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实践

  • 来源:教育与社科
  • 关键字: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法,实践策略
  • 发布时间:2022-08-21 19:52

  【摘要】在现代化教育改革工作中,各学科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掌握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的教学方法,同时基于所教课程展开探索和创新,以便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并针对性培养其关键能力和素养,使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得以健全发展。鉴于此,本文以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为例,着重分析了应用项目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的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我国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必然举措。为了进一步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要积极创新授课方法,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对他们展开引导,使之深化各种抽象的理论,并学会迁移应用,继而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此时,教师可尝试使用项目教学法,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主参与探索和实践,切实满足其学习兴趣、强化其学习自信,以便顺利提高教学质量。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为他们提供一个主题鲜明的项目,并设定相应的探究任务,然后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开展实践活动,并完成任务。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让他们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围绕特定项目区搜集资料、设计活动、实施方法、总结成果,而教师只需发挥个人的引导作用,在关键时刻为学生提供帮助即可,有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探索项目的过程中自主地学习知识与技能,进而增强教学效果[1]。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实践应用策略

  (一)依据所教内容与学生实际科学设计项目主题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项目教学活动时,首先要做的就是科学地设计探究项目,此时不仅需要考虑将要讲解的理论知识内容和学生需要掌握的实践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立足整体确定项目的主题与具体的探究任务,以便使学生在实践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继而顺利提高教学成效,推动学生良性发展。以“文本信息加工”部分的知识点为例,教师在设计项目主题和任务时,就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并确定本部分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而后再利用信息技术分别制作项目导学案,如“Word的认识”,在其中融入基础理论知识和短视频,清晰地介绍章节内容,便于学生把握要点,而后需要为学生展示“项目任务”“项目分工计划表”和“项目进度计划表”,便于学生们明确探究重点,能够在后续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探索新知,并获取更加丰富的知识与技能。与此同时,学生也要在项目设计阶段做好准备工作,如需要在小组内合作学习本章节的理论知识,并尝试进行操作,对各类文本信息进行了解,同时可在实践中探索“文字处理技术”,以便先打下一定的基础,而后再根据项目任务展开研究。通过优化准备工作,完善项目的主题和任务,可以使后续工作更为有序地推进,让学生们一边研究理论,一边进行实践,进而顺利吸收和掌握章节要点,辅助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

  (二)引导学生积极推进项目活动保证学习成效

  当项目主题和任务确定之后,各小组需要按照对应的计划来进行实施。首先,小组需要根据教师提供的“项目分工计划表”合理安排每个成员的职责,如围绕“环保”这一主题制作 PPT时,就必须要有成员负责搜集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还要有成员负责拟写文案和构思创意,也要有成员负责拟定 PPT的提纲,且要要求各成员之间加强联系,确保相关工作顺利推进。其次,各小组需要根据项目要求确定时间点,如利用两天的时间搜集资料,其他人也可帮忙一起,然后在组内筛选,及时剔除不合理的素材,并集思广益,找到更多优质且新颖的材料,而在整合信息的同时,要有专人负责拟定大纲,并在组内实时分享,及时听取所有成员的意见,确保大纲更加精炼,一般花费两天即可,也可适当延长时间,而拟写文案和制作PPT可以同步进步,确保文案与画面匹配起来。再者,各小组推进项目的过程中若遇到问题,既可以通过内部商讨解决,也可以求助其他小组或是教师,以便获得更加全面的信息,顺利解决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们会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也会不断强化自身的各种能力,有助于切实提高其学习能力,辅助其高效地发展[2]。

  (三)重视项目展示完善学生探究思路

  当学生们完成了指定项目以后,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为其搭建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并对各组的项目成果加以评价,由此完善学生的学习思路,并使之在分享中取长补短,获得更多灵感。例如,学生完成了以“flash动画制作”为主题的项目活动以后,就可以在课上轮流展示本组的项目成果,且可以分享本组的观点与思路,以及用到了哪些信息技术操作技巧,而后各组可以根据已获得的信息提问其他小组,就对方的flash动画作品进行深入讨论,如创意是怎么得来的、在创作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如何处理的,以便通过交流获得更多启发,也可在此过程中互相提意见,辅助对方完善项目成果。此后,教师可组织学生们开展评价活动,要求其从客观角度出发,分析各组作品的立意、技术含量,并给出合理的分数。在这种和谐且宽松的氛围中,学生们可以获得更多灵感,及时弥补学习中存在的疏漏,也会通过交流分享掌握更多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完善个人的学习成果,并形成深刻印象,进而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凸显出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使用项目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搭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平台,促使他们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分析和解读理论知识,同时掌握科学的操作技巧,进而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具体来讲,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和内容,通过有效引导辅助学生顺利地推进各个项目,使之从中提取更加多元的信息,不断完善个人的学习思路与知识结构,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在完成项目之后获得成就感,并将之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由此不断增强学科教学成效,助力学生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11):47-48.

  [2]王国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讨[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5):46-47.

  作者简介:王媛媛(1973.4-),女,汉族,河南永城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研究方向,信息技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