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堡子里繁华不再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张家口,堡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2-16 16:49
堡子里内的那些残垣断壁,告诉人们这里早已不是历史长河中那个繁荣的地方。如今,已走出堡子里的张家口人正大踏步前进,他们续航前进,是为了找回曾经逝去的辉煌
文|《小康》记者 孙晓青 张家口报道
在很多研究张家口历史的人眼里,这座城市有太多的故事,军堡、商堡、旱码头、区域中心……每一步的飞跃都推动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从军用到通商、从辉煌到没落再到如今的大发展,这座城市和人用了很多心力,等待了很长时间。
一些老张家口人笑着说,“等待是为了今天的大发展,值得!”这份等待的耐性就源于这里的人对这座城市的独特性和实力的肯定。身处在京、冀、晋、蒙四省市区交界的独特地理位置,让其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征战、融合的战略要地,兵家必争之地,而一条互通中俄、中蒙物资贸易的古“张库大道”带动了整座城市的繁荣和鼎盛。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这座城市从来就不甘落寞和平凡。
寻找老城
在桥西区中心有些“混乱”的步行街尽头,有一处市区最早的城堡——张家口堡——当地人更愿意叫它堡(当地读bǔ)子里,相信每个走到这里的人都会惊讶于老城与现代步行街的紧密相连,当地人都知道这里是这座城市的根。
张家口历史学会会长杨润平不止一次来到这里。正如上海的石库门、北京的四合院一样,堡子里已然是张家口的一个标志性符号。这里的每个院落、每条巷子都有着数不清的故事,“最开始这就是一个军事城堡,后来变成了商业中心,在这逐步的演变中也形成了现在的张家口这座城市。”杨润平说。
据史籍记载,宣德四年,指挥使张文开始建筑城堡,方四里,因该堡以北有东、西太平山对峙如巨口,故名“张家口”。堡子里是长城防线宣府镇的要塞,在阻止蒙古军队的进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战争中从未失守,故以“武城”之誉而雄冠北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明朝与蒙古之间化干戈为玉帛,实现了“茶马互市”。堡子里也逐渐随着边境贸易往来成为了一个商业聚居地。
“无休止的战争消耗了彼此太多的人力物力,经济文化交往也被阻隔的太久,终于成为交战双方所厌倦的事情,当恢复贸易,和平共处,成为两边统治者共同的抉择时,堡子里便也迎来了发展机遇。”在杨润平看来,由军转商的张家口,是它成长壮大的一个很重要的节点。
那时的贸易以马市为主,实际上就是用内地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去对换蒙古民族的马匹和其他畜产品。在长城沿线上一共有11个关口进行着这样的马市贸易,张家口凭着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一个。有史料记载,那时张家口马市收购的马匹多达1.8万匹,这里也成为长城沿线发展最快的城市。
商业的发展给堡子里带来了空前的发展。在杨润平看来,马市贸易只是一个开始,到了清朝大境门出现后,成就了古商道张库大道的兴盛,也因此带来了大批中外商贾涌入张家口,形成了大批的商号、钱庄、银行、以及商人们兴建的深宅大院,逐渐成为了“华北第二商埠”。这一时期,张家口的人口也不断增加,市区逐渐扩大。
然而,随着1929年国民政府与俄断交,蒙古关闭了中国的所有商号,张库大道被迫中断,张家口也随之走向衰落。在随后的三四十年中,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苏关系破裂等诸多历史原因,让这座城市进入了漫长的沉寂期。
