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 来源:辅导员
  • 关键字:传统文化,小学音乐,传承途径
  • 发布时间:2021-08-07 18:48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主要是为了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音乐知识多为初级的音乐素养积累。中国传统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缺失,需要引起老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注意。本文就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进行探讨研究。

  引言;在小学音乐的实际教学中,可以融入中国传统歌曲和中国传统文化,用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引入,由此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历史歌曲的历史背景,人文背景,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基于此,下面笔者将谈谈几点策略。

  一、在歌曲历史中传播传统文化

  在中国有很多歌曲都有悠久的历史和历史意义,这中间包含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推动民族进步的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未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民族意识的培养在此阶段尤其重要。而很多歌曲的革命意义和创作过程都是中国传统文化良好的载体。在历史过程中创作出的革命歌曲是意义非凡的。并且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用讲故事的方式讲出歌曲历史,在故事中感受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用音乐作为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同时,将文化传播基于音乐学习中,也更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一边学习音乐一边记住了文化背景。通过更加生动,更加具体,更加令人接受的方式在音乐课堂里感受传统文化的历程。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音乐课本中学习《保卫黄河》这一歌曲的时候,音乐老师可以事先去收集了解这首歌的历史背景,还有优秀的革命音乐家冼星海先生的生平事迹。当时国难当头,民不聊生,国民党和共产党终于决定摒弃前嫌,联手抗日,一致达成了战略性的合作,统一抗战,全国人民一同抗敌。为了鼓舞士气,冼星海用六天六夜的不眠不休创作出了《保卫黄河》,代表中华雄狮发出了悲愤又不屈的怒吼。首次公演后,周总理曾挥笔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民众谱出呼声。”《黄河大合唱》有着雄伟奔放的旋律和气魄,其震撼人心的大合唱表现了对于革命的激情,通篇表达了被压迫的民族的怒吼,唱出了中华各民族坚韧不屈的的伟大民族精神,成为具有历史跨时代意义的音乐代表作品。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图片和视频进行展示,这样更有视觉冲击力,让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歌曲中的文化意义,在歌曲的历史中感受传统文化,和歌曲所能带来的革命历史意义。

  二、在民族音乐中传播传统文化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东西南北中各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音乐和代表作品,同时也会有一些有趣的故事。老师可以抓住这些有趣的传说,民俗故事来帮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吸引他们的兴趣。正是因为我国地域辽阔,经纬跨度极大,因此长久发展以来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自然条件、生活方式和劳动方式,民族音乐也在影响下形成了不同的体裁、风格。在小学音乐教材的所选曲目中,有许多都是介绍我们的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背景的,这对小学生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十分有利。

  例如,在人教版一二年级课本里,书中带着学生欣赏和学唱民族音乐,例如有彝族、维吾尔族、藏族、苗族、鄂伦春族的一些歌曲和童谣。到了高年级,书中有欣赏傣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羌族等中国少数民族的音乐。例如,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材,以节日为主题介绍了各个民族和国家的不同习俗,包括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之夜、蒙古族的那达慕之歌等等。还介绍了民族特色的舞曲,例如《东北秧歌》和《阿细跳月》,通过歌舞和民乐合奏的形式,展现了各地域民族音乐和特色歌舞的魅力。老师可以收集一些视频资料给学生看,这样更有冲击力,也更有文化魅力。老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图片来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风俗,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同时让他们自己去收集讲述有趣的民族历史,民族传说,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民族音乐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切身体会到民族音乐中的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让他们学习的同时乐在其中。

  三、在民族乐器中传播传统文化

  我国有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凝聚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文化。我国民族音乐分为:民间歌舞乐、民间歌曲、民间说唱乐、民间戏曲和民间器乐五大类。除了这些还有国风、汉乐府、宋词元曲等。学习民族音乐必然会联系到民族乐器,二胡,古筝,古琴,琵琶,扬琴,唢呐等等诸多管乐器和弦乐器,不仅在中国音乐界占据重要地位,在国际的音乐舞台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我们的民族乐器每一样都源远流长,传承至今,因此,从乐器的角度来切入传统文化,也有利于传播传统文化。

  例如五年级将《赛马》作为课外拓展课,以“弘扬民族音乐” 为主题,让学生充分地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音乐以及背后的民俗故事。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讲解胡琴的组成部分和发声原理,或者拿出实物二胡,使学生现场感受二胡的乐理知识,比如二胡有两根弦,里弦和外弦等。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二胡,了解二胡的悠久历史,提升孩子们对二胡的兴趣,对民族乐器的兴趣,让孩子们更有主动性。二胡,古时由胡琴发展而来,曾被命名为胡琴和南胡,在当时流传非常之广。在独奏、合奏、歌舞和伴奏以及戏曲、甚至说唱中,因其声音特别,婉转凄凉,极具特色,在中国器乐舞台上甚至是国际舞台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老师也可以引入二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趣的故事,这也是在讲解传统文化。在小学这个一切都未开始的阶段去输入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音乐,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风土民情,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祖国的人文知识、地理民俗文化的认识,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审美品位。还可以用音乐为基底去拓展学生的见识和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多样化的民族知识和民族特色。

  结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在歌曲历史中传播传统文化,在民族乐器中传播传统文化,在民族音乐中传播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了解传统文化,将文化历史贯穿在每一个故事中,进而输入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作为小学教师需要重视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孙颖.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少数民族音乐欣赏《北方音乐》2015.10

  [2]王宏亮.论民族音乐在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J].新西部,201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