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从空中去

  一切都源于服务

  无线支付其实最早并非银行所发明,早在1997年,美孚石油公司就开发了一套名为SpeedPass的无线支付系统。美孚是一家身在美国的石油公司,作为堕落西方世界的代表,这个国家的人工是相当的昂贵。去过加油站的同学都知道,一个加油站要有工人负责加油、要有工人负责收钱—人力成本实在太高。本着节约就是赚的资本家精神,美孚石油找TI公司(没错,就是那个地球人都知道的德州仪器公司)开发了一套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标签(外形就是一个钥匙扣),这也是整套SpeedPass系统中的核心。当用户加完油付账时,拿出钥匙扣在读卡器前刷一下,读卡器便能读出标签ID,然后和服务器通讯并扣除该标签ID下的预存款。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用户节省了时间,加油站节省了人工,双方皆大欢喜之下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这套系统在全美国发行超过600万套。

  SpeedPass采用的是德州仪器公司的射频识别系统。钥匙扣上带有一个约20毫米长的、用玻璃封装的标签,就像一个小小的玻璃丸,整个封装小巧而且方便携带。该系统属于被动RFID系统,也就是说标签内部没有电池来供给电源。它工作时所需的能量是由加油站读卡器发出的射频电场提供的。如此确保了标签体积小巧、成本低廉,并降低了客户更换标签时所需的费用。

  由于涉及到了金钱流通,所以尽管只是读取一个ID,安全性上也不能马虎。和普通电子标签不同,SpeedPass采用的电子标签在生产的时候都嵌入了一个内部密钥,该密钥在工作时不会被发送。当读卡器试图对标签进行查询时,它会先向标签发送一个问讯请求,标签返回ID号以及一个用内部密钥加密的响应信号。与此同时,读卡器计算该序列号的标签应该返回的应答信号并和接收到的应答信号进行比较(这里假定进入系统的标签是同一个)。因为系统能够进行内部密钥校验,这样,将该系统应用到资金交易中,就增加了一层必要的安全措施。不过随着SpeedPass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套相对简易的安全系统就显得越来越不可靠了,以至于后来经过了数次革新,咱们就不在这里多说了。

  更好更快更安全

  就像本文开头所说的,银行为了更好更快更安全地捞钱,决定研发新的支付方式。它们也将目光瞄向了RFID。可能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在终端前面持卡与通过读卡器刷卡有什么区别?”咱们只能说买的永远没卖的精,看好了。据摩根大通的实验,非接触式支付卡可以将交易速度提升20%,尤其是在类似麦当劳汽车店这样的场合。这主要是因为非接触式支付卡无需签名,而刷卡需要签名。那为什么不干脆在使用普通信用卡时停止签名呢?这是因为如果说刷卡相比现金消费来得没感觉的话,那么通过实际测试发现使用非接触式支付比传统刷卡来得还没感觉(因为持续时间更短),顾客在使用非接触式支付时每笔交易中通常会消费得更多。另外,非接触式支付卡作为一种新奇方式会吸引顾客申请它,以便能用上这项新技术,最终的结果是提供该卡的公司能大捞一笔,而持卡人会付出更多。但如果用它来替代现有的支付卡,那将会给银行带来不小的运营成本,所以说让两者并存才是生财之道。

  好了,咱们先把对资本家的抱怨放在一边,来看看这种非接触式支付是如何运作的。为了理解非接触式支付卡和终端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咱们先带大家上一节初中物理课,介绍一下“电磁感应”。1831年,人们发现电流能产生磁场。同年,迈克尔·法拉第发现反之也成立,即磁场可以使穿过磁场的电线产生电流。他把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于是大家把说明电磁感应的定律称为“法拉第定律”。在许多情况下,电气工程师都要设法避免电磁感应的发生。例如如果墙里的电线和电话线之间布线不合理,电线产生的磁场就可以在电话线中产生电压,具体表现就是“噪音”,只有屏蔽电线或适当调整电线的方向才可以避免这种干扰。对于非接触式支付卡这样基于RFID技术的设备,工程师则要利用电磁感应。每张非接触式支付卡都含有一个很小的微芯片和线圈。非接触式支付终端在其周围产生磁场。当支付卡靠近磁场足够近时,线圈就进入了终端的磁场,引起电磁感应。电磁感应产生的电压将为微芯片提供电源,芯片有了能源自然就能运行,这才有了它和读卡器之间的故事。当然,这一切都在眨眼之间完成的。因为由终端供应电源,所以非接触式支付系统也称为“无源系统”。如果没有这个称为“感应耦合”的过程,非接触式支付卡就必须用电池作为电源,这样会增加体积和重量,而且在电量用完之后必须更换,使用成本也增加了。

  非接触式支付卡有了从终端流入的电能,芯片即以事先设定好的频率向读卡器终端传输信息,通过一系列握手认证的过程,终端就可以从芯片中获取信息(如账号和姓名)。与使用标准信用卡进行交易一样,终端将通过电话线向发卡银行发送信息,要求检查卡上的账户余额是否足够支付本次购物。如果余额足够,银行将向终端发出确认编号,交易被准许,持卡者就可以通过。所以虽然由始至终卡片都在用户手中,但是整个交易过程却和传统刷卡消费没有本质的区别—钱一直在银行放着,而不是在卡上放着。各位可别小看了这细微的差别,要知道,只要涉及信用卡,人们就会担心是否安全。从各种频发的信用卡盗用事件中咱们不难发现,个人信息的泄露和磁条的安全性太差(磁条由于技术过于成熟,可以读取、更改或复制磁条的设备遍地都是)是两个主要的原因。使用非接触式支付卡,用户还可以将卡始终握在自己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店家连你卡上的账号和姓名都看不到。

