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游戏教学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应用途径
- 来源:教育与社科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游戏教学,学前教育,应用途径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8-21 18:41
【摘要】游戏在促进幼儿智力和体力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且通过游戏设置的方式可以让大班幼儿有更多交流和活动的空间和媒介,对大班幼儿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发挥游戏教学的优势,将游戏纳入大班幼儿教育体系中,通过幼儿学前教育的方式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帮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良好体验。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社会和家庭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幼儿园教育作为幼儿踏上启蒙学路的第一步,自然也被更加重视。幼儿园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看孩子”的场所,而是培养幼儿各种能力的最佳场合。游戏教学在集中幼儿注意力的基础上,对幼儿的相关自理能力、逻辑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率的培养,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树立正确情感态度和目标。
一、游戏教学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在幼儿园教育中应用游戏教学法符合幼儿成长的规律,对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首先,游戏教学法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游戏具有一定的实践性,需要幼儿动手操作,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幼儿又需要动脑进行思考,在游戏的过程中实现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和渗透;其次,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游戏基本以小组或幼儿整体开展作为指导,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之间需要进行广泛的交流、讨论,在游戏的过程中既要合理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要了解其他人的需要,在语言沟通的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最后,在游戏过程中有利于进一步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游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幼师在指导过程中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去创造和参与游戏,在参与过程中有效提升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并让幼儿发挥了自身才智进行创造,有效提升了幼儿的创新性。
二、游戏教学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应用途径
(一)建立合理化的游戏教学方案
为了实现游戏教学的目标,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之前,一定要精心设计游戏教学的方案,保证游戏目标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使游戏教学方案能够满足幼儿身心的发展规律,让大班幼儿能够接受和理解。对于游戏教学过程来说,教师应该在注重游戏的基础上重视教育的作用。
比如,教师在进行“角色扮演类”游戏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指导幼儿扮演学生和教师相遇的场景,分别让学生和教师进行打招呼,在进行打完招呼之后,教师可以对这组幼儿进行点评。第二组幼儿可以扮演家长和幼儿,让幼儿模拟在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模拟后教师对于这组幼儿进行点评。同理类推,教师在进行点评时可以着重教导幼儿的礼貌问题。比如,在园中看见教师应该主动问好,去别人家拜访的时候要先敲门,接受别人的好意时要学会感谢,在对方表示感谢时要用“不用谢”进行回应,在离开别人家时主动道别。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要在游戏进行过程中指导,不要直接打断幼儿的游戏进程,这会影响幼儿的自信心的建立,最好是在游戏教学活动结束后,对幼儿的种种行为进行引导,帮助幼儿塑造个人礼仪素质。
(二)游戏教学要突出灵活性创新特点
灵活性、创新性是大班幼儿游戏教学的重要内容。游戏教学过程中幼师应用游戏需要注重灵活性的特点,不能一味地用一种游戏或一种游戏模式开展教育指导,避免幼儿对游戏产生懈怠感和疲劳感。基于灵活性和创新性的要求,幼师在幼儿游戏教学中要突出游戏的特点,积极指导,创新幼儿游戏新形式。
以红灯行、绿灯停游戏为例,游戏的基本形式是:大部分幼儿站在起始线后做好准备,一名幼儿在场地的另外一头发号施令,游戏开始,幼儿开始走路,发号施令的幼儿背对幼儿念“红灯停绿灯行”念到“停”字时转身,此时走路的幼儿不能动,动的幼儿暂停一次游戏,游戏重复进行,直到发号施令的幼儿被走路的幼儿拍到。这一游戏的场景和内容过于简单,其他游戏也有类似的操作,而且动与不动容易扯皮,进而引发幼儿矛盾,导致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幼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增加游戏的灵活性,如背对的幼儿不再转身看,而是提供大屏幕,背对幼儿可以直接通过前面的大屏幕看到幼儿活动情况,而活动中“一名幼儿在场地的另一头发号施令”转为用大屏幕给出红绿灯并配上语音,融入音乐即绿灯行配上音乐,音乐一停止就是红灯,而背对的幼儿可以直接看到变灯和音乐停止后幼儿的活动情况,由此判定谁动、谁没动。此外还可以直接用电子屏幕展示幼儿的运动状态,绿灯音乐停止后转红灯,然后屏幕自行判定幼儿是否动和不动,动的幼儿自觉走到游戏区域外。游戏过程中要做好游戏的创新,根据幼儿表现积极做好游戏化的指导和设计,利用多种技术包括音乐、白板等进行游戏创新,提升幼儿的参与积极性。灵活、创新是幼儿游戏的重要特点和发展方向,幼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灵活性、创新性的优势,做好游戏指导的同时帮助幼儿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提升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并调动幼儿的有效参与。
(三)建立合理的游戏评判标准
游戏教学活动说到底也是一种教学活动,教师在进行活动之后的积极性引导是不可或缺的。为了保证游戏教学意义和效果的实现,教师需要在进行游戏教学之后对整体教学过程中大班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
比如,在进行数字的认知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情境角色扮演类游戏,一个幼儿是红苹果,一个幼儿是绿苹果,另一个幼儿是黄苹果,再选三个幼儿去讲台上扮演爸爸妈妈和孩子,孩子吃了一个红苹果,盘子里还剩几个苹果?爸爸又吃了一个绿苹果,盘子里还剩几个苹果?妈妈看到苹果不多了,又去冰箱里拿了两个苹果,那最后还有几个苹果?教师在情景剧的演出过程中,引导下面的幼儿进行分析。在活动结束以后,教师首先要感谢勇敢走到台上的幼儿,对他们的勇气表示肯定,然后对台下积极发言的幼儿表示肯定,最后对全体幼儿的配合表示肯定。在保证游戏能够有效开展的基础上,对每个幼儿进行鼓励教育,积极评价,保证在下次进行游戏教学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对课堂教学活动拥有勇于参加的积极态度。
三、结语
在幼儿园教育中融入幼儿游戏符合大班幼儿成长的天性,在幼儿园活动过程中幼师要突出游戏的趣味性、德育、科学性等特点,将游戏与教育融合在一起,既让幼儿在游戏中释放天性,也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体验快乐,在体验中实现所得,从而提升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知识的丰富。
参考文献:
[1]安玉超.“幸福教育”理念下大区域游戏建构对幼儿发展的影响[J].大众标准化,2021(10).
[2]施华.乡土在幼儿游戏的纵深处对话——基于幼儿游戏的乡土资源的有效利用[J].文理导航,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