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全世界在行动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反腐,世界,行动
  • 发布时间:2011-02-16 16:31
  这个世界正在和腐败斗争。治腐,每个国家各有侧重。但似乎,也都是顶着各自的硬伤前行

  文|《小康》记者 罗屿

  在2010年12月14日以前,或许全世界都不会想到,一名26岁的突尼斯大学生因抗议城管暴力执法而选择自焚后,将引起怎样一场风波巨变。

  当天,在突尼斯中部城市西迪布济德,那个名叫穆罕默德·布瓦吉吉的失业大学生,因警察没收了他赖以营生的小摊货物而到市政部门申诉,喊冤无效后,愤而在市政大楼前浇油自焚,当场休克昏迷,虽经医院抢救,还是于12月17日不治死亡。愤怒的民众抬棺游行,与警察爆发冲突,导致人员伤亡。期间,又有失业大学生和失意者或自焚或爬高压电触电自杀。

  这点点滴滴的民怨汇集在一起,终于在2011年1月14日这天,爆发了波及突尼斯全国的抗议浪潮。其总统本·阿里也不得不仓皇出逃,一个统治了23年的政权轰然坍塌。

  对于突尼斯发生骚乱的原因,很多人认为,总统家族腐败是不能抹去的重要一笔。今年74岁的本·阿里统治突尼斯20多年,近乎独裁的统治导致突尼斯贪污腐败日益猖獗,贫富悬殊之大已达到令人发指的程度。红遍全球的“维基解密”就曾在一封名为“你的就是我的”的电文中,曝光这个国家的腐败程度之深。文中称:在突尼斯,只要是总统家族成员看上的,无论现金、土地、房屋甚至游艇,最终都得落入他们手中。而2009年6月的一份电文,则形容本·阿里家族犹如黑手党,控制着整个国家经济的方方面面。另一份2009年的电文则描述了在本·阿里女婿的豪宅里举办的一次宴会:罗马时期的文物随处可见;客人们享用着用私人飞机从法国南部小镇空运来的酸奶;一只宠物老虎在花园里漫游。

  腐败严重,某种程度成了突尼斯政权瓦解的直接原因。23年繁华一朝灰飞烟灭,对同样存有腐败“病症”的国家而言,也算是一种警醒。

  东南亚,腐败到处盛行

  12月9日是“国际反腐败日”。就在2010年的这天,国际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题为《全球腐败趋势指数》的报告。报告显示,从全球范围来看,4个人中就有1人曾向至少一家公共机构的人员行贿,受贿者大部分是警察。

  另外,“透明国际”还公布了“世界各国廉洁程度排行榜”。在参与排名的178个国家中,东盟成员国中除新加坡与丹麦、新西兰以9.3分并列第一,成为本年度“世界最清廉国家”外,其他东盟国家在排行榜中的位置都不乐观:如越南排名116位,印尼排名110位,柬埔寨排名154位。

  这些数据,刚好印证了各路专家学者的说法——多年来,除了相对廉洁的新加坡,腐败已成为广大东南亚国家无法回避的问题。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就曾表示:“在东南亚,腐败到处盛行,从官僚政权的最高级到最低级腐败,已成为所有当权人物的生活方式。”

  就像排名116位的越南,腐败已被普通民众比作“国难”。虽然越南政府也曾大力推进反腐,比如“革新派”总理阮晋勇曾在2007年主持组建反腐败警察局。同年,越南还主动加入亚洲反腐行动计划,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反腐合作。但越南民众似乎觉得,这些行动打击的也不过是那些可见的犯有重大贪污的高官而已。因而,有普通百姓在政府出面开设、旨在打击腐败的网站上忍不住发声:“一名贪腐官员下台,究竟能否改变我们仍要为警察、医生、老师、房东所困扰的境遇?”

  相对于越南“国难”的说法,在“廉洁程度排行榜”上比越南排位稍靠前的印尼,其腐败状况则被专家学者类比“社会病”。“在印度,腐败的勾当是在桌子底下进行的;而在印尼,就连桌子也是腐败的。”这是《亚洲时报在线》2006年发表的一篇评论中的总结。

  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印尼就设立了一些反腐败机构,只是效果差强人意。2004年,苏西诺当选印尼总统后,为表反腐决心,不仅成立了“印尼反腐败委员会”,还在印尼民间设立“印尼贪污监察组织”。然而,就在“反贪腐委员会”打击腐败,捷报频传时,却有民众发出质疑——为何该委员会没有能力对付众所周知的“贪腐大户”,比如已故总统苏哈托幼子多米,他涉嫌贪污4亿美元,却被判无罪。

  这样看,印尼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人民协商会议主席阿米安·赖斯说过的一句话,则颇具深意——“到现在为止,没有一起严重的腐败案件通过法庭审判,因此根本谈不上塑造法律至上的风气。”