  当然,世间的事没什么是完美的,非接触式支付也一样。有的Geek可能已经猜到了,那就是在多个读卡器终端并排摆放时,有可能产生误刷的情况。为此,各大发卡机构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以下几个措施。首先是严格限制读卡终端的信号发射范围,最多不超过10厘米;其次是要求商户按照规定有序摆放读卡设备;最后是通过设计改良读卡终端的外形,使得它们互相之间不易产生干扰。目前看来,非接触式支付还是相当安全的,这得益于它还不是太普及,等到它像磁条一般烂大街时,估计安全话题又得摆上桌面,不过这就不关咱们的事了,当下咱们还是能安心使用的。

  常见的非接触式支付

  PayPass

  PayPass是MasterCard组织于2003年推出的一种无线支付技术,从2004 年开始在全球开始推广。表面上看,这种技术与普通非接触IC卡技术类似,但其实PayPass有着全新的技术含义。PayPass 集成了传统意义的智能卡功能及非接触标准ISO14443 射频技术,同时使用芯片、密码及射频技术实现非接触支付应用。这也使得它成为了行业标杆,目前全世界超过80%的非接触式信用卡交易都使用ISO14443标准。

  Visa Wave

  有了MasterCard怎能缺少Visa?Visa Wave卡是V I S A组织推出的一种非接触支付技术,用户只需在读卡器4厘米范围内手持Visa Wave卡,读卡器就能感应到信用卡并完成交易。每笔交易虽然仅通过感应式装置进行,却十分安全。因为Visa Wave 卡必须在取得指定信息后才能开始交易,其中包括一组独特的、经高度加密验证的交易密码。Visa Wave卡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但可以在贴有Visa Wave标志的商户进行非接触式交易,更可将Visa Wave卡当作标准的Visa卡来使用。目前,全球超过2400万个商户和近100万台自动提款机均可受理VisaWave业务。

  Q-P BO C卡是在中国推出的非接触式支付卡,符合PBOC规范。为了满足非接触支付方式在交易速度上的要求,Q-P B O C卡对交易流程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把多条命令压缩成尽可能少的命令,以减少交易的时间;将卡片和终端的交互过程集中完成,当卡片离开读卡器的通讯范围后,终端再与服务器进行数据认证、终端风险管理和终端行为分析,并允许卡片离开读卡感应范围之前或之后进行密码操作,使卡片在读卡器感应范围停留的时间尽可能短。这个没啥好说的,是中国人就顶,不顶下辈子还是……

  非接触式支付的衍生品

  虽说非接触式支付这词属银行所有,但这套玩意儿实在是有够方便,所以出现了许多基于非接触式支付的衍生品。

  城市一卡通

  城市一卡通这东西就算各位没用过,也应该在新闻里听过。说得文绉绉一点,城市一卡通系统是依托自动识别技术和射频卡建立的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的系统工程,体现了一卡多用、一卡通用的特点。说直白一点,只要你往这卡里充值,无论你是坐公交车、坐地铁、去医院看病、水电气费等公共事业收费,都可以用它来缴纳。城市一卡通系统既能满足总体规划需求,又能根据实际情况将各个功能分批次开通。

  这样既可以保证系统实施的规范性、可靠性,也可以有效降低系统运营的风险,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目前,中国的许多城市都已经开始建设城市一卡通系统。

  社保卡

  看到这张蓝色小卡片,我等是内牛满面啊。这张涵盖了包括劳动就业、工资、保险制度、以及医疗、住房、社会救助等等的卡片,简直就是一张安抚咱们继续前行的大饼。但是现有社会保障体制的各个项目分属不同单位企业或部门管理,涉及的内容多且范围广,给具体的操作和管理使用带来了许多不便,限制了社会保障体系的良性发展。解决之道就是利用银行这一公共平台将各个部门及单位联合起来统一管理,建立整套的社会保障IC卡系统。没错,这套系统也是个基于非接触式支付系统的。当然,建立这套系统的钱也是我等出的……

  加油卡

  虽说中X 油、中X化这两兄弟的油品比美孚差、价格比美孚高,但是它们捞钱的能力可丝毫不逊于美孚。这不,连美孚的SpeedPass系统也被山寨了。如今车是越来越多,加油站业越来越多,但支付方式还是以传统的现金、油票和记账的方式为主,在加油高峰期,由于效率低下引起的时间浪费和拥堵让人不胜其烦。这种落后的现状给这捞钱两兄弟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使用非接触式支付卡成为了最佳解决方案。这种加油卡既能使用IC卡在早期的加油机上支付,也能通过无线支付的方式在新型的加油机上使用,真正提高了效率,方便了用户。

  校园卡

  自打高校扩招开始,随便一个高校的新生就数以万计,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一直表示压力很大。为了避免行政部门的人集体崩溃,各大高校开始陆续推出校园卡。别小看这样一张不怎么起眼的卡片,在学校里从吃饭到考勤、从借书到上网、从购物到就医,它几乎能包办你在校园里所有和钱有关的支出。当然,这类卡也是采用的非接触式的。

  ID卡

  现在全国都已经普及了第二代身份证,不过可能许多人还不知道,其实这个身份证也是一个非接触式卡片,只不过它并不会支付钱,而只是和读卡设备确认身份而已。

  公共事业收费套件

  长久以来,如何及时收取公共事业服务费用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公用事业部门。就拿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水电气费来说,以前每到缴费时间就得去营业厅排着长龙,每月三次永不落空。现在,基于智能卡的解决方案已被广泛用于各类基础能源的收费,而这一切也得益于非接触式支付的便利性。

  看了这些是不是觉得非接触式支付早已进入我们的生活,但我们却从未注意过它们呢?其实非接触式支付和其他新技术一样在不知不觉之中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