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课堂师生交流互动 促进高中政治教学实效

  • 来源:教育与社科
  • 关键字:师生交流,高中政治,教学措施
  • 发布时间:2022-08-21 19:47

  【摘要】新课标对高中政治课堂的师生交流互动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如何加强高中政治课堂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精心设置提问,搭建互动交流平台;优化教学方案,加强师生有效沟通;引导学生自由探索;构建师生合作教学模式等具体措施,旨在提升高中政治教学实效。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上,教师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高中生渴望与教师进行平等沟通与对话,而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交往和了解是其实现目标的先决条件。只有将师生置于同一位置,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针对性的互动,以达到“育人”的教育目标。因此,增强课堂师生交流互动,促进师生和谐发展,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将主要围绕增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互动的措施展开论述。

  一、精心设置提问,搭建互动交流平台

  教师发问、学生作答是师生交流中最常见的交流形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不能一味地把知识单向和硬性地传授给学生,应让高中生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高中政治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合理设计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跃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在课堂上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平台,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效果。只有如此,才能为构建高中政治教育交互式教学模式奠定基础。

  比如,教师在讲授“影响价格的因素”时,可以不直接进入话题,而是将自己搜集和整理的一些最近几年发生了很大变化的物价信息和图片,比如“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等将其呈现在同学面前。通过对数据的观察,学生们会发现,这些农产品价格的起伏不定是有原因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哪些因素会影响到这些农产品的价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反思与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对其进行评论和改进。这样,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让高中生首先了解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例子,之后再进行讨论交流归纳总结,既能激起高中生对知识的兴趣,又能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供良好的开端。

  二、优化教学方案,促进师生有效交流

  由于高中政治教育的特点,学生对政治兴趣性较差,加之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使其难以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中,高中政治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在原始时代结束的时候,你在那个时候,你最关注的是什么?”然后高中政治教师又问:“当时的发展能为现实提供什么样的指导?”学生们对农业的兴起进行了剖析,从而得到了结果。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但可以对当时的社会形势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而且可以加深对阶级社会演进的认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实践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是教师实现教育思想、实现教育目的的载体。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的情感意识,增强高中生的思想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是一个切入点。教师既要善于创造教学环境,又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在课堂上可以问一些很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同时,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学生的现实状况,尽量将“师生互动”环节置于高中生所不理解的知识点,以提高其教学效果。例如,在“走进全球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师生互动”环节。首先,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来探讨哪些因素会对全球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三、给予学生探索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

  在传统的政治教育中,教师主动讲授和学生被动接受是其特点,学生却很难从实际活动中获得知识,更没有机会将自身实践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新课程强调了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探索精神的培养。比如,在“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的教学中,除了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使高中生认识到法律的基本原理,增强高中生的知法、守法、守法的意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模仿现实中的庭审环节,让学生担任不同的法庭角色。活动一开始,“原告”就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真实事件进行陈述,然后高中政治教师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原告”的权利有没有被侵犯?“原告”如何才能保障其合法权利?哪一条路最好?让学生认识到法律离自己很近,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动。这样既充分体现了高校政治课教学的功能,同时也能让学生们明白法律在实际中的运用。

  四、构建师生合作教学模式,实现师生高效互动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师生互动关系,不再承担课堂的主导角色,而是与学生处于同等地位。在课堂上,高中政治教师要做到和同学们进行诚挚地交流,互相了解、互相尊敬,使高中生能够主动地参加到课堂活动中去,从而实现情感和心灵的交流形成一个高效的政治课堂互动氛围。

  此外,师生合作教学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在高中政治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与高中政治教师进行交流,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这样产生的交流不会停留在表层,而是最直接、最深刻的思考。师生之间的讨论方式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比如,个案研讨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具有很强的实效性,以个案引发讨论,能够让学生在个案中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并能巩固所学,加深对知识的认识。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关心的个案,组织一次师生讨论,在谈到国家利益的时候,可以介绍中日关系的热点问题,如日本非法逮捕中国渔民等。高中生的情绪和爱国情绪都很高,这类个案自然会引起热烈的讨论,从而极大地激发师生之间不同观点的碰撞。但归根结底,师生合作的最终目的仍然是提升师生之间的交流深度,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

  五、结论

  总之,在师生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下,高中政治教师要改变观念,主动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并把这种动力转化为实际行为,从而达到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国辉.关于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思考[J]. 高考,2019(34):114.

  [2]顾苏城.高中政治教学中情感教学的思考探究[J].福建茶叶,2019,41(11):193.

  [3]刘苗.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途径[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12):49.

  [4]阚小圣.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高考,2018 (25):71.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