如今,我们只能从堡子里仍然保留的一些规模宏大的四合院中窥探昔日的辉煌,那些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彰显着当初大院主人的富贵荣华。据张家口市桥西区普查,堡子里现存文物古迹达700余处,其中极具价值的重点院落有93处,堪称北方民居博物馆。
现在生活在堡子里的人早已是寻常百姓家,一位在堡子里摆摊的小贩说,“这里算是生活比较贫困的居民聚集地,那些大户人家的后人早就不在这儿了。”
堡子里历经600年风雨沧桑的文昌阁仍然是整个老城的象征性建筑,与之遥相呼应的玉皇阁曾是整座城的制高点,如今登上52级台阶来到这里,看到的堡子里全貌再也不是历史笔触下的繁华景象,更多的是破落与沧桑。
“跑草地”的张库帮
清末民初,张家口蔚县的王瑞昌白手起家,为了赚钱,他从沙漠进入到草原,最后到库伦经商,一路上遇马匪、斗狼群,解决商队内部的矛盾,吃尽苦头,一次次舍命去闯张库大道,最终成为了张家口的一代巨商。电视剧《大境门》将这一传奇故事搬上荧屏,让张库大道这条古老的商道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张库大道是从张家口出发,通往蒙古草原腹地城市库伦(现在的乌兰巴托)的贸易运销线,全长1400多公里。李桂仁所著的《明清时代我国北方的国际运输线——张库商道》中提及,这条商道作为贸易之途,大约在汉唐时代已经开始。当清政府对蒙、俄贸易全面放开,修筑大境门支持商业运输线时,这条古商道自此也兴盛起来。
当年张家口最繁盛的时期,在张库大道上,堡子里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只有经商发了财的人才有能力在这里购置房产,他们形成了冀商的重要分支之一张库帮,张家口的“老草地”杨兆德祖上以拉骆驼为生,后来到蒙古那边贩卖货物,做些小资本的买卖,当时叫“走碎销”或者“跑草地”。
“走碎销”主要依靠骆驼和牛车组成商队,从内地采购绸缎、布匹、米面、纸张等,与牧民交换回马、牛、羊、药材等,与俄国人交换回毛呢、毛毯、天鹅绒、银器等。这些商队每年秋季出发,直到冬季返回;老倌车队一般是春季出发,秋季返回。在漫漫的张库商道上,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骆驼和老倌车在日夜不停地行走。
然而这并不是一条容易的买卖路,有人说这是一条历练人生、创造财富、成就英雄的黄金之路,也有人说这是一条邪恶、血腥、通往地狱的死亡之路。这些商旅要面对的不仅是漫长的旅程,更大的隐患在于一路上的马匪和狼群。在张家口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昔日跑草地的商队,如果一支驼队少于100头骆驼是绝对不敢走的,有时几个商队需要合在一起前行,其艰难险阻的程度不言而喻。
尽管如此,这些商人还是愿意铤而走险,因为5元钱的砖茶通过张库大道卖到库伦可以卖到50元。在这些勇闯草地的商人们共同努力下,全盛时期的张库大道最高年贸易额达一亿五千万两白银。按现市价折算,大约有60多亿人民币。
至今仍住在堡子里的刘全忠祖上也是做“跑草地”生意的,他的爷爷在14岁时就只身来到张家口,做煤炭和粮食生意,由于吃苦耐劳、诚实守信,买卖越做越大。刘全忠现在住的老房子,是上世纪30年代他父亲结婚时买的,花了2000多大洋,有两进17间房屋。而今,堡子里昔日的辉煌已去,很多年轻人对这段历史也已然感到陌生。
前进,张家口
张家口的辉煌随着张库大道的中断而逐渐走向没落。对于那些来到这里的商人来说,张家口是一个挣钱的地方,而非安家立命的好选择。在民国元年的一次人口普查中,张家口7万人中70%都是商人。杨润平说,他们发了财后会将财产运回老家盖房子,当一个地方的经济优势不再那么明显,很多商人就自然转移到其他地方,人分散后,把财富也带走了。
进入到近现代时期,张家口一直处在封闭状态,过去的辉煌逐渐黯淡,一些老人提起那段往事都无奈地摇头,“在上世纪70年代,张家口连柏油路都不让修,过去城里进个外国人都是很稀奇的。就更别提什么发展经济了。”75岁的张家口人王恒叹着气说。