  立法和执政机构缺乏监督、执法软弱无力、从高官到小公务员乃至街头交通警察都受贿成风……以上种种,均是腐败已成印尼社会顽疾的体现。攻克“重症”,难免要面对各种失败——2010年7月,民间“印尼贪污监察组织”成员塔马·朗昆在看完电视转播的世界杯足球赛后骑单车回家,途中遭四名恶徒击伤头部。据悉,塔马曾经参与调查警察部队高官贪污事件。而就在塔马遇袭前两天,当地一家新闻周刊所在的办公室也遭到燃烧弹的攻击。该杂志曾调查刊登了警方高层涉嫌贪污的专题报道,指某些高层的银行户头内有数百万美元的贪污款。

  在“透明国际”此次发布的“世界最清廉国家”排行榜上,处于154位的柬埔寨,对于反腐这件事,显然没什么可骄傲的。但不管怎样,柬埔寨总还是“进步了”——在2009年的排名中,柬埔寨处在158位。2007年时,柬埔寨排名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166位。

  这种“小幅提升”或许要归因于柬埔寨政府“持之以恒”的反腐决心——2010年3月,柬埔寨国会表决通过了首部酝酿16年之久的《反腐败法》。此后,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等行为一经确立,将视情节依法受到制裁。另外,《反腐败法》还要求,政府官员必须向“柬埔寨反腐败机构”公布个人财产,这也是柬埔寨官员首次申报财产。

  自《反腐败法》通过后,“柬埔寨反腐败机构”主席翁仁典就开始利用各种场合进行“普法培训”。与翁仁典主席温和的“宣传”,或者说“警告”相呼应的是,“柬埔寨反腐败机构”也开始进行“反腐严打”行动。比如,该国西部的菩萨省检察官查西莱乌斯和两名保安就在11月底被正式逮捕。“他们被控腐败、非法拘禁,还有勒索。这简直是滥用权力。”翁仁典亲自对媒体公布了这一消息。

  在2010年12月9日的一次反腐会议上,翁仁典提醒各级官员,包括国会议员、内阁成员、政府官员、反腐败委员会成员、普通公务员、军官、警察、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书记员等,从2011年1月1日到31日,他们都要进行财产申报,涉及人数达到20万人。而他们需要申报的财产,包括土地、房产、珠宝等。

  然而,柬埔寨政府如此大手笔的反腐动作,却仍遭受不少质疑。柬埔寨反对党桑兰西党发言人严索万就认为,洪森政府反腐的目标不过是警察和小公务员这种“小鱼小虾”,对“大鱼”们则轻易不动。严索万觉得,“透明国际”发布的“清廉指数排名”,柬埔寨之所以上升迟缓,刚好是自己说法的某种佐证。

  或许,让柬埔寨民众对政府反腐最有“不平”之感的,还是以下这点——此次涉及20万人的官员财产申报,只是报给“柬埔寨反腐败机构”,并不会向全体国民公布。这种不透明的“神秘”做法,只会让民众感觉缺少监督权。一切仍旧不可知。

  另外,“柬埔寨反腐败机构”本身的公正性也遭人怀疑。主席翁仁典本人曾一度被媒体披露有“经济问题”,更关键的是,翁仁典是由首相洪森任命的,他本身又是洪森的高级顾问。这种“亲密”关系难免让人揣测:“柬埔寨反腐败机构”怎么能够独立工作?毕竟,它很可能受到首相,和其政治班底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的影响。

  硬伤下前行

  在2010年“透明国际”发布的“世界最清廉国家”排行榜上,与柬埔寨同处154位的还有一个国家:俄罗斯。这是自1995年“清廉指数”创办以来,俄罗斯的最低排名。

  如今在俄罗斯,小到对交通警察行贿,大到对政府官员提供巨额回扣,腐败已成为制约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顽疾。和柬埔寨相似,俄罗斯也有一项打击腐败的“财产申报制度”,即勒令政府高官、法官和议员公开自己的收入、房地产和汽车资产。但却有调查显示:俄罗斯官员和议员申报的个人财产经常与他们奢华的生活方式很不相符。

  其实,早在2007年梅德韦杰夫竞选俄罗斯总统时,提出的口号之一就是反腐败。2008年初,他就任俄总统后不久,便成立直属总统的反腐败委员会,该委员会每周开一次例会。2008年,梅德韦杰夫还签署了《反腐败法》。同时,俄罗斯总检察院侦查委员会还在其官方网站开设了网上信访接待室,收集大量线索。

