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沉浸理论的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来源:学习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沉浸理论,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4-30 11:34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推进,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数学课堂难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同时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产生厌学现象。合理的游戏化教学能够改变枯燥的学习氛围,并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寓教于乐。鉴于此,文章基于沉浸理论,探究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引导学生沉浸在游戏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以期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引言
游戏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工具,并且是引发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最佳驱动力。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和注意力分散等显著的身心特征。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学习需求开展游戏化教学,不仅无形的减去学生学习压力,更是有形的减去作业负担,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推动教学成果的转化。
二、相关概念
(一)沉浸理论
沉浸理论最早在1975年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ihalyCsikszentmihalyi提出。沉浸理论是指人们基于兴趣参与活动,处于意识集中并投入情景的状态,不受周围任何环境的影响所获得的沉浸体验。其还认为影响沉浸体验主要是个体因素和情景因素。随着教育改革深入发展,沉浸理论被广泛应用到游戏化教学、网络教学等领域。文章在沉浸理论指导下,从影响沉浸式学习的个体与情景因素出发,探讨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二)游戏化教学
游戏化教学是将教学要素和游戏要素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任务驱使、寓教于乐等特点。游戏化教学强调教学性,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学内容,创设和组织课堂游戏活动,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参与趣味性、竞争性、情景性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实现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
三、基于沉浸理论的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的必要性
(一)营造“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玩等特性,同时,传统“填鸭式”的数学教学方式会扼杀儿童的天性,导致一部分学生产生无趣、厌学的念头。然而,基于沉浸理论的游戏化教学不仅可以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现状,而且还可以通过游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沉浸在探索数学知识的体验中,促使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明确指出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基于沉浸理论的游戏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快乐的学习数学知识,引发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并形成探究知识的动机,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可见,在设计趣味竞赛、真实情景的游戏活动中,不仅要让学生达到沉浸状态去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更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概念、规则、基本运算规律等,而且要让数学课堂成为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场所。游戏化教学兼备教学和育人功能,学生在参与数学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无论是逻辑推理能力、创造力、想象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成长,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四、基于沉浸理论的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更新教师教学理念
基于沉浸理论指导的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需要教师灵活自如地将数学知识与游戏紧密结合,设计创新、有趣、有吸引力的游戏活动,这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从目前小学数学课堂实施情况来看,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入,对于结合游戏化教学的意识不强,仍主要采用传统灌输的教学方式,这严重影响了游戏化教学的开展与实施。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定期组织相关培训,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禁锢,鼓励教师运用丰富多彩的游戏化教学方式,不断更新游戏化教学观念,以全新的视角将游戏本质与数学知识进行有机结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明确游戏化教学目标
在沉浸理论的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中,教师应清晰明确每项游戏活动的教学目标,这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教师在制定数学游戏化教学目标时,需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为什么要设计?要达成什么效果?要怎么样开展?此外,教师还需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教学场地等因素,适时调整游戏规则,使学生沉浸在游戏活动中,更好的理解和领悟数学知识的真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如在“分数除法”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数学诊所》游戏活动让学生判断答案的正误,该游戏活动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有趣、竞争的沉浸式学习环境,不仅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算法技巧,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丰富情景游戏化教学活动
当前一些教师面对日常繁重的教学任务,不愿意花费更多时间、精力设计合理的游戏活动,采用较为单一的游戏化教学方式。例如,在“加减乘除算法”的教学中,教师仅简单采用“比一比”、“连一连”的方式,随机抽取两位学生进行比赛得出胜负,其他没有参赛的学生并非真正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此外,教师在讲授其他教学内容时,仍照搬照套“比一比”、“连一连”的方式开展教学,导致课堂的游戏活动缺乏新颖性。因此,基于沉浸理论的指导,教师运用游戏化教学方式时,既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要丰富情景游戏活动,合理设计贴近生活情景、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如在“百分数”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景,在课前阶段通过《生活中的百分数》游戏,师生共同发现和探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了百分数。此外,在课后巩固阶段,可以通过《趣味百分数》游戏,分别罗列“一分为二”、“十全十美”、“百里挑一”、“微乎其微”等词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引导每位学生根据词语的含义说出百分比,进而让全体学生沉浸参与多元化、趣味化的游戏活动,从而更牢固的掌握数学知识。
五、结语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对培养学生智力发展、逻辑推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沉浸理论的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让学生沉浸在游戏中掌握数学知识,在娱乐中培养创新思维、探究精神,激发其学习数学的热情,实现真正的寓教于乐。
作者简介:黄其肇(1989-),男,广西南宁人,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教师,主要从事小学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