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了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与此同时,汽车行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这“新四化”成为公认的未来趋势。
不难想象,中国以其庞大的市场体量、接近10亿的潜在消费群体、消费者对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积极态度,以及完整高效的供应链和成形的互联网生态系统,必将成为未来全球汽车产业革命的主战场。
未来10年,中国汽车业将呈现怎样的面貌?
首先,过去30年高达两位数的复合平均增长率可能很难复制,但中国汽车市场未来的增长潜力仍十分可观。
目前,中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约为160台,跟主要发达国家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美国约为每千人850台,德国约为600台。中国尚有约10亿人还未实现汽车梦,未来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第二,“适者生存”的时代即将到来。
中国市场已经积累了上百个汽车品牌,但如今,“躺赢”的时代结束了,淘汰赛已开始。只有那些具备核心竞争力并主动进行转型升级的厂商才能“适者生存”。
第三,本土車企将进一步崛起。
不少中国品牌车企已经在造型、综合性能、质量和成本控制等方面显示出了极强的竞争力。再加上本土品牌更长于在电动化、网联化等领域提前布局,可以预见,未来中国本土车企将进一步崛起,一些中端国际品牌则可能会在中国市场被淘汰。
第四,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研究表明,自动驾驶出租车将在中国市场日益普及,部分取代传统出租车,并在B2B和B2C两个市场“比翼齐飞”。
第五,传统4S店将转型或消失。
随着车联网技术的成熟,汽车厂商、互联网公司、出行公司均可直接与终端消费者建立联系。传统4S店的功能将被多种形态的线上和线下专业公司所替代。
第六,车企将变得“软硬兼具”。
在“新四化”浪潮的冲击下,汽车工业正逐步向“软硬兼具”转型。研发和专注于提升客户旅程体验的“软服务”,将取代汽车制造,成为汽车厂商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车企将把汽车制造业务外包。
第七,中国自主品牌还有望主导中低价位电动汽车和电池市场。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资本力量的助推之下,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动汽车供应链在中国已初具雏形。
受惠于该供应链,中国电动车企正迅速改进产品并降低售价,以抢占市场。与此同时,各类新颖的商业模式和最先进的互联科技也在自主品牌电动汽车上得到广泛尝试。
麦肯锡公司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