  2010年时,为加大反腐败力度,俄罗斯还出台了新的法案,规定受贿3000卢布以内,受贿人将被处以50万卢布的罚款,在3至10年内不得担任某些特定职务。数额巨大的,受贿者本人及其家属的财产将被没收。9月,总统梅德韦杰夫解除了在位18年的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的职务,并对冬奥会期间涉嫌滥用公款的某些体育官员展开调查。

  至于俄罗斯民间,或许是受“维基解密”启发,2010年12月,俄罗斯知名记者阿列克谢·纳瓦尔尼也创办了一家“解密”式反腐网站,网民可在上面详细披露自己知晓的、俄罗斯国内存在的腐败行为,并在网站上讨论。

  可种种举措下,俄罗斯的反腐之路仍旧走得踉踉跄跄,这或许和其腐败“涉面广”、“程度深”脱不开关系。在俄罗斯,腐败现象出现在许多行业。有报道称,即便是外资餐馆的老板,每月也要准备数十份礼物送给相关机构,否则正常的经营活动都难以为继。正因如此,有专家预言,俄罗斯的反腐败工作要想取得成效,还要假以时日。毕竟,顶着业已存在的种种硬伤前行,就如逆风行走。

  逆风行走的,何止俄罗斯?如今,反腐更像是全世界的一场战斗——巴西总统卢拉在去年向国会递交一项反腐败议案,意在打击贿赂公务人员的企业;韩国则推出“一刀切”政策:如果发现官员受贿或贪污,无论涉案金额大小,都将开除公职;至于南非政府则宣布将成立一个特殊部门来解决南非政府部门的腐败问题;而英国则宣布,将对警察系统进行50年来最大规模的改革,成立类似于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国家打击犯罪局;至于尼日利亚则开展了“少儿反腐行动”,让中小学生们四处游说、演讲,呼吁司法机关给予贪污、行贿、受贿分子更加严厉的制裁……

  反腐,全世界在行动。

  丹麦式清廉

  在全世界的反腐风暴刮起时,很多人也开始把目光转向丹麦、新加坡、新西兰,这三个在“透明国际”2010年“清廉国家”排行榜上,并列第一的国家。新加坡以高薪养廉和严厉的惩戒措施闻名于世;新西兰早前曾让一些私人部门组织起来监督不同行业中政府垄断以及权力滥用。至于丹麦,情况则略显特殊——立法并不完全是丹麦反腐的关键。有报道称:在丹麦,反腐意识已经作为一种公共道德深入人心。丹麦人大多认定,任何事情都是按照规章制度来办,如果你琢磨着走后门或者送礼,反而会导致你的事情办不成。因为按照丹麦人的思路,会想:为什么要送礼?是不是你本身有问题,所以才想到用送礼这种方式?

  其实,和大力反腐的俄罗斯、柬埔寨一样,丹麦也有财产公开和申报制度。丹麦的税务部门负责统计丹麦全体个人,包括政治人物和公务员在内的所有丹麦民众和公司的财产。至于如何避免俄罗斯的困境,即“官员申报的个人财产常与他们奢华的生活方式不相符”,据报道,在丹麦,人们的住房、财产、土地都是经过注册的,财产登记部门不会允许任何瞒报的事情发生。

  在丹麦,类似的“透明”还体现在“公共开支监督”上。丹麦的国家审计局,负责对国内所有公共部门的预算和开支进行调查、研究,检察是否有违规和滥用。国家审计局还会把相应情况上报给丹麦议会。在每年的年度预算白皮书中,每个市民都可以看到所有公共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情况。所有的公共开支信息也会在互联网上公布。

  丹麦经验中最可借鉴的,或许就是在推进反腐时,透明的舆论监督以及严格的制度执行。对其他国家而言,炼成“丹麦式清廉”,的确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所幸的是,全世界许多国家,仍旧在反腐路上艰难前行。于是,我们才看到了下面这些“落马”。

  2010年,新西兰房屋部长希特利被媒体披露不当使用政府信用卡来支付部分私人开销后,在公开道歉偿还约1000新西兰元后,又被曝将两瓶酒的开销谎报为与太太参加执政党国家党会议的餐费。新西兰总理派出审计长亲自调查此事,这名部长随即辞职。时隔不久,刚上任的英国新内阁财政部第一副大臣劳斯,因身陷“房租报销门”宣布辞职。8月,韩国国务总理提名人金台镐宣布辞职。原因是舆论曝光其妻曾以个人用途使用公车,使用政府职员做钟点工,以及金台镐的财产目录没有登记以妻子和岳母名义开设的部分商铺等。9月,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柳明桓因女儿“特招”事件辞职……

  以上这些,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对“微腐败”零容忍。这,至少代表某种希望,“这个世界会好”的希望。

  国际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的2010《全球腐败趋势指数》报告指出,从全球范围来看,4个人中就有1人曾向至少一家公共机构的人员行贿,受贿者大部分是警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