就这样,曾经在中国商业史上书写过卓越成就的张家口在近现代工业发展中近乎缺位。张家口市政府的一些官员也表示,那时候很多大型工业项目是很难落户张家口的,这座城市和身居里面的人就一直等待着它的复苏。直到1995年中俄签定《中俄友好条约》,张家口正式面向世界开放,这座城市才终于等到了融冰的一刻。
经济发展边缘化太久,如何让这座城市走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一直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一道难题。张家口市长郑雪碧曾感慨地说,2006年他上任后最深的感受就是不少官员干部对这个城市的前景感到悲观。但是在他看来,此前的停滞也为现在的发展积蓄了很多力量,无论是从保存尚好的生态环境,还是从城市发展所必须的资本累积来看,他都相信一旦没有了外在的束缚,张家口完全有能力奋起直追。在他的领导下,一项项关于张家口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规划项目启动了,张家口也开始了大踏步地前进。
对于张家口人来说,近几年生活发生了巨变,最显著的当属在张家口有着母亲河之称的清水河的治理工程。提起这条母亲河,土生土长的苑小玲憨憨地笑了,“清水河曾经就是一条臭水沟。”而经过几年治理,清水河不但形成了贯穿张家口的防洪水系,而且搭建在上面的11座景观桥也为这座城市铸就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每当夜晚,闪烁的华灯将清水河两岸装点一新,河面上的灯光忽明忽暗,水面泛起光彩,和远处山脉的星光点点交相辉映,令人目眩。苑小玲说晚上的张家口人都喜欢出来散散步、看看夜景。那些驻足在桥上、倚在栏杆上的人们,放松着一天的疲惫。老实说,白天的张家口丝毫没有让人感到浓郁的城市感,而到了夜晚,华灯初上,城市沉浸在一片光海下,此时,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这里所蕴含的活力和勇往直前的决心。
在张家口市展览馆关于城市未来主题的展览中,描绘了未来维护和重建历史古建筑、大力保护并开发旅游业以及建设现代大型都市的蓝图。市政府一位官员表示,这些都已经列入了今年的规划项目中,并将陆续启动,这势必是一个浩大的城市改造工程。无论如何,我们都有理由相信,沉寂了太久的张家口如今正在续航前进,努力地在现代发展中续写曾经的辉煌。
……
文|《小康》记者 孙晓青 张家口报道
在很多研究张家口历史的人眼里,这座城市有太多的故事,军堡、商堡、旱码头、区域中心……每一步的飞跃都推动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从军用到通商、从辉煌到没落再到如今的大发展,这座城市和人用了很多心力,等待了很长时间。
一些老张家口人笑着说,“等待是为了今天的大发展,值得!”这份等待的耐性就源于这里的人对这座城市的独特性和实力的肯定。身处在京、冀、晋、蒙四省市区交界的独特地理位置,让其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征战、融合的战略要地,兵家必争之地,而一条互通中俄、中蒙物资贸易的古“张库大道”带动了整座城市的繁荣和鼎盛。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这座城市从来就不甘落寞和平凡。
寻找老城
在桥西区中心有些“混乱”的步行街尽头,有一处市区最早的城堡——张家口堡——当地人更愿意叫它堡(当地读bǔ)子里,相信每个走到这里的人都会惊讶于老城与现代步行街的紧密相连,当地人都知道这里是这座城市的根。
张家口历史学会会长杨润平不止一次来到这里。正如上海的石库门、北京的四合院一样,堡子里已然是张家口的一个标志性符号。这里的每个院落、每条巷子都有着数不清的故事,“最开始这就是一个军事城堡,后来变成了商业中心,在这逐步的演变中也形成了现在的张家口这座城市。”杨润平说。
据史籍记载,宣德四年,指挥使张文开始建筑城堡,方四里,因该堡以北有东、西太平山对峙如巨口,故名“张家口”。堡子里是长城防线宣府镇的要塞,在阻止蒙古军队的进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战争中从未失守,故以“武城”之誉而雄冠北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明朝与蒙古之间化干戈为玉帛,实现了“茶马互市”。堡子里也逐渐随着边境贸易往来成为了一个商业聚居地。
