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太火,多关注一下海洋酸化吧

  在被认为是“千年极寒”的今年冬天,很多人又开始关注全球暖化的问题(后来有报道称“千年极寒”只是国外小报制造的假新闻),相当多的人认为是全球暖化导致了气温的突变,出现暴冷暴热的极端天气—有时候,这样太火热的内容会掩盖掉其他正在发生的事件,让大家看不到那些事件的严重性。就像2010年12月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各国为了直接关系自身利益的碳排放量争论不休,但真正威胁我们生存的事情却正被忽略,那就是海洋正在快速酸化,鱼类已经面临潜在而严重的生存危机。

  海洋酸化的问题其实也是在这次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提出的。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撰写的一份报告当中说到,因为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溶解到了海洋当中(大约占到排放总量的1/4),海洋正在以6500万年以来最快的速度酸化,目前海洋的pH值已经下降了30%,酸度明显增加。而这一报告的第一作者,同时也是联合国海洋酸化研究项目的知识交流协调员Carol Turley提出,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到本世纪末,酸度将增加120%,也就是比现在翻个倍还要多。

  对现在的人类来说比较好的消息是,海洋酸度增加所造成的后果还并不明确,至少目前还可以说只是“潜在的”威胁,但无论如何,这关系着鱼类的命运,而依赖于从鱼类获取蛋白质的人类也不可能独善其身。要知道,渔业、水产业是世界上大多数贫穷地区人们最主要的食物和收入来源,全世界几乎有10亿人唯一的蛋白质获取来源就是鱼类,如果鱼类消失,后果可想而知。

  那么海洋酸化有可能造成哪些后果呢?首先就是会直接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比如珊瑚和甲壳类动物,它们可能很难形成外骨骼,而这些动物如果不能正常成长和生存,以螃蟹、贝类(都是甲壳类)、鲑鱼(依赖珊瑚礁存活)为主的捕捞业势必将面临灭顶之灾,以这些水生动物为食的人类也很难再享受到习以为常的美食。另外还包括小丑鱼这类动物,海洋酸化会使得这些小鱼类的生长环境变得极为恶劣,比如削弱小丑鱼的方向感和嗅觉,让它们更容易受到天敌物种以及捕食者的攻击。总而言之就是鱼类将越来越难以生存。再加上现在早就非常严重的过度捕捞和栖息地消失等问题,别以为当条鱼整天游来游去自由自在,那真是比做人要痛苦多了。

  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对海洋酸化进行控制,那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排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一直有正反两派之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对气候的影响只是微乎其微,现在减排更是已经沦为了政治筹码,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政治角力的借口—减排会不会挽救气候这还得两说,但减排会直接挽救海洋与鱼类,这是肯定的。只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溶解到海洋当中的碳自然就会减少,酸化的进程就会被抑制。不过遗憾的是,现在我们真是很少听到有“海洋酸化”的消息,也许是环保人士不了解,也许是全球各国政府有自己的打算,但这却应该成为全世界每一个人关注的课题—让鱼类生存,其实就是挽救我们人类自己。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