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

  • 来源:辅导员
  • 关键字:小学数学,中段,高效教学
  • 发布时间:2021-04-20 11:53

  摘要:数学在小学阶段的学校教学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学生理性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与生活常识的积累方面产生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教师务必肩负起教好数学并引导学生学好数学的重任。但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很多学生却难以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与热情,导致教学效率偏低,教学效果较差。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并根据笔者教学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论述。

  众所周知,小学学校按照年龄与学段将学生分成小学低段、小学中段与小学高段。小学低段为入门阶段,小学高段为提升阶段,而小学中段则承担着至关重要的“承上启下”职能,教师所选择的教学策略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低段教学内容的回顾以及与高段教学内容的衔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从激发学生兴趣、联系现实生活、提升思维能力、完善课堂体系四方面入手,并以此为达成高效教学目的方法。

  一、开展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基础动力来源,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却不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能够为教学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一味地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升书面成绩,但将目光放长远,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上看,由于这种教学模式牺牲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数学学习过程的抵触情绪,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教师想要让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全面发展,形成高效教学的局面,就需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教学工作的第一位。例如,教师在执教《面积》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活动,让多媒体教学设备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在课前,教师使用“几何画板”“Flash”等软件制作一个可动的课件,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教师操作课件,将长方形与正方形分割为等分的、已知面积的小正方形,再将这些小正方形组合成为大正方形与长方形,让学生直观地看到面积公式:面积= 边长(长)×边长(宽)的推导过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合理地利用了学生对于动画这一要素的兴趣,将学生的兴趣点转化到数学知识与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再如,教师在执教《时、分、秒》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在向学生传授通过时钟指针判断时间的方法后,随机拨动教具时钟上的时针、分针、秒针,让学生以抢答的方式说出教具时钟上所显示的时间。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抢答游戏的形式完成教学活动。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打下良好基础。

  二、创设教学情境,联系现实生活

  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且最终会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想要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利用数学学科的这一特点,紧紧围绕现实生活,为学生创设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或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身临其境地思考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学习时以现实生活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进而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建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能够运用于现实生活当中解决问题的技能。例如,教师在执教《四则运算》的相关内容时,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新学期伊始,学生去商店中购置学习用品”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教师为学生分配顾客与收银员的角色,让学生自主地完成购物过程中的付款与找零,同时要求扮演收银员的同学准确地计算出物品的单价与总价。在一轮角色扮演过后要求学生交换角色,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重复的过程中学会四则混合运算当中“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计算的过程中,而不是像传统教学模式一般,只能在听讲过后进行练习。在此教学模式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进一步提升了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

  三、引用思维导图,提升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是无需争议的事实,但他们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同样是事实。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吃透教师讲授的内容,也难以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用思维导图去改变这一现状,让思维导图为学生提供思路与思维方法,并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帮助学生串联知识点,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框架的构建。例如,教师在执教《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相关内容时,为学生设计思维导图:教师在最左侧写下“四边形”,由此向右延伸出“平行四边形”“梯形”两条线,并根据这两种图形的四边关系去引申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四边形吗?”生答:“由四条边组成的图形为四边形。”教师继续提问:“同学们观察这两种四边形,他们的四条边都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学生便能够根据观察的结果回答教师的问题“平行四边的两组对边都是平行的,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准确地认识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特点。程中,通过摘抄或批注的方式及时记录自己的阅读感想和思维火花,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这一方法的引导下,更好地进行阅读活动的开展。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向学生普及这两种四边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再如,教师在执教《三角形》的相关内容时可用同样的方式,根据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并让学生结合三角形特性的相关知识点,去思考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将两个三角形组合,形成平行四边形,进而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路会变得更加清晰,能够迅速吸收教师在课堂上传递出的内容,进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语文学习及学生的良好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模式的创新及教学指导功能的实施,来实现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刘娟,文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措施 [J].课程教育研究,2019(08):102.

  [2]李英.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20(2):85,88.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