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中乒乓球训练质量提升的路径分析

  • 来源:教育与社科
  • 关键字:乒乓球训练,质量提升,路径
  • 发布时间:2022-08-21 19:52

  【摘要】做好高校乒乓球训练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身体机能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出发,对如何提升乒乓球训练质量提出几点教学建议,以供参考。

  体育教学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强化体育教学管理成为我国高校的主要教育工作内容。然而,现阶段的高校体育乒乓球训练教学中仍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较弱、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等问题,影响乒乓球训练质量。“体育强国”背景下,高校要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大力推进乒乓球训练改革,从根本上提升训练质量。

  一、完善训练基础设施,满足训练需求

  要使乒乓球训练高效进行,必须保证训练基础设施完备。由于高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校乒乓球场馆、球台的管理松懈,校内的现代化科技训练设备配套不齐全,具体表现为校内的训练场地面积不够,训练球台数量不充足,未引进运动学采集系统等等[1]。这样的条件下,教师很难充分落实训练计划,导致训练效果不理想。高校要意识到建设训练设施的必要性,通过投入更多训练资金、引进先进训练系统等多种手段建设乒乓球训练的基础设施。第一,高校要关注当下乒乓球训练器材的更新情况,收集、整理、分析市面上各种训练器材的数据,分析不同训练器材的优劣,将适合本校学生的新型训练器材引进校内训练场馆,从而提高乒乓球训练的科学性。比如,引进表面肌电遥测系统,通过分析学生运动时肌肉收缩生成的低位电信号分析学生运动时关节活动角度、速度、加速度、力矩、足底压力等等,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训练动作。第二,重视校内训练场馆的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扩大训练场地面积,增设乒乓球训练球台,并做好场地内的橡胶铺设管理,确保基础性设施的完备。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质量

  现阶段,部分高校体育教学出现了乒乓球教练员数量不够、教练员欠缺专业素养的问题,影响训练质量。招聘乒乓球专业教练提升师资力量对于提升乒乓球训练质量有着深刻意义。高校应科学分析校内教练员分布结构,根据乒乓球训练需求调整不同专业的教练员比例,保证校内乒乓球教练员总体数量充足,质量良好。对此,高校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放眼全国招揽能力突出的专业训练员,如竞技体校的教练、国家队、省队退役球员等等。通过吸引专业人才提升校内教练员队伍的质量。第二,做好校内乒乓球教练员岗位培训。高校要为在职教练员提供横向学习、纵向学习的机会,让教练员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新的训练方法,使其能够不断更新校内训练方案,从而提高乒乓球训练质量。比如,安排在职教练员到上级体校参观学习,安排教练员与平级体校的教练员沟通交流等等,通过多种方式拓宽教练员的训练视野。第三,加强工作奖惩机制的建设。通过制定例会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多种制度增强乒乓球教练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主动投入到教研、训练工作当中,提升其工作质量[2]。

  三、创新训练教学方法,提升训练质量

  (一)应用多球训练法,培养乒乓球技能

  乒乓球多球训练通过教练在旁发下旋、上旋、不转或台内、台外球让学生熟练乒乓球动作,巩固学生的训练基础。将多球训练法应用到高校体育乒乓球训练当中,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乒乓球运动的整体水平,使学生在训练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不同技术要领。以乒乓球近台快攻打法训练为例,为了让学生体会“快、准、狠、变、转”的技术风格,教练员对学生进行多球训练:与学生进行二分之一台到三分之二台的对攻,在此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推挡和侧身攻能力;教练员进行固定单点位上旋球、固定两点位上旋球、固定三点位上旋球、固定两点下旋球交替训练学生的定点或不定点发抢能力。在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后,教练员再组织学生进行专练下蹲式发球、挡弧圆球等多球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攻击能力[3]。

  (二)应用间歇训练法,提升乒乓球成绩

  间歇训练法通过“间歇”锻炼学生的体能,将间歇训练法应用到高校体育乒乓球训练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乒乓球比赛成绩。间歇训练法包括高强性间歇训练法、强化性间歇训练法、发展性间歇训练法三种,教练员可结合训练的持续时间、训练强度、训练供能方式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从而强化乒乓球训练效果。应用这一训练法时,教练员要注意分析不同学生个体在身体机能、素质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设计个性化的训练方案。以乒乓球的弧圈结合快攻打法训练为例,教师先进行整体训练,分析学生在训练时的最低心率、最高心率数据,根据数据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并设计分层间歇训练方案。通过设计间歇训练方案让学生适应高强度的训练,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与乒乓球运动水平,从而提升其乒乓球成绩。

  四、重视训练细节管理,增强训练效果

  乒乓球的握拍方法、攻球技巧、打法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的动作有不同的运动要点,若放松对动作要点的管理,会直接影响训练教学效果。然而,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学仍存在技能讲解不到位、专业指导敷衍的问题,学生在训练时无法掌握乒乓球运动的精髓,导致训练事倍功半。基于上述情况,高校有必要加强对乒乓球训练细节的管理,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乒乓球基础动作。以乒乓球发球方式的训练为例,教练员演示正手发奔球、反手发急球、发短球、正手发转与不转球、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的区别,并对发球细节进行讲解:正手发奔球的要点在于控制抛球高度,在击球瞬间提高挥拍速度,确保乒乓球的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台面的端线;反手发急球的要点在于手腕抖动发力,在身体的左前侧击球,确保第一落点在本方台区的端线附近……完成动作演示、动作要点讲解后,教师再让学生分组训练,并在其训练时对其进行一对一的专业指导,纠正其不良动作姿态,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真正掌握乒乓球发球的技巧。

  结束语:综上所述,提升高校体育乒乓球训练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认识到当下训练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按照科学的训练思想、训练方法调整训练方案,才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乒乓球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俊安.间歇训练法在高校乒乓球训练课中的应用[J].体育风尚,2021(06):48-49.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