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实践研究

  • 来源:辅导员
  • 关键字:欣赏课,教学,小学美术
  • 发布时间:2022-11-07 14:09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的重点。小学美术教学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难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会导致学生无法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中,导致素质教育难以实现。对此,教师应该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培养学生美术素养,以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本文主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论述当下小学美术教学难点以及解决对策,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趣味,提升艺术欣赏能力。希望本人的意见与建议能够为当代教育的发展提供帮助,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课堂趣味

  小学美术教学,由于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枯燥,让学生很难集中精神,进而降低教学效率。对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转变教学思路,重视情境创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艺术欣赏力,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例1:人美版小学美术《中国传世名作》教学。本课程主要是对中国古代具有名气的画作进行介绍,并为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传世名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美术的发展史。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带领学生一起欣赏古代一些著名的画作,使学生在欣赏中感悟,提升学生对名画艺术的了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搜索不同时期的传世名画,制作成以趣味介绍为主的教学课件,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传世名画。同时也可以搜索一些与画作有关的趣味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带领学生一起走入古代,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欣赏与感受古代名画的魅力。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识,以此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1]。

  例2: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以及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美术教学情境的创设,从而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美术素养。在进行人美版小学美术《中国电影始祖——皮影》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也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带领学生一起欣赏“皮影”,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皮影”的魅力。之后,教师可以设置问题“你们知道 “皮影”的由来吗,还有哪些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可以让学生基于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从而构建高效课堂。其次,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先让学生观看二十五分钟的“皮影”视频,之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互相问答,通过相互问答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学习到关于“皮影”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再次,对于小学生来说,情境的创设能够对学生课堂主动性产生影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皮影”,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搜集相应的视频,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与了解与“皮影”有关的知识[2]。

  二、挖掘名画内涵,降低教学难度

  美术欣赏课可以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美感,可以促进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全面发展。特别是一些艺术作品在创作中会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各个作品的寓意也存在差异。以《战争与和平》的画作为例。这幅画不仅充斥着艺术性的美,还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寓意战争是一种灾难,会给人类带来无穷痛苦,而只有和平才是人类所追求的生活。由于在美术作品中有不同寓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基于此进行教学,多引导学生去思索美术作品的寓意,以升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例如:人美版小学美术《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其画作本身便可见识到北宋时期都城汴京的繁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搜集一些课程有关的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了解画作创作时期的背景,之后再借助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清明上河图”,带领学生一些领略昔日的辉煌。然后,教师可以以课程内容为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清明上河图中蕴含什么样的思想”,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探究,以驱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画作的欣赏与探究中。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使学生不仅可以欣赏美术作品的“表现美”,也能培养学生挖掘“内涵美”的能力。

  三、加强教学创新,重视主体教学

  首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能会受到传统教学方式束缚,不能很好地将美育教育引入美术教学中。对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的理念,重视信息教学,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以便顺利开展美术教学工作。其次,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交流沟通占据着主导的位置。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应该将互动交流作为课堂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美术教学的效果,同时,还应在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启发,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再次,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制订美术教学的方案,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美术教学的效果。比如:教师在对美术教学时,可以通过将生活事物带入教学中。讲到四季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问题的回答,并引导学生选择喜欢的季节,之后再进行绘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发挥出美术教学的效果,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结语:

  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会导致教学效率与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更好地将美育教育融入到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情境、生活、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与探索欲,也有助于将美育教育融入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艺术欣赏力,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丹.关于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1(19):36.

  [2]赵世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实践研究 [J].新课程,2020(51):46.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