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的渴望

  • 来源:中国摄影
  • 关键字:观察,渴望,城市
  • 发布时间:2021-06-08 11:39

  “隐字”是个生造的词,我们用它来形容隐藏在城市缝隙中的手工文字。

  我们理解的隐字大抵有两种:一是大隐隐于市,在某个不起眼的烟杂店理发店门口,偶尔能发现尚未被数码印刷所取代的手写广告;二是隐匿多年而重见天日,它们曾是几十年甚至百年前的店铺招牌,往往直接绘写或雕刻在建筑主体上,后人则直接将新的招牌遮盖其上,随着旧房整治拆迁,这些文字就如意外的考古现场一样呈现在人们眼前。

  不同的是,考古变成了“考现”。城市的现在,正以惊人的速度更新换代,当下的历史还未及沉到土里,就直接在半空被时代瓦解。观察的渴望,源自对荒芜未来的预见。滥觞于日本的考现学和路上观察学,正是在上世纪 20 年代关东大地震后百废待兴重建家园的背景中诞生的。而北上广城市近几年的市容更新和招牌整治大行动则提供了一种相似的动因,让人们开始注意那些所剩无多的手绘招牌。正如赤濑川原平所言:“考现学/ 路上观察视角的源头,大概就隐藏在破坏与重建的交汇点。”

  被破坏和重建的不仅是观察的对象,还有观察者的身份。我们极易用怀旧的目光去凝视和鉴赏老招牌:它们之中也的确有书体丰润优美、排版精良有序、设计颇具匠心的“作品”,让人感叹前数码时代的商业美术曾经拥有多么扎实的想象力。但这些都是少数,大多数的 “隐字”还是普普通通,甚至谈不上端正好看,它们只是在过去承担了某种功能的物件。而观察者需要放下艺术审美的包袱,叙述者需要舍弃一切带着复古魅力的消费社会语词,去正视它们作为历史物件的平乏存在。

  这其中还带有些侦探工作的趣味。无论在哪里,招牌文字都裹挟着语言的变迁、字形审美的趣味、绘写雕刻的技巧、材质工艺的特性,以及日晒风蚀后留下的痕迹。除了体现商业经济状况之外,它总是袒露出城市历史的真实肌理。消费主义固然可以随时挪用怀旧的视觉语言,却很难再造这种拖泥带水的肌理。

  于是,拍摄“隐字”更像是在制作视觉档案,而非摄影创作。《隐字上海》三位拍摄者也更多是城市的观察者,而非专业意义上的摄影师或研究者。为了随时捕捉街头偶遇的隐字,拍摄器材也不能过于讲究,比起端着相机,更多时候带着一部手机才不至于冒犯店家和房主。书中记录的招牌均拍摄于过去的六七年间,如今大多已被涂刷一新,或随着建筑的清拆而消失。我们只能在历年的街景地图上找到它们曾经的所在。隐字重归隐匿,考现也终究变成了考古。

  隐字藏在城市的缝隙,渺小而又带着厚重的历史。在这本书的设计上,两位设计师因此选用了小而厚的 A6 开本,呼应题材的民间性和独立性,正如角落废墟中的旧时字迹与宏大叙事之间的无声对立。书籍的内页,一侧可以看到捕捉“隐字”的场所,另一侧将藏匿其中的文字放大。读者可以有多种阅读方式,横版翻阅可以专注于文字细节,竖版翻阅可以专注于新旧之交的场景氛围。一些字形可能难以辨认,书后提供了详细的文字誊录。封面和内页分区标题上的中文字,来自设计师应永会正在试做的字体作品。字形灵感源于他收藏的上世纪各行各业商品广告和包装上的手绘美术字。永会保留了当时繁体字、异体字的形态,将多种设计风格融会贯通,展现出与“隐字” 同时代文字设计的风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