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城市治理能力的大考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新春,提升,公共卫生
  • 发布时间:2020-03-01 10:22

  谁都未料到,2020年的新春佳节将以如此特殊的方式载入史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一场史无前例的“阻击战”,凝聚起全国人民的力量。

  从疫源防控、病患治疗到人流管理、物资协调、社区防控、应急科研、心理干预,再到后期的康复管理、经验总结等,每一座中国城市,都将经历一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

  面对防疫大考,各个城市的考分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通過这场大考的检验与锤炼,能够进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中国城市的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为未来的考验做好准备。

  通过这场大考,不难发现,进一步提升中国城市的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首先要守住城市治理的安全和健康底线。

  疫情暴发后,我们看到,在医疗人才资源、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 中国各地区、各城市间存在巨大差距。下一步,各个城市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城市,应下大力气提升公共卫生、医疗应急的能力建设和资源储备水平,提升城市安全健康治理水平和底线标准。应从国家全局高度统筹考虑各地区、各城市的卫生健康治理能力建设,通过加大对落后地区中央财政转移和定向资助力度、进一步发挥对口帮扶机制制度优势等方式,尽快大幅度缩小一二三线城市之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治理能力差距,让人民群众无论身处哪座中国城市,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卫生健康公共服务。

  其次,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关键在于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的系统化与精细化水平。

  城市是一个复杂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城市治理必然是一项系统工程。城市治理中的每一个决策、每一项行动,都要作全局谋划,实现综合施策,既要快速“对症下药”,又要有各项配套举措以防止药物“梗阻”或“毒副作用”太大。城市治理又真的需要“绣花”功夫。从这次的疫情防控来看,疫区人员流动的管控、社区防控工作的展开、分级分类诊疗和医学观察制度的设计与执行等精确到人的“绣花”功夫,就是“阻击战”决胜的关键举措。城市治理的系统化与精细化,要求统筹集成、因地制宜、应时而动、因人而异,这些应该成为城市治理的常态。

  第三,此次防疫阻击战,再一次证明了人民群众是推动中国城市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提升的根本力量。

  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靠的是全体人民万众一心,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为重要的显著优势之一。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道路上,所有城市都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观,一方面要始终把百姓需求作为优先考虑要素,把解决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推动城市治理水平提高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另一方面更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人民群众参与到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城市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的评价标尺。面向未来,城市治理者们要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凝聚磅礴伟力,实现城市治理能力的持续提升,共同托举为人民谋幸福的时代梦想。

  本刊评论员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