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班级合唱能力的探索
- 来源:教育与社科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学生,班级合唱能力,探索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8-18 10:58
【摘要】音乐充满艺术性魅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而合唱作为音乐中重要的一环,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在音乐课堂中相互配合,发展自己的优势为班级合唱添彩。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扎实学生学习基础,丰富学生合唱的素材,发现学生合唱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改善了学生的听觉能力和艺术表现。
合唱,指的是群体唱歌的一种表演形式,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气息支持和情感共鸣,对于发展情感和音色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还能锻炼学生与人相互配合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借助自己的声音来完成对音乐作品内容的表达和艺术形象的塑造。中小学教师培养学生班级合唱能力,让学生在合唱中得到声乐技巧、欣赏、表现等能力的锻炼,有助于学生唱歌水平的提升,唤起学生的喜爱感,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教师在培养学生班级合唱能力的时候,首先要扎实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把握,然后带领学生进行聆听感悟,培养学生的乐感,然后针对学生在合唱中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高效完成合唱任务。
一、扎实学生理论基础,吸引学生兴趣
音乐是一门充满趣味的学科,但是受传统教育的桎梏,学生缺乏音乐学习的机会和动力,使得学生无法真正融入到音乐世界,把握音乐特点。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班级合唱能力,借助合唱来将班级学生凝聚在一起的时候,可以通过扎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让学生形成合唱意识,在合唱中产生学习的兴趣,懂得合唱的价值。教师在向学生传播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利用好课本,明确学生需要完成的合唱目标,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细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借助示范来增加学生的思考,唤起学生参与的好奇心,使学生成为合唱的主体,让合唱在学生的发声下变得更为丰富。学生只有掌握了合唱知识,奠定好音乐基础,才能有效把握合唱,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效实践。
二、丰富合唱素材,发展学生听觉能力
中小学音乐教师发展学生班级合唱能力,将学生凝聚在一起,可以将目光放在学生听觉培养上,使学生的合唱素材更为丰富,让学生经过聆听产生音乐乐感,学会结合音乐的声音来分析音乐的形象,把握音乐的情感。诸如教师在培养学生合唱能力的时候,可以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提供不同的音乐素材,将《两只老虎》《小黄鹂鸟》《老鸟,小鸟》等歌曲分享给学生,使学生闭上眼睛聆听,用心感受,把握合唱的技巧,拥有更为丰富的学习素材,锻炼学生的听觉。以《老鸟,小鸟》来说,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意识到低声部通过模拟鸟的叫声来展示鸟儿们对话的场景,让鸟儿们的形象变得更为生动,歌曲的节奏更为鲜明,渲染了学生的合唱情感,提升了学生的音乐辨识能力。
三、发现学生合唱问题,指导学生解决
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锻炼学生班级合唱能力的时候,不能盲目进行,而是要围绕学生在合唱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使学生了解自己在合唱中不足,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教师的引领下有效解决。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不仅能够掌握正确的合唱技巧,还可以增强合唱的兴趣和信心,在合唱中提升自己。诸如在对学生进行观察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存在合唱姿势随意的问题,导致合唱精神面貌不佳,影响合唱的整齐性。笔者没有急着批评学生,而是耐心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意识到学生不愿意配合合唱是因为音乐基础较差,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注意力难以集中。基于此,笔者明确了学生在合唱中应当保持的姿势,使学生能够保证头部端正,眼睛平视前方等,并让大家呼吁监督,及时发现合唱姿势问题,做好提醒工作;还有部分学生在合唱中存在错误的发声方法,导致声音不佳,声带受损,在面对此列学生的时候,笔者专注学生稳定喉头位置的训练,避免学生过度挤压咽喉,让学生呈现放松的状态。
四、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增强艺术表现
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班级合唱的能力的时候,要让学生意识到合唱的特点,使学生懂得互相配合,懂得主动与人协作。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鼓励学生围绕歌曲进行讨论,使学生在表达中说出自己的想法,了解他人的意见,综合地进行合唱尝试,一起提升合唱的效率,拥有较高的默契性,增强合唱中的艺术表现能力,成为合唱的主力军。诸如在代领学生进行《春晓》歌曲合唱的时候,为了发展学生的协作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将歌曲合唱出来,笔者先是组织学生进行了诗词朗读,让学生在齐声朗诵中熟悉诗词的内容,想象诗词所描述的场景,然后说一说自己从中产生了怎样的感想,使学生在参与中营造热闹的课堂氛围。接着,笔者让学生分组讨论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思考如何利用声音将其传递出来,唱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样子。学生在讨论中先是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然后对乐句的节奏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比较难唱的部分,展开了互帮互助活动,发现在合唱中出现的默契不足的问题,然后合力找出解决的办法,在彼此配合中唱出了对春天的热爱,呼吁大家珍惜春天。
总之,本文通过扎实学生理论基础,吸引了学生参与合唱的兴趣;丰富合唱素材,发展了学生音乐听觉能力;围绕学生合唱问题,有效指导了学生;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学生在合唱培养下对音乐有了更为丰富的认知,知道了音乐活动在大家的合力参与下变得更为动人,更具魅力,形成了合唱的意识,掌握了更多的合唱技巧,能够通过合唱来将音乐的旋律、情感渗透出来,给更多的人带去心灵的慰藉。学生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养,深化了对音乐的理解。教师在培养学生班级合唱能力的过程中,了解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知道了学生需要的是什么,喜爱的是什么,围绕学生的技能培养和素养培养,对学生进行了有效合唱锻炼,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提升了学生的实力。
参考文献:
[1]杨明亮.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提升班级合唱能力的实践路径分析[J].北方音乐,2020(12):200-201.
[2]安海吉.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J]. 科普童话,2020(22):117.
[3]李顺娣.班级互动排练教学模式下提升学生合唱能力的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240.
注:本文系宁夏银川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班级合唱在中小学唱歌课中渗透的有效性研究》(课题批准号:YJKG21—065)研究成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