)
午:乘航班至丽江,拼车北上中甸,抵达起步点飞来寺,车程约5小时
晚:住宿飞来寺“觉色滇乡青年旅舍”
地址: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飞来寺梅里雪山景区观景台
Day2
飞来寺→西当温泉(徒步入村)→上雨崩村
早:飞来寺观看日照金山,再拼车至西当温泉,车程约1小时
午:从西当温泉徒步至上雨崩村,全程17公里入村山路。山路很陡,再贵也有不少人坐骡进村,我们也雇了一匹驮行李;午饭可在路上休息站解决。
晚:住宿上雨崩“酥油茶客栈”,方便明天前往冰湖,黄昏时在露台看到白马雪山日落
Day3
上雨崩→冰湖→大本营→下雨崩
早:在上雨崩观看日照金山,再观赏下雨崩日出,然后前往大本营(不用聘请导游,但可托马队托运露营行李)
午:在大本营休息站吃午饭
晚:往下雨崩入住“神瀑客栈”,方便前往下雨崩景点
地址:下雨崩白塔边
Day4
下雨崩→神湖登高→下雨崩
早:清晨出发往神湖,可向客栈代聘导游,我们就请旺仔带路。
午:带备干粮在神湖野餐
晚:住宿下雨崩
Day5
下雨崩→神瀑朝圣→尼龙(徒步出村)→德钦(飞来寺)
早:清晨出发往神瀑
午:回到下雨崩用午饭,东行尼龙线离开雨崩,拼车至飞来寺
晚:住宿飞来寺,翌日再前往大理或丽江继续旅程
文/安东尼 图/Tony 、安东尼 编辑/Max 版式/段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