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上涨的制造业冲击波

  • 来源:人力资源
  • 关键字:最低工资,上涨,制造业,冲击波
  • 发布时间:2011-02-15 13:38
  从2010年2月份江苏省上调社会最低工资标准开始,截至10月底,全国有30个省市区已经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涨幅达24%。生活成本上涨、劳资纠纷、以及政策变化都成为推动最低工资上调的原因。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后,对中国的制造业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影响极为有限,而未来最低工资上调的幅度和频率都将提高。

  各省市纷纷调高最低工资标准

  尽管各省市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目前的最低工资标准仍处于较低水平。根据要求,社会最低工资标准最少两年内调整一次,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各省市区此前最低工资标准还是2007、2008年的,此次看似大幅度的调整不过是“补充性增长”,以达到本应调整到的水平。

  由于基数较低,调整不够及时,加之增长速度不够,各个地区的社会最低工资标准与平均工资的比值全部低于40%-60%的合理水平,占比重最高的新疆也仅有36.45%,而北京和上海尚不到20%。各地上调后的最低工资标准尚且不足以维持基本的生存所需。仅河北、新疆和西藏三处的最低工资水平上限超过人均消费量(如表1)。

  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的原因

  生活成本上涨倒推最低工资水平上调。目前的劳动力成本上涨主要原因并非是“刘易斯拐点”。通常

  认为当“刘易斯拐点”到来引发的工资上涨应该是一个平缓而持续的过程,而自2006年以来中国中低端劳动力的工资上涨则更加“陡峭”。中国资源价格不断上涨,拉动转移劳动力在城市居住、生活和交通费用增长,这样就通过转移成本上涨拉动低端劳动力价格上涨。中国自2006年以来土地和房地产价格,以及各类资源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城镇的生活成本、商务成本急剧上升,劳动者的实际生活支付能力是在下降的,倒逼着工资上涨。

  社会矛盾激化和政策变化各方面的力量推动了最低工资上调。2010年出现了劳资冲突激化的现象也推动了最低工资的上调。2010年5月,有十几起企业停工事件被曝光,其中广东佛山本田汽车零件制造有限公司的罢工事件最为引人注目,罢工从5月17日持续到6月1日,对本田汽车生产计划造成严重影响。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已被纳入中国“十二五”规划中,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将会以更快速度增长。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成为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重要发展目标,意味着劳动者平均工资水平上涨的速度将会较之前有明显的提高。扭转目前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单纯依靠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显然是无法达到的,因此必须要实现中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较平均水平更快增长。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最低工资上涨对于制造业中的各个部门影响程度不大。按照工资水平20%的幅度上涨,制造业中受冲击最大的部门成本上涨为2.84%,而平均成本上涨率仅为1.35%

  左右,基本不会由于涨工资而明显加大企业用工成本,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导致劳动力增加收入成为“无源之水”。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部门受到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影响比较小。总体来看,像家具、纺织、服装、工艺品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受劳动力成本上涨影响相对显著,成本上涨都超过1.1%;而像造纸、化学原料和化学纤维等资本密集型,以及交通运输、电气机械、通信设备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则受影响程度小得多。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不会导致通胀压力的大幅增加。尽管此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看似幅度较大,可能引起通胀冲动,但是由于导致的整体成本上涨有限,加之考虑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产品的需求弹性,最低工资标准带来的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极小(如表2)。

  中西部地区工资水平的相对较快上涨将有助于吸引部分低端劳动力留在本省内务工。以往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工资水平一直持续高于中西部地区,吸引大量中西部劳动力向这些地区转移。而中西部地区社会最低工资水平的增幅明显高于沿海省份,缩小了收入水平上的差距,使得部分劳动力输出地区的低端劳动力更倾向于留在本省内。

  中西部地区平均涨幅为26%,高出沿海省份20.5%的涨幅近6个百分点;像2010年河北省社会最低工资标准第一档已经达到900元,与北京、天津基本相当,如果考虑到交通以及住房等其他消费,可能留在本省务工的净收入较北京、天津更高。按各地消费水平衡量,经济发达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明显低于维持基本生活的要求,像北京、上海等地最低工资收入满足该地区人均消费支出不到60%,而中西部地区的相对比例则要高得多,也反映出这些地区低端劳动力的实际收入水平要强于沿海发达地区。

  未来最低工资上涨

  未来社会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幅度将进一步扩大。未来社会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的频率和幅度都将会加强,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将意味着如果中国要在5年内实现收入翻番,平均工资上涨的幅度将在15%以上;同时要扭转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必须要实现更快增长。中国的消费升级将会拉动服务业的发展,而未来5-10年内中国适龄劳动力增速将呈现下降趋势,这些将直接或间接拉高低端劳动力的收入水平。中国未来的区域发展将会强调均衡化发展,以缩小区域间收入差距的问题,加之中国内部的产业转移将加大中西部地区对于中低端劳动力的需求,这样中西部地区最低收入标准上涨的平均速度将会超过东部地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