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争霸 规模排名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基金,争霸,规模,排名
  • 发布时间:2011-02-16 13:25
  基金业为争夺业绩排名而进行的“限购”、“抬轿”、“砸盘”等行为,引起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反感,一些过分倚重业绩排名实现规模增长的“老”公司开始遇到发展瓶颈

  每年的基金公司规模排名争夺,总能吸引来市场各方的高度关注。

  1月4日,国内全部基金公告了截至2010年12月31日的资产净值。依次位列前十大的分别是华夏、嘉实、易方达、博时、南方、广发、大成、银华、华安、富国,它们合计管理的基金资产规模为1.19万亿元,在全部60家基金公司中的占比接近48%。

  前十大基金公司中,成立于1998年至1999年的“老十家”占据了七席。其中,华夏基金以2247.13亿元的规模继续保持行业第一。不过,相比2009年年底,缩水了逾410亿元,成为规模下降最大的基金公司。除旗下基金业绩表现严重不均衡,涉嫌不公平对待基金资产外,因股权结构不规范,导致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重大风险隐患,证监会自2010年1月1日起就暂停了华夏基金的新产品发行,这是导致该公司发展出现明显倒退的重要原因。

  相对于华夏基金等“老”公司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而言,大摩、国联安、信诚等一批中小型基金公司通过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创新,正在强势崛起,迸发出巨大的活力,明显提高了它们自身的行业地位,也为基金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公司遭遇瓶颈

  在前十大基金公司中,与2009年相比,只有三家公司的管理资产规模呈现增长,有七家公司的管理资产规模出现下降,其中,华夏基金的下降幅度高达15.45%。

  华夏基金一向有基金业的“一哥”之称。自2007年以来,在每年基金业绩排名方面的比凶斗狠,成就了该公司管理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2007年、2009年,在国内全部股票基金的业绩排名中,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都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这令该公司管理资产规模在2009年底高达2657亿元,比第二大基金公司多出逾1000亿元。

  在2010年,华夏基金继续沿袭其业绩驱动模式,但却引来了市场越来越强烈的争议和诟病。与华夏策略精选、华夏大盘精选分别取得29.49%、24.23%的年收益率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华夏行业精选、华夏盛世精选、华夏收入等多只主动型股票基金的收益率为负。华夏旗下不同基金间的业绩表现相差悬殊,令市场关于该公司涉嫌利益输送的质疑不绝于耳。

  更为恶劣的是,为了比拼业绩排名,以华夏为典型的一些公司具有明显的抱团拉抬重仓股的“抬轿”行为,或抛售竞争对手重仓股的“砸盘”行为,这严重败坏了行业风气。

  以华夏基金重仓股广汇股份为例,2009年四季度,华夏大盘精选、华夏平稳增长、华夏红利混合等三只华夏系基金开始重仓该股,虽然华夏大盘精选的资产规模相对最小,但该基金配置广汇股份的金额最大。2010年一季度,华夏红利混合、华夏复兴等加大买入力度,具有明显的为华夏大盘精选“抬轿”的嫌疑。

  2010年二季度,广汇股份出现震荡调整,华商基金公司旗下的华商盛世成长重仓杀入,与其竞争对手华夏大盘精选交叉持有重仓股,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2010年12月份的下半个月,广汇股份暴跌,跌幅远超同期大盘。华夏或华商是否曾对该股有恶性砸盘行为,将于2011年1月中下旬公布的基金四季报中也许会出现一些蛛丝马迹。

  为了争夺业绩排名,基金业“限购”、“抬轿”、“砸盘”的行为已引起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反感,一些过分倚重业绩排名实现规模增长的“老”公司已遇到发展瓶颈。

  中小公司迸发活力

  在“老”公司的发展出现停滞的同时,大摩、国联安、信诚等一批“新”公司则展示出较强的活力。

  2009年年底,摩根士丹利华鑫的管理资产规模为32.59亿元,2010年年底,已扩大至124.35亿元,增加了281.59%,成为成长性最快的基金公司。

  摩根士丹利华鑫原名巨田基金,成立于2003年3月14日,其实是一家有近8年历史的老公司。该公司成立后,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等在内的经营层主要来自于股东方巨田证券。截至2008年6月底,巨田基金的管理资产规模只有20亿元,是一家已完全被边缘化的基金公司。

  2008年下半年,摩根士丹利和华鑫证券入主巨田基金,该公司更名为摩根士丹利华鑫。其后,新股东采取市场化的方式,从社会选聘优秀的专业管理人才组建新的经营层,来自大成基金的原总经理于华、来自工银瑞信的渠道营销部总监分别担任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这令摩根士丹利华鑫出现了脱胎换骨式的变化。2010年,摩根士丹利华鑫迅速崛起。

  尽管从业绩排名看,大摩领先优势和大摩资源优选2010年的收益率分别为21.96%、18.44%,未能进入前十,但是,该公司市场体系的辛勤营销传播让很多投资者认识到,保持基金业绩的稳定远比追求业绩排名更重要。

  摩根士丹利华鑫副总经理秦红说:“投资带来的业绩,加上营销服务带动下的广泛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带给别人的不只是短期业绩的告知,还包括对这个虽小又新,但有专业水准公司的信心。”她表示,专业的基金营销人员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认识基金产品,带给投资者更好的投资体验和投资结果。

  与摩根士丹利华鑫有些类似,国联安基金成立于2003年4月3日。在成立后,由中外方股东联合组建的经营层内部矛盾尖锐,公司经营每况愈下。“穷则思变”,2008年7月,股东方采取市场化方式重组经营层,许小松、王峰分别担任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国联安浴火重生,管理资产规模由2008年年底的52.20亿元快速上升,2009年年底达102.33亿元,2010年年底达173.11亿元。

  明星基金的陨落与升腾

  除大公司的发展停滞,以及中小公司的强势崛起之外,老明星交银施罗德的陨落和新明星华商基金的升腾,也是2010年基金业引人瞩目的风景。

  交银施罗德曾经是首批三家银行系基金中风格最为积极者。该公司原总经理莫泰山来自证监会基金部,曾任核心部门正处级官员,原投资总监李旭利来自南方基金。与监管层的良好关系、背靠大股东的渠道优势、投研与市场营销的积极风格,在这些诸多因素的综合推动下,交银施罗德于2009年上半年跻身行业前十大。

  但好景不长。自2009年6月份之后,交银施罗德进入多事之秋,经历了李旭利、郑拓、陈晓秋、赵枫等多位投研系统的骨干人员离职。2010年9月底,公司总经理莫泰山转投私募重阳投资,令交银施罗德的离职潮在业内外掀起惊涛骇浪。

  在经历一连串的变故之后,交银施罗德受到更加沉重的打击。2010年10月,李旭利因在交银施罗德工作期间涉嫌“老鼠仓”而受到调查的消息不胫而走,进一步损害了交银施罗德的品牌和形象。

  截至2010年12月31日,交银施罗德的管理资产规模为489.74亿元,较前一年缩水368.84亿元,成为缩水额仅次于华夏的基金公司。

  随着交银施罗德的沉沦,总部位于北京的华商基金迅速升腾,成为基金业的新明星。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其管理资产规模为417.29亿元,较前一年增加283.45亿元,成为增加额最大的基金公司,重演了2005年至2009年上半年期间交银施罗德快速崛起的故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