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的探究
- 来源:教育与社科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教学优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8-21 18:45
【摘要】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因为教学方法陈旧,课堂上教师的说理性和互动性比较弱,长期以来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已不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需求。教师应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在打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教学优化策略方面进行探讨与思考,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有效地把道德与法治课所倡导的正确价值取向内化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那种传统的“说教式”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需求。如何紧跟时代步伐,探索出适应青少年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教育教学策略,不断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当今教师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重要课题[1]。
一、丰富教学手段,开发配套课程
道德与法治教材在知识结构方面具有较广的覆盖面,主要包括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理念、道德知识、道德素养以及法治意识等。虽然覆盖的内容广泛、全面,但是教材内容对学生而言仍然是“平面”的,而生活是多面的且“立体”的,因此就需要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将平面知识以立体的形式展示出来,并且还需要适当地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教学实践,使学生学到的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也更加具有实践性,回归生活[2]。
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还要适当地对教材进行补充。相关研究显示,开展仪式体验和礼节礼貌观摩课程以及活动,支持的学生和家长很多。但是由于初中生可以参加的仪式体验活动非常少,因此教师就要将重点集中在日常生活的观摩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观摩党员教育活动或高中学生成人礼等。礼节礼貌教育的开展环境非常广泛,礼节礼貌关乎学生的点点滴滴,观摩的案例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教师可以主动渗透并引领学生积极观察礼节礼貌教育,拓展学生接受知识的宽度和广度,提升学生对礼节礼貌理解的深度。
二、精益求精,抓住特色促内化
初中生的成长环境不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有差异,因此,在完成基础学习之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会有所不同。在“双减”背景下,在作业巩固阶段,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情况,把握学生的特点,精确推送作业。以“智慧课堂”为背景,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分析,找出学生学习中的弱点,并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以帮助学生准确掌握知识要点,在完成作业及校对修改后促进知识内化。
比如,在完成“遵守社会规则”部分内容的讲解之后,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回放,对学生日常习题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把握。其次,针对学生所掌握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讲道德”和“做守法公民”等内容,将不同小节的内容进行匹配。当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后,教师再结合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练习。教师的精确指导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点不同部分的内容。
三、构建互动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关注学生,及时引导、点拨学生,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点拨、相互引导,这样的互动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第一课时《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时,可给学生在“探究与分享”这一教学环节中提供这样的材料:突如其来的地震,使整个城市顷刻间变成了一片废墟。余震还在继续,但救援工作已迅速启动。消防队员在灭火,战士在解救被困在废墟中的人,医生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抢救伤者,深入一线的记者在及时地报道相关震情,社会各界人士在紧急地给灾区捐款捐物……依据此材料,我设计的讨论主题是:第一,在救灾过程中,哪些人承担了责任?他们分别承担了什么责任?第二,作为中学生,你可以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然后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生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共同探寻此问题的答案。这时我一边调控讨论进程,一边参与学生的探讨,并及时给予点拨、点评与引导。通过这种互动的教学方式学生明白了:在社会生活的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又有生生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地整合了教师资源、课程资源以及学生资源,为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教学目的创造了有利条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精准化”的实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教学实际和教学效果不断总结反思,找出效果好的地方继续发扬,发现有待优化的地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创建高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宏林.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上旬),2020(10):76+78.
[2]杨为权.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索[J].家长, 2020(25):77+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