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居儒 解读台湾群落的“另一本书”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李居儒,解读,台湾群落,作品
  • 发布时间:2011-02-21 09:46
  李居儒,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出生于台湾基隆,后旅居纽约、洛杉矶,在墨西哥、东京短暂停留,又来到桂林待上三年,用他的话说“每个地方都成了故乡。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彩度,不同的人想着不同的故事,都对,都好,也都或多或少地投射在我的画中。”

  这次是李居儒第一次携台湾群落参加宋庄艺术节。谈起缘何会参加艺术节,他说要从在广西桂林的愚自乐园说起。愚自乐园位于桂林与阳朔之间,是座以当代雕塑和洞窟艺术为主的地景艺术公园。园内陈列了多年来由世界顶级雕塑家创作的大量作品。李居儒作为驻园艺术家已在那里待了三年。两年前,李居儒在那里创办创作营,与来自日本、欧洲等国家的艺术家交流创作,希望可以将近代中国艺术流传下去,也因此结识了不少来自大陆的艺术家。这次艺术节就是他们邀请他来参加的。

  李居儒这次并不是只身前来,而是带来了包括其在内的18位台湾艺术家的创作,展名叫做《另一本书》。寓意两岸本为同文同种,但因文化时空分隔一段时间产生了差异性,所以应该以同样的态度去面对应当看得懂的另一本书。这18位艺术家均为台湾中青代杰出的艺术家,他们大多曾留学欧美,比较能以第三者立场来体会自己在中国文化里面的位置及责任。

  乍看李居儒的作品,抽象、不规则的色块、线条下仿佛蕴藏着一股力量。“我的画有些人认为是抽象的,有些人觉得是偶发主意。但我觉得都不算太准。所谓偶发是突然的。我觉得艺术不能没有累积很多的沉淀,我用比较抽象的画面呈现我的思想。像《衍自生》这幅作品就是要表达一种面对自己的想法。我自己去感觉生命里的生存和发展。一个人在某些环境下会觉得不自在,于是要做一个平衡,让自己觉得舒服。”艺术家路况曾评价李居儒是“娴熟于抽象艺术、涂鸦艺术、普普艺术各种造型语汇,融入中国水墨精神,予以不拘一格、自由多样的挪用转换组构”。

  李居儒这次参展的作品,大多是他在桂林居住这几年完成的。桂林已成为他的另一故乡。“我很喜欢桂林,在景致上它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是中国文人意境的一种表征。它的山水是中国人的另一种文化。中国人的意境是一种追求心灵上的超脱。对桂林的认知及感动,在历经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的阶段后而深刻不少。这一段过程当然也入了画。”

  谈到很多大陆艺术家创作初期的艰难窘迫,李居儒说他在纽约生活了十几年,看到那里的很多艺术家为了追求事业,去卖菜、开计程车,到大都会前面摆自己的特色画,为的就是有了钱能买些好颜料。“如果你想画,就应该继续,做别的事情也无所谓。持久从事艺术的精神不容易,能不能成为名利双收的艺术家并不重要。”

  对于宋庄这块艺术宝地,李居儒非常喜欢,也希望它能更精致些,越来越国际化。“宋庄为艺术家们互相切磋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氛围。与这里的艺术家交谈,会给你带来不同的启示。有些艺术家勤奋画图的态度,让你觉得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回到自己的原点。有些艺术家做法自由洒脱,你也可以感受到好久以前自己的状态。所以每个艺术家的做法都可以参考。”他告诉我台湾并没有这样的地方,艺术家不会那么集中,会自己找喜欢的地方创作。

  在纽约这个全球性的聚集地生活,让李居儒接触到那里自由开放式的艺术形态,创作时没有负担。“国内的艺术氛围主要是环境的氛围,在国内的艺术家要承担很多,像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大环境的影响,历史的沉积。但当我们思想沉淀后,能走出边框就会有新文化的诞生。”

  作为一位艺术家,李居儒从他的角度为我解读了“时尚”。“时尚是艺术的延伸。

  所有的流行时尚不管在色彩设计,在美学上都靠纯艺术获得很多启发。时尚界、设计界会把艺术元素运用到各种作品中。艺术逐渐融于生活。”

  李居儒并不是一个多言的人,内心蕴藏着很多思绪。但“无论如何,充满阳光的色彩,总让人觉得他对待生命的正面态度,而这的确也是他的生活态度,对生命是热烈的,纵使底层积蓄着无名的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