“无休止的战争消耗了彼此太多的人力物力,经济文化交往也被阻隔的太久,终于成为交战双方所厌倦的事情,当恢复贸易,和平共处,成为两边统治者共同的抉择时,堡子里便也迎来了发展机遇。”在杨润平看来,由军转商的张家口,是它成长壮大的一个很重要的节点。
那时的贸易以马市为主,实际上就是用内地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去对换蒙古民族的马匹和其他畜产品。在长城沿线上一共有11个关口进行着这样的马市贸易,张家口凭着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一个。有史料记载,那时张家口马市收购的马匹多达1.8万匹,这里也成为长城沿线发展最快的城市。
商业的发展给堡子里带来了空前的发展。在杨润平看来,马市贸易只是一个开始,到了清朝大境门出现后,成就了古商道张库大道的兴盛,也因此带来了大批中外商贾涌入张家口,形成了大批的商号、钱庄、银行、以及商人们兴建的深宅大院,逐渐成为了“华北第二商埠”。这一时期,张家口的人口也不断增加,市区逐渐扩大。
然而,随着1929年国民政府与俄断交,蒙古关闭了中国的所有商号,张库大道被迫中断,张家口也随之走向衰落。在随后的三四十年中,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苏关系破裂等诸多历史原因,让这座城市进入了漫长的沉寂期。
如今,我们只能从堡子里仍然保留的一些规模宏大的四合院中窥探昔日的辉煌,那些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彰显着当初大院主人的富贵荣华。据张家口市桥西区普查,堡子里现存文物古迹达700余处,其中极具价值的重点院落有93处,堪称北方民居博物馆。
现在生活在堡子里的人早已是寻常百姓家,一位在堡子里摆摊的小贩说,“这里算是生活比较贫困的居民聚集地,那些大户人家的后人早就不在这儿了。”
堡子里历经600年风雨沧桑的文昌阁仍然是整个老城的象征性建筑,与之遥相呼应的玉皇阁曾是整座城的制高点,如今登上52级台阶来到这里,看到的堡子里全貌再也不是历史笔触下的繁华景象,更多的是破落与沧桑。
“跑草地”的张库帮
清末民初,张家口蔚县的王瑞昌白手起家,为了赚钱,他从沙漠进入到草原,最后到库伦经商,一路上遇马匪、斗狼群,解决商队内部的矛盾,吃尽苦头,一次次舍命去闯张库大道,最终成为了张家口的一代巨商。电视剧《大境门》将这一传奇故事搬上荧屏,让张库大道这条古老的商道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张库大道是从张家口出发,通往蒙古草原腹地城市库伦(现在的乌兰巴托)的贸易运销线,全长1400多公里。李桂仁所著的《明清时代我国北方的国际运输线——张库商道》中提及,这条商道作为贸易之途,大约在汉唐时代已经开始。当清政府对蒙、俄贸易全面放开,修筑大境门支持商业运输线时,这条古商道自此也兴盛起来。
当年张家口最繁盛的时期,在张库大道上,堡子里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只有经商发了财的人才有能力在这里购置房产,他们形成了冀商的重要分支之一张库帮,张家口的“老草地”杨兆德祖上以拉骆驼为生,后来到蒙古那边贩卖货物,做些小资本的买卖,当时叫“走碎销”或者“跑草地”。
“走碎销”主要依靠骆驼和牛车组成商队,从内地采购绸缎、布匹、米面、纸张等,与牧民交换回马、牛、羊、药材等,与俄国人交换回毛呢、毛毯、天鹅绒、银器等。这些商队每年秋季出发,直到冬季返回;老倌车队一般是春季出发,秋季返回。在漫漫的张库商道上,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骆驼和老倌车在日夜不停地行走。
