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实践探究
- 来源:知识文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学生,地理,学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1-11 20:59
为了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地理学习活动,笔者从开发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以及合理利用学生群体这三个角度出发对有效落实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实践途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地理教师开展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活动提供一定借鉴。
探究性学习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某一个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一对象通过质疑、研究、分析等步骤,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研究问题的方式,能够自主地开展研究活动。
1 探究性学习方式
1.1 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概述
对于初中地理的学习方式来讲,同学们在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时,应该在其教师进行引导的学习条件下进行的,是一种更加科学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结束后所学习到的地理知识能够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来。但是,在实际进行探究性实践教学及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逐渐的进入自学研究的状态,从而能够更加充分的调动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 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特点
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别于以往传统的学习方式,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其学习过程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指导性、自主性、建构性以及协同性这四种基本特征,其各个特征都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在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其能够养成自主学习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逐渐的实现学生自主的对地理进行探究性学习。
1.3 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学习过程
首先,教师在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时。无论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身份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或是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教师如果是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领导者,应该将其学生作为探究的主体并对其进行实际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根据本节课的授课主体提前进行课题的预习,从而能够有效的为本次的探究课题制定充足的探究材料。教师如果是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者,应该融入到其学生中的探究中去,引导其进行有效的探究,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其教师自身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从而能够帮助同学们进行合理的探究,加快其探究的进程,逐渐的培养其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其次,在对初中地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其初中生的思想发育并不够成熟,以至于其实际对事物的认知水平与成年人的认知水平不同。因此,教师在对其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加应该根据其初中生的思维方式,巧妙的创建一个探究性的情景来引出本节课的探究话题,从而巧妙的将探究性学习方式逐渐转变为实际的教学情景,使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地提高其自身的探究问题能力,并且,还能够使其教师在学生面前展现出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教学魅力。
最后,由于同学之间的讲解是能够在相同的认知水平上进行的,同学间的讲解能够更加详细有效。对此来讲,教师可以巧妙的利用这一点,在教师教学结束后,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进行相互讲解,相互探讨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同学们能够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的提高其教师本节课的授课效率,使探究性学习方式得到有效的发展,从而达到本节课的实际教学目标。
2 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实践探究
2.1 开发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
学生主体的地理探究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在地理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猜测以及假设,通过科学的方式对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后,获取有效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的基础是学生愿意主动地参与到地理教学活动中来。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非常重要的成长阶段,而这也就意味着学生自身的思维模式实际已经极大地摆脱了具象思维方式的束缚,学生的假设演绎推理以及抽象逻辑推理等多种推理能力都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而地理教师需要做得就是引导学生将自身已经具备的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帮助学生培养问题意识,使学生拥有一双能够发现问题的眼睛,能够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发现有关地理学习的问题,并根据自己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搜集相对全面的信息,进行积极的探索,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比如说,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自然灾害”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找到近几年来某一地区发生最多的自然灾害是什么,并尝试着分析其原因以及其内在规律。按照提出为什么该地区多发此种自然灾害的问题以及自己的假设,分析该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的流程对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最终得出相对科学的结果。
2.2 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兴趣永远都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开展探究性地理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来,进而提升自己开展教学活动的成效。在地理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主要可以通过将学生的生活与地理课程进行有机联系、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富有创意的的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多种途径,为学生创设一种他们愿意参与进来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动机。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自身的个人魅力、语言魅力等附加条件帮助自己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生保持相对紧密的联系,使学生愿意参与到自己的课堂活动安排中来。
比如说,教师在讲解等高线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开展地理探究式教学活动。详细来讲,教师在带领学生对等高线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探究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循序渐进的方式,先把几种等高线的绘制技巧以及识别技巧及进行讲解。随后,将引导学生把握这几种等高线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尝试着将他们进行转化。而随后,教师就可以将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将等高线的几种绘制方法对统一物体的绘制结果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进一步探究他们之间的关系,把握其中间相互转化的诀窍,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学生放在主导地位,而不能直接把答案展示给学生而摒弃学生探索的这个步骤。
2.3 合理利用学生的群体关系
处于班级中的学生并不只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他们之间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交往的,而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之间也有着类似正式或不正式的群体关系。而学生所处的群体又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学生个人的发展,积极的群体关系能够帮助学生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消极的群体关系也能够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导致学生受到不良影响。不过,如果地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能够合理地利用学生之间的群体关系,那么就能够极大地推动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落实探究式教学模式。
比如说,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河流”这一部分的知识进行学习时,就可以借助小组合作这一群体关系,引导学生把握气候与河流之间的关系,将我国的几条类似长江、黄河、珠江等比较重要的河流的流程、流域面积、流量、汛期、河流形态等多个特征进行汇总分析。进而更好地把握气候与河流特征之间的关系,尝试着点明河流的哪些特征与气候有着明显的联系,而哪些特征又与气候没有丝毫联系。这样一来,学生的工作量不仅得到了极大的减少,而且又能够完成一定的任务,使得小组成员内的联系更加紧密,为以后团结一致地开展学习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初中地理的学习活动的时候,可以采取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对地理学家开展研究的方式进行一定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