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开设太极柔力球俱乐部的可行性研究

  • 来源:教育与社科
  • 关键字:太极柔力球,俱乐部,可行性
  • 发布时间:2022-08-18 11:04

  【摘要】体育俱乐部是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载体,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全新发展方向。国家相关教育部门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必须结合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未来走向,灵活运用现有的资源,以体育课程的发展规律为基础和前提,积极组织开展多元化的体育课程,要勇于创新、敢于尝试,就过去的教学手段进行深入探讨,打破滞后教学方法,重新排列组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切实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学习主动性,从多个方面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要。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柔力球俱乐部教学可行性研究的主要方式方法,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开设太极柔力球俱乐部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及质量,推动高职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创新发展。

  引言

  太极柔力球是近年来引入的一种全新的体育项目,由于其独特的功能特征及价值作用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和认可,部分高职院校也意识到太极柔力球对学生身体素质提升起到的作用,其无需耗费大量的体力就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也将这一项目纳入到教学大纲中,由专人进行开发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也取得了成效。随着体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创新,部分高职院校针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调整,采用体育俱乐部教学机制,打破了传统按班级开展教学的方式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自主选择体育项目进行实践训练。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学考核评价则分为课内教学、课外活动两个主要模块,学生最终的成绩也由此构成。

  1 高职柔力球俱乐部教学可行性研究的主要方式方法

  1.1 问卷调查法

  对参与到太极柔力球俱乐部的学生发放相关的调查问卷,从太极柔力球的整体认知、接受情况、评价分析、能力需要等方面入手,鼓励学生基于自身学习现状及发展需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路。

  1.2 访谈法

  高职院校定期组织开展教学座谈会,将太极柔力球俱乐部中的学生聚集起来,使其畅所欲言,深入分析自己对太极柔力球项目的看法和认知,同时提出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建议。在这个过程中,相关体育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在座谈会中提出相应的问题,鼓励学生基于自身的理解自主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则要对学生的认知做好相应的记录,为后期教学活动的实践开发提供可靠的基础。

  1.3 观察法

  观察法要求教师在日常俱乐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不管是室内教学还是课外活动,都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具体反应,包括学习理念、学习认知、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中面部表情的变化、与他人的合作情况、交流情况以及积极性、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分析学生是否对太极柔力球俱乐部教学充满兴趣,是否愿意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2 高职院校开设太极柔力球俱乐部的可行性

  2.1 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

  根据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正手接高球、正手接低球都是太极柔力球训练的主要内容,采用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对相关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期末成绩。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在俱乐部教学开展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要高效的完成课堂教学中的相关内容、技能掌握,同时在课余时间也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外实践活动中。值得注意的是,俱乐部教学模式下的太极柔力球教学考核评价要从课内、课外两个模块入手,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练习的时间,同时教师要从旁协助学生,学生助理教练也要做好辅导工作。利用课内+课外的训练模式和训练手段,能够使得学生快速掌握太极柔力球的相关技能技巧,为其身体素质、技能水平的提升夯实基础。

  2.2 激发学生的太极柔力球学习兴趣

  在高职院校太极柔力球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俱乐部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使其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主人翁地位,从自身的实际发展需要入手,全身心投入到感兴趣的项目活动。换而言之,学生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自身未来的职业能力要求、身体素质要求,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及运动内容。通常来讲,俱乐部中的学生大多会选择自身感兴趣的训练内容,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快速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也会引导学生参与到俱乐部的课外活动中,学生之间友好竞争合作,实现共同进步,从而寓教于乐,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2.3 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创新

  近年来,为了推动学生创新发展,高职院校积极开设了太极柔力球俱乐部,更好的迎合了教学改革发展需求。众所周知,太极柔力球俱乐部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以班级为主体开展活动的方式手段,注重学生的能力需要,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并引导学生在俱乐部中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开展自主训练,逐步实现自我突破和自我提升。传统滞后的课堂板书式、满堂灌式教学模式也被淘汰和摈弃,逐渐转变为课堂、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强调了课外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现实意义,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有针对性的将太极柔力球训练渗透融入到自身的学习生涯中,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在未来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运动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深入探究太极柔力球俱乐部教学的可行性,高职院校对俱乐部中的学生及院校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积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最终得出结论,即高职院校开设太极柔力球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激发学生的太极柔力球学习兴趣,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柳振纲,曲丽萍.高职院校开设太极柔力球俱乐部的可行性研究[J].2022(3).

  [2]袁宇宁,刘少烨.河南省体育院校开设太极柔力球课程可行性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6):2.

  作者简介:何梅(1994—),女,汉族,湖北孝感人,硕士,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学校体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