然而这并不是一条容易的买卖路,有人说这是一条历练人生、创造财富、成就英雄的黄金之路,也有人说这是一条邪恶、血腥、通往地狱的死亡之路。这些商旅要面对的不仅是漫长的旅程,更大的隐患在于一路上的马匪和狼群。在张家口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昔日跑草地的商队,如果一支驼队少于100头骆驼是绝对不敢走的,有时几个商队需要合在一起前行,其艰难险阻的程度不言而喻。
尽管如此,这些商人还是愿意铤而走险,因为5元钱的砖茶通过张库大道卖到库伦可以卖到50元。在这些勇闯草地的商人们共同努力下,全盛时期的张库大道最高年贸易额达一亿五千万两白银。按现市价折算,大约有60多亿人民币。
至今仍住在堡子里的刘全忠祖上也是做“跑草地”生意的,他的爷爷在14岁时就只身来到张家口,做煤炭和粮食生意,由于吃苦耐劳、诚实守信,买卖越做越大。刘全忠现在住的老房子,是上世纪30年代他父亲结婚时买的,花了2000多大洋,有两进17间房屋。而今,堡子里昔日的辉煌已去,很多年轻人对这段历史也已然感到陌生。
前进,张家口
张家口的辉煌随着张库大道的中断而逐渐走向没落。对于那些来到这里的商人来说,张家口是一个挣钱的地方,而非安家立命的好选择。在民国元年的一次人口普查中,张家口7万人中70%都是商人。杨润平说,他们发了财后会将财产运回老家盖房子,当一个地方的经济优势不再那么明显,很多商人就自然转移到其他地方,人分散后,把财富也带走了。
进入到近现代时期,张家口一直处在封闭状态,过去的辉煌逐渐黯淡,一些老人提起那段往事都无奈地摇头,“在上世纪70年代,张家口连柏油路都不让修,过去城里进个外国人都是很稀奇的。就更别提什么发展经济了。”75岁的张家口人王恒叹着气说。
就这样,曾经在中国商业史上书写过卓越成就的张家口在近现代工业发展中近乎缺位。张家口市政府的一些官员也表示,那时候很多大型工业项目是很难落户张家口的,这座城市和身居里面的人就一直等待着它的复苏。直到1995年中俄签定《中俄友好条约》,张家口正式面向世界开放,这座城市才终于等到了融冰的一刻。
经济发展边缘化太久,如何让这座城市走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一直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一道难题。张家口市长郑雪碧曾感慨地说,2006年他上任后最深的感受就是不少官员干部对这个城市的前景感到悲观。但是在他看来,此前的停滞也为现在的发展积蓄了很多力量,无论是从保存尚好的生态环境,还是从城市发展所必须的资本累积来看,他都相信一旦没有了外在的束缚,张家口完全有能力奋起直追。在他的领导下,一项项关于张家口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规划项目启动了,张家口也开始了大踏步地前进。
对于张家口人来说,近几年生活发生了巨变,最显著的当属在张家口有着母亲河之称的清水河的治理工程。提起这条母亲河,土生土长的苑小玲憨憨地笑了,“清水河曾经就是一条臭水沟。”而经过几年治理,清水河不但形成了贯穿张家口的防洪水系,而且搭建在上面的11座景观桥也为这座城市铸就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每当夜晚,闪烁的华灯将清水河两岸装点一新,河面上的灯光忽明忽暗,水面泛起光彩,和远处山脉的星光点点交相辉映,令人目眩。苑小玲说晚上的张家口人都喜欢出来散散步、看看夜景。那些驻足在桥上、倚在栏杆上的人们,放松着一天的疲惫。老实说,白天的张家口丝毫没有让人感到浓郁的城市感,而到了夜晚,华灯初上,城市沉浸在一片光海下,此时,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这里所蕴含的活力和勇往直前的决心。
在张家口市展览馆关于城市未来主题的展览中,描绘了未来维护和重建历史古建筑、大力保护并开发旅游业以及建设现代大型都市的蓝图。市政府一位官员表示,这些都已经列入了今年的规划项目中,并将陆续启动,这势必是一个浩大的城市改造工程。无论如何,我们都有理由相信,沉寂了太久的张家口如今正在续航前进,努力地在现代发展中续写曾经的辉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