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身心健康训练的有效措施

  • 来源:教育与社科
  • 关键字:小学体育,身心健康训练,教学措施
  • 发布时间:2022-08-18 10:38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时期,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保持身心健康。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小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对于小学体育课的开展来说,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开展体能训练,同时还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小学体育教师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展开体能锻炼,同时又要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引言: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就要求,在开展小学及其他教学阶段时,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开展知识学习,对于小学体育教师来说,要积极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教学元素,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身心健康训练健康的有效措施展开深入研究。

  一、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颖又陌生的事物,因此在开展过程中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注意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合理的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加强教学主题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范围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就是利用课上的部分时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主观能动性的驱使下开展体育知识学习,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1]

  比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心理健康基本知识转化为心理健康故事向学生讲述,以故事的形式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再向学生讲解体育运动相关知识,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常识。通过讲故事和普及宣传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能够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课堂中来,提升体育课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体育运动知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地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但是学生处于这种被动参与状态无法充分地理解所学知识,同时也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因此这就需要小学体育教师首先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意识到学生是学习和运动的主体,创新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自主探究法等教学形式,让学生自主地开展体育运动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学习。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在开展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与其他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环境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立定跳远”的教学过程中,在给学生讲解动作要领之前,可以将学生分为四到六人的小组,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让学生与小组成员共同探索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在学生进行完热身活动后,为学生讲解立定跳远的相关知识。进而让学生以小组成员共同进行立定跳远练习,要求同组成员之间互相纠正动作,在课堂最后开展小组之间的比赛,看一看哪一个组的学生动作最标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胜欲,使学生在与小组成员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加强学生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完善评价机制,注重激励性评价

  课后的评价环节是整个教学课堂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忽视了这一环节。良好的课后评价能够促使学生开展之后的体育运动学习,同时对于部分在心理上遇到问题的学生能够起到极大的激励作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重视激励性评价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合理运用,结合学生的课上表现进行合理的课后评价。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又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后续体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

  比如:在带领学生开展长跑训练时,对于身体素质较差跑步速度较慢的学生尽量避免对他们进行批评,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不但要保持身体健康,同时心理健康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小学体育教师用于激励性评价为主,加强对学生的鼓励。与此同时,对于在训练过程中,学习态度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了解原因,而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进行批评。通过激励性评价的合理运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为之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开展有效的心理教育。这就需要小学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关注每位学生的心理变化,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在同时还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融入心理教育元素,既能够提升教学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建凯.全面发展小学体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8):207.

  [2]刘明河.小学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资源整合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J].文存阅刊.2018(05):129.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