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课堂教学回归语文本真

  能把语文课上得简约,上得实用,我以为是一堂好课的重要指标,也是对教学本真的一种回归。之所以认为简约实用是回归教学的本真,是因为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见惯了教师没完没了地讲解;我们迷失在由文本原点向外无限延伸的拓展中,以至于课上完了学习者始终没有弄清学习的重点;我们厌烦了教师眼花缭乱的多媒体手段,各种声光电淹没了言语习得的本质;我们陶醉在精致玲珑的教学表演中,在热闹喧嚣之后什么也没留下……是的,我们太想在有限的教育时空里安放下太多太多的学习内容,想方设法让教学的路径变得曲折,彼此交错;我们常常自己都弄不清所教内容的意义,以至于学生学了那么长时间的语文却不知如何运用,连最常规的应用文也写不出写不好。的确多媒体现代化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但在使用过程中,的确出现了一些偏差,应该引起教育同行的警觉。

  一是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过度使用和过分依赖。

  表现在多媒体手段独霸课堂,本末倒置,科技手段代替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工具和手段成了目的。

  现在有些课堂,老师不管具体的教学内容,不去思考在课堂使用多媒体手段的作用和效果,从头到尾,使用多媒体课件,声、光、电一起上,教师成了手忙脚乱的播放员,学生则成了游离于文本之外的观影者。教学认真的教师,还自己动手做课件,疏懒的教师则从网上下载课件,进行拼凑和组装,甚至有些教师离开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手段,都不会上课了。这种脱离具体教学情境、脱离教学对象和具体学情的课件和教学内容,学生很难融入其中,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二是不分学科,不管教学内容乱用、滥用多媒体。

  若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特点而言,多媒体这种辅助手段,更适合运用于数理化等学科,能把学生难以理解和把握的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其显性化、形象化和具体化,可以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但在教学实践中,恰恰相反,大量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大多是语文、外语、政治、历史等学科。因为理科学科在网络上可资借鉴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相对较少,需要教师自己动手找资料制作,有些教师怕麻烦,有些自己独立完成不了,而文科可拿来运用的图片、影像资料很丰富,甚至有很多制作好的现成的课件可以借鉴运用。

  我觉得在语文学科过度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存在以下的弊端:

  从教师层面说,一是会逐渐导致教师和语文文本的疏离,影响教师直面文本,独立解读和处理文本的能力。

  二是教师过度依赖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手段,不利于教师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原创性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不利于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

  三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过度使用,容易导致课堂教学的模式化和程式化。而课堂教学一旦模式化、程式化,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就会扼杀特点和个性,导致课堂教学了无生机,呆板无趣,限制教师和学生个性化创造思维的培养。

  从学生的角度而言,语文课,说到底,就是语言和文字的艺术,尤其在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初步感受汉字、汉语的独特魅力,体会语文的特点和特色。过度使用多媒体,用图像、色彩、旋律,代替了学生对文本的原始感受,对语言文字魅力的感受,剥夺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局限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和语言文字感受能力的培养。

  再就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过度使用,会导致思维替代现象的发生。譬如用多媒体手段设计思考题,从网络上选取思考题,这些问题来自网络,来自其他的学习环境和学情,来自老师的筛选和設计,是一些脱离学生认知实际的“假问题”,并不是来自学生学习实践过程中,真正感到困惑疑难的“真问题”。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度运用,决不能过度使用和滥用,更不能过分依赖。因为不管多么先进的技术手段,说到底,终归是一种工具,都无法代替教师的讲解,因为优秀的教师和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思考和感悟。语文学科,有时候需要一种慢节奏,需要留给学生思考感悟的时间,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快节奏、大容量,打造所谓的高效课堂,往往会适得其反。

  彭文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